![高中生物第一册 2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97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2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97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2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97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一册 2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2 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15页。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温州期中)下列糖类不完全是由葡萄糖构成的是( )
A. 淀粉 B. 蔗糖 C. 麦芽糖 D. 糖原
【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D、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由葡萄糖构成,AD错误;
B、蔗糖是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而来,B正确;
C、麦芽糖是二糖,都是由葡萄糖构成,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糖类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种 类
动物
高等植物
主要功能或分布
单
糖
葡萄糖
有
有
“生命的燃料”,能源物质
核糖、脱氧核糖
有
有
分别是构成两种核苷酸的五碳糖
半乳糖
有
部分有
构成乳糖、脑苷脂;构成植物多糖
果糖
部分有
有
蜂蜜、蔗糖等
二
糖
麦芽糖
无
有
补充机体碳源和能量
蔗糖
无
有
糖料作物,水果等里面
乳糖
有
无
动物乳汁
多
糖
淀粉
无
有
植物储能物质
糖原
有
无
动物储能物质
纤维素
无
有
植物细胞壁成分
2.(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人肝脏细胞中含有的多糖是( )
A. 糖原 B. 淀粉 C. 乳糖 D. 葡萄糖
【答案】 A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肝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含有的多糖为糖原(肝糖原),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3.(2021高一下·广东期末)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
A. 磷脂 B. 性激素 C. 胰岛素 D. 维生素D
【答案】 C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据分析可知,磷脂、性激素和维生素D属于脂质,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不属于脂质,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常见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C、H、O
脂肪
主要储能物质、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类脂
C、H、O
(N、P)
磷脂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C、H、O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4.(2021高一下·慈溪期末)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
D.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错误;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
C、葡萄糖、果糖具有还原性,半乳糖不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相同,C错误;
D、蔗糖、乳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常见的糖类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种 类
动物
高等植物
主要功能或分布
单
糖
葡萄糖
有
有
“生命的燃料”,能源物质
核糖、脱氧核糖
有
有
分别是构成两种核苷酸的五碳糖
半乳糖
有
部分有
构成乳糖、脑苷脂;构成植物多糖
果糖
部分有
有
蜂蜜、蔗糖等
二
糖
麦芽糖
无
有
补充机体碳源和能量
蔗糖
无
有
糖料作物,水果等里面
乳糖
有
无
动物乳汁
多
糖
淀粉
无
有
植物储能物质
糖原
有
无
动物储能物质
纤维素
无
有
植物细胞壁成分
5.(2021高一下·横峰开学考)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半乳糖
B. M代表的物质也是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 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 麦芽糖、蔗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可知,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
B、纤维素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因此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
C、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
D、麦芽糖、蔗糖都是二糖,不能直接吸收,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二糖主要包含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葡萄糖是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单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二糖和多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单糖,多数二糖具有还原性,但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6.(2021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列有关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既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只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C. 糖类与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D. 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含有的多糖,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 A、胆固醇既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作为能源物质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但是有的糖类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如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B错误,与题意相符;
C、糖类与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二者在体内可相互转化,其中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含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糖类一般由C、H、O组成,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包括: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2、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有的含有N、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脂肪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作为储能物质 B. 参与构成细胞膜
C.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 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答案】 A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是储能物质,脂肪不属于固醇类,A正确;
B、固醇中的胆固醇能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B错误;
C、固醇中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C错误;
D、固醇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C、H、O
脂肪
主要储能物质、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类脂
C、H、O
(N、P)
磷脂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C、H、O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8.(2020高一上·思南期中)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 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 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糖原为动物多糖,A正确;
B、淀粉为植物多糖,糖原为动物多糖,B正确;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糖原为动物多糖,动植物都能利用葡萄糖,C错误;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
9.(2020高一上·沧县期中)体操运动员的肌肉很是令人羡慕,青翠欲滴的菠菜也让人赏心悦目。它们的细胞共有的糖是( )
①糖原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 ②④ B. ④ C. ⑤⑥ D. ①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①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①错误;
②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②错误;
③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③错误;
④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④错误;
⑤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⑤正确;
⑥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⑥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10.(2021高一下·杭州期中)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都只含有C、H、O
B. 同等质量的糖类和油脂完全氧化分解,糖类释放的能量多
C. 果糖是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之一
D. 胆固醇能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但血液中过多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答案】 D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脂质中的脂肪只含有C、H、O,磷脂含有C、H、O、N、P,A错误;
B、脂肪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故同等质量的糖类和油脂完全氧化分解,油脂释放的能量多,B错误;
C、果糖是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C错误;
D、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血液中过多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糖类和脂质的异同:
种类
组成元素
主要功能
糖类
单糖
C、H、O
①供能(淀粉、动物的糖原、葡萄糖等)②部分单糖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④组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纤维素)
二糖
多糖
脂质
脂肪
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②保护和保温
磷脂(类脂)
C、H、O、N、P
组成生物膜
固醇
C、H、O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维生素D等)
11.(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玉米和小麦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糖类,这些糖类不包括( )
A. 淀粉 B. 麦芽糖 C. 几丁质 D. 纤维素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多糖,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与题意不符,A错误;
B、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玉米和小麦中都含有,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几丁质是一种动物多糖,在小麦和玉米细胞中不存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与题意相符,C正确;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分布:
①单糖:动植物均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植物:果糖;动物:半乳糖。
②二糖:植物:蔗糖、麦芽糖;动物:乳糖。
③多糖:植物:淀粉、纤维素;动物:糖原。
12.(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与2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而形成
B. 脂肪就是三酰甘油,是细胞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
C. 脂肪酸的骨架是一条由碳原子组成的长链
D.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答案】 A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而形成,A错误;
B、脂肪的化学本质是三酰甘油,是细胞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B正确;
C、脂肪酸的“骨架”是一条由碳原子组成的长链,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C正确;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②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3.(2020高一上·江阴期中)下列关于几丁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几丁质是一类多糖 B.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动物的骨骼中
C. 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 D. 几丁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答案】 B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几丁质是一种多糖,主要存在于昆虫的甲壳、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某些绿藻中,主要是作为支撑机体骨架以及对机体起一定的保护的作用。几丁质在医药、化工和保健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选:B。
【分析】 几丁质是一种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几丁质主要存在于昆虫的甲壳、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某些绿藻中,主要是作为支撑机体骨架以及对机体起一定的保护的作用。
14.(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可发生葡萄糖与糖原的相互转化过程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④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①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原,肝糖原也可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可发生葡萄糖与糖原的相互转化过程,①正确;
②此生物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而分解为葡萄糖,然后用葡萄糖合成糖原,该生物一定是动物,②错误;
③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③正确;
④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淀粉作为食物被吃到动物的消化道内,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麦芽糖进而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肠道吸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肝脏、肌肉等处可以用于合成糖原,④错误。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H、O
核糖、脱氧核糖
动植物细胞
组成核酸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麦芽糖
植物
能水解出葡萄糖而供能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15.(2020高一上·阆中期中)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B. 种子形成过程中,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C. 等质量的可溶性糖和脂肪中,所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
D. 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脂肪是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含量越来越高,可以判断其脂肪水解酶活性不可能很高,A错误;
B、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由于脂肪组成元素中只有C、H、O,没有N元素,因而种子需要的N元素没有增加,B错误;
C、等质量的可溶性糖和脂肪中,脂肪所含C、H比例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多,因此所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C正确;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图A可知,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含量越来越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越来越低。分析图B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 脂肪含量越来越低,可溶性糖的含量越来越高。
16.(2020高一上·深圳期中)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0
释放能量
最终产物
脂肪
75%
13%
较多
co2,h2o
糖类
44%
50%
较少
co2,h2o
A. 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 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
C. 糖类和脂肪组成元素不同
D. 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答案】 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消耗氧量多,A不符合题意;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B不符合题意;
C.糖类和脂肪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C符合题意;
D.脂肪中的C比例为75%,O比例为13%,则脂肪中H的比例为1-75%-13%=1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6H12O6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
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和甜菜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
多糖
(C6H10O5)n
淀粉
作物种子和变态根茎
储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
(2)细胞中的脂质种类、分布和作用:
脂质
组成元素
溶解性
分布
作用
脂肪
C、H、O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丙酮、氯仿、乙醚
动物的皮下和内脏器官,植物种子
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N、P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C、H、O
动物细胞膜、血液、性腺、肠道等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
性激素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7.(2020高一上·思南期中)如图是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变化曲线,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青苹果口味较酸是因为积累了较多的有机酸
B. 7月份有机酸开始减少可能是由于有机酸逐渐转变成糖
C. 果糖很可能是由有机酸与淀粉等物质转化而来
D. 淀粉氧化分解生成了蔗糖
【答案】 D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知,有机酸的含量在6月份含量较高,青苹果味较酸是因为积累了较多的有机酸,A正确;
B、由题图曲线可知,7月份有机酸开始减少,此时各种糖的含量增加,有机酸可能逐渐转变成了糖,B正确;
C、由题图可知,果糖含量上升的同时,有机酸和淀粉含量下降,因此果糖可能是由有机酸与淀粉等物质转为而来,C正确;
D、淀粉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淀粉水解的初步产物是麦芽糖,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变化是:果糖在初期含量很低,8月份后明显增高,葡萄糖含量在6、7月份上升,7月份后不再上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蔗糖7月份之前含量较低,7月份后明显升高,9月份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又逐渐下降;有机酸的含量在6、7月份含量较高,然后下降到较低水平;淀粉在7、8月份含量最高,然后下降。
二、非选择题
18.(2020高一上·郎溪月考)下图为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相互关系及分布的概念图,分析细胞内各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________,D在植物细胞内包括________。
(2)B是指多糖,它是由[C]________组成的。包括[F]、[G]和[H]________。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________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 脂肪外,还包括[I]和[J]________。
(4)C和K相比,在化学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等质量的花生和玉米种子萌发时, 物质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量花生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玉米。
【答案】 (1)二糖;蔗糖
(2)麦芽糖;葡萄糖;糖原
(3)肝糖原
(4)固醇;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中C、H比例高,含氧量低;糖类中C、H比例低,含氧量较高;大于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1)A属于糖类又由单糖而来,故为二糖,是由两个连接成一起的单糖组成的糖类,D隶属于二糖又由植物专属,为蔗糖、麦芽糖等;(2)B指多糖,它是由[C]葡萄糖组成的,F为植物细胞储能的多糖,故为淀粉,细胞壁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故G为纤维素,动物细胞储能的主要是糖原,故H为糖原,分为肝糖原与肌糖原,其中肝糖原是在动物饥饿状态下分解提供葡萄糖的物质;(3)脂质分为磷脂、固醇与脂肪,K明显为脂肪,可作为生物储能,固醇中的部分物质如性激素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故J为固醇,I便为磷脂;(4)在化学组成上葡萄糖与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基本元素构成,但是两者中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脂肪中C、H比例高,含氧量低,糖类中C、H比例低,含氧量较高;花生主要含有脂肪,玉米主要含有糖类,因脂肪含氧量低,故而等质量的花生与玉米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量为花生大于玉米。
【分析】据图分析:A为二糖,B为多糖,C为葡萄糖,D为蔗糖、麦芽糖等,E为乳糖,F为淀粉,G为纤维素,H为糖原,I为磷脂,J为固醇,K为脂肪。
19.(2020高一上·松原月考)回答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问题:
(1)如图为生物体内的三种重要的多糖,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其中动物和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________(填“单”、“二”或“多”)糖。麦芽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除了都有1分子葡萄糖外,前者还有1分子________,后者还有1分子________。蔗糖的水解产物和麦芽糖都可用________试剂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需要________加热,最后呈现砖红色。
(3)淀粉和脂肪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但相同质量的淀粉和脂肪相比,后者释放的能量约是前者的2倍,其原因之一是:后者含________(填元素)多,前者含________(填元素)多。
【答案】 (1)葡萄糖;糖原;淀粉
(2)二;葡萄糖;果糖;斐林;水浴
(3)C、H、O;C、H(答到H就可给全分);O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2)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3)淀粉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含有较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
【分析】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3、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4、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含有较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
20.(2020高一下·六安开学考)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上述观点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材料应该具有________的特点,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简述实验操作:
①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 。
【答案】 (1)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2)自身不含海藻糖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3)一定量的熊虫产生的海藻糖;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不能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观点的真实性,可知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是否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材料应该自身不含海藻糖,也不能合成海藻糖,否则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3)②甲、乙两组互为对照,乙组不添加,则甲组需添加一定量的熊虫产生的海藻糖。
③设好对照组后,要验证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护组织细胞不受损伤,需要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实验结果有2种可能:①海藻糖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护组织细胞不受损伤;②海藻糖不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护组织细胞不受损伤。所以预期结果和相应结论为: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不能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
【分析】实验题解题思路
一 、纵观全题,审清题意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 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试验
三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 、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五、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六、 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