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讲义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培优提升)-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培优提升)-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培优提升教师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学生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溶液》单元测试(培优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正确。
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错误。
D、水是常用的溶剂,不是所有物质的溶剂,错误。
故选:B。
2.(本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溶质与溶液的前后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碘、碘酒 B.水、医用酒精
C.植物油、油水混合物 D.冰、冰水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溶液,溶质是碘,故选项正确;
B、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D、冰与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本题2分)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泥水中含有不溶性的固体悬浮物,所以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溶液,选项A正确;
B.矿泉水、自来水属于溶液;汽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选项B错误;
C.牛奶属于乳浊液;汽水是溶液;石灰水属于悬浊液,选项C错误;
D.酒精是溶液;泥浆属于悬浊液,汽水是溶液,选项D错误。
故选:A。
4.(本题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稀盐酸
水
水
水
Y
锌粒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使气球逐渐膨胀,则瓶中的气压一定增大,即有气体生成或者是放热
①反应会产生气体,符合题意;
②氯化钠溶于水不会放出气体和放热,不符合题意;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故符合题意;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选择B。
5.(本题2分)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与用汽油清洗油污所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B.用水分别溶解测温的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C.过滤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所用的原理是不同的,正确。
B、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不吸热,也不放热,用水分别溶解测温的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正确。
C、过滤不能去除钙镁离子,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
D、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正确。
故选:C。
6.(本题2分)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上表是20℃时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②=④ B.溶液质量: ①<②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所以①③④能完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而②中只能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⑤中只能溶解88g硝酸钠形成饱和溶液。
【详解】
A、溶液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6g,④中溶质的质量为60g,故错误,符合题意;
B、溶液①的质量为:30g+100g=130g;溶液②的质量为:36g+100g=136g,溶液质量:①<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液①和③均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30g溶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溶液⑤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88g硝酸钠,所以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题时要根据溶解度做出判断,哪种溶液中的溶质能完全溶解,哪一个有剩余,然后再根据选项要求解答。
7.(本题2分)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装置右侧海水中增加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海水加压,右侧水分子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溶剂质量减少,而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A。
8.(本题2分)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
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不同,因此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度的大小,故A选项错误;
B、由两条曲线从左到右的上升趋势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小,故B选项错误;
C、40℃时,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KNO3,形成163.9g饱和溶液,即在该温度下,163.9gKNO3饱和溶解中含有63.9gKNO3,因此在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的质量小于63.9g,故C选项错误;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即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0g硝酸钾形成210.0g饱和溶液;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形成131.6g饱和溶液,所以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9.(本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D.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降低温度不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还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是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本题2分)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温度/℃
0
5
10
15
20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
6.9
7.45
8.85
9.6
10.35
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 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①中溶质的质量为10g,溶剂的质量为500g,溶液的质量为510g,则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0g:510g,即1:51,不符合题意;
B. 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0.35g碳酸氢钠,则2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51.75g,而②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所以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C. ⑤摇匀放入冰箱后,因温度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气泡减少,不符合题意;
D. 由表格数据可知, 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6.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9g碳酸氢钠,则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34.5g碳酸氢钠,而题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不会有碳酸氢钠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本题2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还是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溶液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有可能使不饱和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所以还是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 氯化钾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冷却或蒸发溶剂都有可能使不饱和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说法正确。
故选:B
12.(本题2分)下列配制溶液常见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蒸馏水 D.溶解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取用氯化钠,应用药匙,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注视有刻度的一侧,不符合题意;
D、应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且溶解时,应与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符合题意。
故选D。
13.(本题2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形成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已知: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
B.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
C.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D.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所以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错误。
B、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所以20℃时100g水中有硝酸钾31.6g,所以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10g=41.6g。正确。
C、从图像可知,开始无晶体析出,所以开始降温的一段时间内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开始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后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故选B。
【点睛】
14.(本题2分)如图为KC1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4℃,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为49g,则此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100%≈32.9%<49%,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T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T1℃时的溶解度,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4℃,两种物的溶解度都变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T4℃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即T4℃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温度在T3℃以上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碳酸钠大,所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选项正确;
故选A。
15.(本题2分)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液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则所得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若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形成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恰好溶解3g晶体。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时,应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水才能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大于3g,而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第三次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应该大于等于3g。
【详解】
A、根据分析,无法确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也是饱和溶液,则二者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选项正确;
C、根据分析,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等于或大于3g,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溶液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后,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6.(本题2分)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完全溶解,可以判断出T1℃<T2℃,但是T2℃和T3℃的大小不能判定,故A错误;
B、T2℃时,硝酸钾全部溶解,此时此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所以此温度下溶解度是否是50g不能确定,故B错误;
C、a、b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c、d中在各自温度下的溶解度未知,所以不能判定是否饱和,故C错误;
D、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溶质全部溶解,溶质cd大于b,b大于a,溶剂相同,此时cd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c、d中完全溶解,此时c、d溶液质量相同,溶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综上溶质质量分数a<b<c=d。
故选D。
17.(本题2分)欲使100g5%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0%,可采取的措施
A.蒸发50g水 B.取出50g溶液 C.蒸发45g水 D.加入5g氯化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蒸发50g水,溶液质量分数,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0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蒸发45g水,溶液质量分数<10%,错误。
D、加入5g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0%,错误。
故选:A。
18.(本题2分)实验室有一瓶稀盐酸,欲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先加入12.5g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208.1g,再继续加入25g该种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211.2g,则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4.6% B.3.65% C.7.3% D.10.95%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200g稀盐酸样品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二、填空题(共10分)
19.(本题4分)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
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④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作溶质
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
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
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答案】②④⑦⑧
【解析】
【详解】
①、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错误;
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故正确;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其他物质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故错误;
④、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例如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是气体,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蔗糖溶液中的溶质蔗糖是固体,故正确;
⑤、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因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外界条件改变,溶液也会发生变化,如温度降低,溶液中可能会有溶质析出等,故错误;
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不一定是溶质,如75%酒精中,水是溶剂,故错误;
⑦、因为溶液中各物质个离子、分子、原子的接触面积很大,几乎一个离子对应一个离子或者分子原子来进行反应,自然反应速度会很快,故正确;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故正确。
故选:②④⑦⑧。
20.(本题6分)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_____。
【答案】 ⑦ ①⑧⑨ ②④⑥ 均一、稳定
【解析】
【详解】
(1)⑦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①食盐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均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②钡餐((含有不溶于水的硫酸钡))、④血液,⑥泥水均是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③牛奶、⑤肥皂水均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故填:⑦;①⑧⑨;②④⑥。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填:均一、稳定。
三、简答题(共30分)
21.(本题14分)表为不同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KNO3的溶解度(g/100g 水)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由上表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 水,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几乎不变”)。
(2)①配置一定温度下KNO3 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I分别取 20.0gKNO3 固体和 10.0mL 蒸馏水,放入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II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若还有固体剩余,可进行______操作去除不溶物,并称量剩余溶液的质量;若没有固体剩余,直接称量溶液的质量。
②III为了使固体完全溶解,依次将操作 I 中蒸馏水的体积由 10mL 改为 20.0mL、30.0mL、40.0mL……,重复上述操作 I、II,直至固体完全溶解。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
A点对应的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______g,此时 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 水,此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选填字母)。
a.0~10℃ b.10~20℃ c.20~30℃ d.30~40℃
③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答案】 31.6 升高 过滤 5 50 d E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上表可知:20°C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KNO3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答案:31.6g;升高。
(2)①取20.0gKNO3固体和10.0mL蒸馏水,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水的质量为10g,放入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由图可知,A点加入溶剂水的质量为10g,对应的溶液质量为15g,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15g - 10g = 5g,可通过过滤操作去除不溶物,故答案:过滤。
②由图可知,A点加入溶剂水的质量为10g,对应的溶液质量为15g,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15g - 10g = 5g,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KNO3的溶解度为=50g;由KNO3的溶解度表可知,30°C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 40 °C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45.8g<50g<63.9g, 所以此时温度的范围是30°C~40℃,故填:5;50;d。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 A点对应的溶液中10g水中溶解了5gKNO3,即达到了饱和状态;B点是20mL的水,即为2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 解得x=10g,所以 B点有溶质剩余,达到了饱和状态;C点为30mL的水,即为3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解得x=15g,所以 C点有溶质剩余,即达到了饱和状态;D点为40mL的水,即为4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 解得x=20g,所以D点恰好完全溶解,即达到了饱和状态;E点为50mL的水,即为5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解得 x=25g,此时KNO3不够了,所以E点为不饱和状态;
故答案:E。
22.(本题8分)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1℃时,将20gC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若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t1℃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饱和 B>A>C 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故溶液变浑浊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故填:A。
(2)由图可知,t1℃时,C溶解度是25g,将20gC物质投入50g水只能溶解12.5g,充分溶解,若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3)由图可知t1℃时,A、B、C溶解度B>A=C,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A=C,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变小溶质结晶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降温之后溶质质量分数B>A>C,故填:B>A>C。
(4)镁片和试管中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故溶液变浑浊,故填: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液变浑浊。
23.(本题8分)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3)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C,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C,溶液质量_____ (填 “变大”、“变水” 或“不变”).。
(4)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乙溶液按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填序号)。
A 40°C的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C 从30°C降温至20°C析出乙44g
D n的数值是49
【答案】 20℃ 2g<m≤40g 减小 AD
【解析】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通过图1、图2对比可知,在40℃时甲的溶解度是32g,乙的溶解度是70g,原溶液形成的是40℃时乙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甲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溶液中含有未溶解的溶质,由于原溶液中已含有溶质是30g,所以的m的取值范围是:2g<m≤40g;
(3)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会析出晶体,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溶液质量减小;
(4)A、40℃的乙溶液底部没有固体剩余,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B、第一个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C、从30℃降温至20℃析出乙44g-30g=14g,故错误;
D、溶液从30℃降温到20℃,析出晶体14g,所以溶剂质量为100g,从20℃降温到10℃时,应该析出晶体质量为5g,所以n的数值是49,故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20℃;
(2)2g<m≤40g;
(3)减小;
(4)A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四、实验题(共12分)
24.(本题12分)我们的初中化学实验有很多都与气压变化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与装置A比较,选择装置B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若选用C、D组合装置来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仪器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d (填小写字母)。
(2)将装置B中滴管内的水挤入锥形瓶,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NH3极易溶于水;
(3)装置F中,样品投入试管内水中后,右侧U型管液面左降右升,则该样品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 ② NaOH固体 ③ NH4NO3固体
(4)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储存装置可以储存任何气体
B.取用气体时,打开止水夹a、b,即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时,c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答案】(1)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b
(2)小气球膨胀
(3)③
(4)AC
【解析】
【分析】
(1)
实验室制备CO2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B装置中关闭开关,试管内产生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试管内液体下压进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试管内液面上升,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继续进行,故装置B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若选用C、D组合装置来测定生成CO2的体积,需要将水压入量筒中,故仪器连接顺序为a→c→b→d;
(2)
将水挤入锥形瓶,若氨气溶于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气球挤大,故出现气球膨胀现象,则说明NH3极易溶于水;
(3)
样品投入试管内水中后,右侧U型管液面左降右升,说明集气瓶中压强变大,则样品投入水中会放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都会使集气瓶压强变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压强变小,故该样品不可能是硝酸铵;
故选③;
(4)
A、该装置不能收集溶于水或和水反应的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取用气体时,由于c是与外界通着,打开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即可方便地将气体排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此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作用,所以c必须是与外界通着,故不需要安装止水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下边瓶中放入石灰石,上边的瓶中放入稀盐酸即能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睛】
五、计算题(共12分)
25.(本题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组成,取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克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m
0.6
0.7
0.7
(1)表中m=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4
(2)54.5%
(3)解:设5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
(1)
由表格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稀硫酸50g,产生0.2g气体,第3次共加入稀硫酸150g,共产生0.6g气体,即每50g稀硫酸对应生成0.2g气体,所以m= 0.4;
(2)
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表格可知,最终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7g。
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22.75g
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50g-22.75g=27.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54.5%。
(3)
见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培优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正确。
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错误。
D、水是常用的溶剂,不是所有物质的溶剂,错误。
故选:B。
2.(本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溶质与溶液的前后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碘、碘酒 B.水、医用酒精
C.植物油、油水混合物 D.冰、冰水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溶液,溶质是碘,故选项正确;
B、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D、冰与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本题2分)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泥水中含有不溶性的固体悬浮物,所以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溶液,选项A正确;
B.矿泉水、自来水属于溶液;汽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选项B错误;
C.牛奶属于乳浊液;汽水是溶液;石灰水属于悬浊液,选项C错误;
D.酒精是溶液;泥浆属于悬浊液,汽水是溶液,选项D错误。
故选:A。
4.(本题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稀盐酸
水
水
水
Y
锌粒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使气球逐渐膨胀,则瓶中的气压一定增大,即有气体生成或者是放热
①反应会产生气体,符合题意;
②氯化钠溶于水不会放出气体和放热,不符合题意;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故符合题意;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选择B。
5.(本题2分)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与用汽油清洗油污所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B.用水分别溶解测温的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C.过滤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所用的原理是不同的,正确。
B、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不吸热,也不放热,用水分别溶解测温的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正确。
C、过滤不能去除钙镁离子,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
D、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正确。
故选:C。
6.(本题2分)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上表是20℃时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②=④ B.溶液质量: ①<②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所以①③④能完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而②中只能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⑤中只能溶解88g硝酸钠形成饱和溶液。
【详解】
A、溶液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6g,④中溶质的质量为60g,故错误,符合题意;
B、溶液①的质量为:30g+100g=130g;溶液②的质量为:36g+100g=136g,溶液质量:①<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液①和③均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30g溶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溶液⑤是在100g水中溶解了88g硝酸钠,所以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题时要根据溶解度做出判断,哪种溶液中的溶质能完全溶解,哪一个有剩余,然后再根据选项要求解答。
7.(本题2分)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装置右侧海水中增加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海水加压,右侧水分子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溶剂质量减少,而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A。
8.(本题2分)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
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不同,因此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度的大小,故A选项错误;
B、由两条曲线从左到右的上升趋势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小,故B选项错误;
C、40℃时,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3.9gKNO3,形成163.9g饱和溶液,即在该温度下,163.9gKNO3饱和溶解中含有63.9gKNO3,因此在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的质量小于63.9g,故C选项错误;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即在60℃时,100g水中溶解110.0g硝酸钾形成210.0g饱和溶液;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形成131.6g饱和溶液,所以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9.(本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D.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降低温度不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还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是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本题2分)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温度/℃
0
5
10
15
20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
6.9
7.45
8.85
9.6
10.35
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 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①中溶质的质量为10g,溶剂的质量为500g,溶液的质量为510g,则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0g:510g,即1:51,不符合题意;
B. 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0.35g碳酸氢钠,则2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51.75g,而②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所以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C. ⑤摇匀放入冰箱后,因温度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气泡减少,不符合题意;
D. 由表格数据可知, 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6.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9g碳酸氢钠,则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34.5g碳酸氢钠,而题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不会有碳酸氢钠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本题2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还是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溶液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有可能使不饱和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所以还是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 氯化钾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冷却或蒸发溶剂都有可能使不饱和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说法正确。
故选:B
12.(本题2分)下列配制溶液常见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蒸馏水 D.溶解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取用氯化钠,应用药匙,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注视有刻度的一侧,不符合题意;
D、应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且溶解时,应与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符合题意。
故选D。
13.(本题2分)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形成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已知: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
B.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
C.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D.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所以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错误。
B、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所以20℃时100g水中有硝酸钾31.6g,所以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10g=41.6g。正确。
C、从图像可知,开始无晶体析出,所以开始降温的一段时间内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开始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后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故选B。
【点睛】
14.(本题2分)如图为KC1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4℃,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为49g,则此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100%≈32.9%<49%,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T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T1℃时的溶解度,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4℃,两种物的溶解度都变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T4℃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即T4℃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温度在T3℃以上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碳酸钠大,所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选项正确;
故选A。
15.(本题2分)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液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则所得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若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形成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恰好溶解3g晶体。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时,应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水才能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大于3g,而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第三次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应该大于等于3g。
【详解】
A、根据分析,无法确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也是饱和溶液,则二者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选项正确;
C、根据分析,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等于或大于3g,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溶液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后,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6.(本题2分)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完全溶解,可以判断出T1℃<T2℃,但是T2℃和T3℃的大小不能判定,故A错误;
B、T2℃时,硝酸钾全部溶解,此时此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所以此温度下溶解度是否是50g不能确定,故B错误;
C、a、b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c、d中在各自温度下的溶解度未知,所以不能判定是否饱和,故C错误;
D、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溶质全部溶解,溶质cd大于b,b大于a,溶剂相同,此时cd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c、d中完全溶解,此时c、d溶液质量相同,溶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综上溶质质量分数a<b<c=d。
故选D。
17.(本题2分)欲使100g5%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0%,可采取的措施
A.蒸发50g水 B.取出50g溶液 C.蒸发45g水 D.加入5g氯化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蒸发50g水,溶液质量分数,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0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蒸发45g水,溶液质量分数<10%,错误。
D、加入5g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0%,错误。
故选:A。
18.(本题2分)实验室有一瓶稀盐酸,欲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先加入12.5g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208.1g,再继续加入25g该种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211.2g,则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4.6% B.3.65% C.7.3% D.10.95%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200g稀盐酸样品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二、填空题(共10分)
19.(本题4分)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
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④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作溶质
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
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
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答案】②④⑦⑧
【解析】
【详解】
①、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错误;
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的,故正确;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其他物质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故错误;
④、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例如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是气体,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蔗糖溶液中的溶质蔗糖是固体,故正确;
⑤、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因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外界条件改变,溶液也会发生变化,如温度降低,溶液中可能会有溶质析出等,故错误;
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不一定是溶质,如75%酒精中,水是溶剂,故错误;
⑦、因为溶液中各物质个离子、分子、原子的接触面积很大,几乎一个离子对应一个离子或者分子原子来进行反应,自然反应速度会很快,故正确;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故正确。
故选:②④⑦⑧。
20.(本题6分)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_____。
【答案】 ⑦ ①⑧⑨ ②④⑥ 均一、稳定
【解析】
【详解】
(1)⑦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①食盐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均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②钡餐((含有不溶于水的硫酸钡))、④血液,⑥泥水均是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③牛奶、⑤肥皂水均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故填:⑦;①⑧⑨;②④⑥。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填:均一、稳定。
三、简答题(共30分)
21.(本题14分)表为不同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KNO3的溶解度(g/100g 水)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由上表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 水,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几乎不变”)。
(2)①配置一定温度下KNO3 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I分别取 20.0gKNO3 固体和 10.0mL 蒸馏水,放入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II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若还有固体剩余,可进行______操作去除不溶物,并称量剩余溶液的质量;若没有固体剩余,直接称量溶液的质量。
②III为了使固体完全溶解,依次将操作 I 中蒸馏水的体积由 10mL 改为 20.0mL、30.0mL、40.0mL……,重复上述操作 I、II,直至固体完全溶解。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
A点对应的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______g,此时 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 水,此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选填字母)。
a.0~10℃ b.10~20℃ c.20~30℃ d.30~40℃
③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答案】 31.6 升高 过滤 5 50 d E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上表可知:20°C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KNO3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答案:31.6g;升高。
(2)①取20.0gKNO3固体和10.0mL蒸馏水,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水的质量为10g,放入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由图可知,A点加入溶剂水的质量为10g,对应的溶液质量为15g,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15g - 10g = 5g,可通过过滤操作去除不溶物,故答案:过滤。
②由图可知,A点加入溶剂水的质量为10g,对应的溶液质量为15g,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15g - 10g = 5g,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KNO3的溶解度为=50g;由KNO3的溶解度表可知,30°C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 40 °C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45.8g<50g<63.9g, 所以此时温度的范围是30°C~40℃,故填:5;50;d。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 A点对应的溶液中10g水中溶解了5gKNO3,即达到了饱和状态;B点是20mL的水,即为2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 解得x=10g,所以 B点有溶质剩余,达到了饱和状态;C点为30mL的水,即为3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解得x=15g,所以 C点有溶质剩余,即达到了饱和状态;D点为40mL的水,即为4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 解得x=20g,所以D点恰好完全溶解,即达到了饱和状态;E点为50mL的水,即为50g水,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解得 x=25g,此时KNO3不够了,所以E点为不饱和状态;
故答案:E。
22.(本题8分)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1℃时,将20gC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若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t1℃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饱和 B>A>C 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故溶液变浑浊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故填:A。
(2)由图可知,t1℃时,C溶解度是25g,将20gC物质投入50g水只能溶解12.5g,充分溶解,若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3)由图可知t1℃时,A、B、C溶解度B>A=C,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A=C,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变小溶质结晶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降温之后溶质质量分数B>A>C,故填:B>A>C。
(4)镁片和试管中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故溶液变浑浊,故填: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液变浑浊。
23.(本题8分)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3)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C,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C,溶液质量_____ (填 “变大”、“变水” 或“不变”).。
(4)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乙溶液按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填序号)。
A 40°C的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C 从30°C降温至20°C析出乙44g
D n的数值是49
【答案】 20℃ 2g<m≤40g 减小 AD
【解析】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通过图1、图2对比可知,在40℃时甲的溶解度是32g,乙的溶解度是70g,原溶液形成的是40℃时乙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甲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溶液中含有未溶解的溶质,由于原溶液中已含有溶质是30g,所以的m的取值范围是:2g<m≤40g;
(3)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会析出晶体,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溶液质量减小;
(4)A、40℃的乙溶液底部没有固体剩余,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B、第一个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C、从30℃降温至20℃析出乙44g-30g=14g,故错误;
D、溶液从30℃降温到20℃,析出晶体14g,所以溶剂质量为100g,从20℃降温到10℃时,应该析出晶体质量为5g,所以n的数值是49,故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20℃;
(2)2g<m≤40g;
(3)减小;
(4)A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四、实验题(共12分)
24.(本题12分)我们的初中化学实验有很多都与气压变化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与装置A比较,选择装置B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若选用C、D组合装置来测定生成CO2的体积,仪器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d (填小写字母)。
(2)将装置B中滴管内的水挤入锥形瓶,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NH3极易溶于水;
(3)装置F中,样品投入试管内水中后,右侧U型管液面左降右升,则该样品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 ② NaOH固体 ③ NH4NO3固体
(4)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储存装置可以储存任何气体
B.取用气体时,打开止水夹a、b,即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时,c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答案】(1)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b
(2)小气球膨胀
(3)③
(4)AC
【解析】
【分析】
(1)
实验室制备CO2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B装置中关闭开关,试管内产生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试管内液体下压进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试管内液面上升,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继续进行,故装置B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若选用C、D组合装置来测定生成CO2的体积,需要将水压入量筒中,故仪器连接顺序为a→c→b→d;
(2)
将水挤入锥形瓶,若氨气溶于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气球挤大,故出现气球膨胀现象,则说明NH3极易溶于水;
(3)
样品投入试管内水中后,右侧U型管液面左降右升,说明集气瓶中压强变大,则样品投入水中会放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都会使集气瓶压强变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压强变小,故该样品不可能是硝酸铵;
故选③;
(4)
A、该装置不能收集溶于水或和水反应的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取用气体时,由于c是与外界通着,打开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即可方便地将气体排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此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作用,所以c必须是与外界通着,故不需要安装止水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下边瓶中放入石灰石,上边的瓶中放入稀盐酸即能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睛】
五、计算题(共12分)
25.(本题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组成,取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克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m
0.6
0.7
0.7
(1)表中m=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4
(2)54.5%
(3)解:设5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
(1)
由表格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稀硫酸50g,产生0.2g气体,第3次共加入稀硫酸150g,共产生0.6g气体,即每50g稀硫酸对应生成0.2g气体,所以m= 0.4;
(2)
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表格可知,最终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7g。
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22.75g
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50g-22.75g=27.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54.5%。
(3)
见答案。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