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5 搭石第二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搭石第二课时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读句子,完成练习,课文段落品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感受乡亲们的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熏陶。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情境描写中体会人性美。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把你积累的本课的生字词写下来。
2.读课文,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自主学习】
1.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介绍了哪两方面内容。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3.文中是怎样写搭石与乡亲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注音组词。
汛( )________ 访( )________
鞋( )________ 挽( )________
隔( )________ 懒( )________
惰( )________ 稳( )________
衡( )________ 协( )________
2.下列选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每年迅期,山洪爆发,溪水猛涨。
B.人们出工、收工、赶集、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C.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D.搭石连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连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课文是怎样介绍搭石的?
2.课文在写“摆放搭石”部分时,刻画了老人怎样的特点,反映出乡亲们怎样的品质?
3.阅读课文写乡亲们“走搭石”的部分,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
4.阅读课文写乡亲们“过搭石”时,你感受到乡亲们之间传递着怎样的情感?
5.课文描写年轻人俯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说明了什么?
6.学完课文,你体会到乡亲们哪些美好情感?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一、对课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记叙什么是搭石以及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事情,说明搭石的作用很大。
B.通过乡亲们摆搭石的事情,表现了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
C.通过叙述什么是搭石,以及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事情,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同时借赞扬搭石,表达了对人们美好品质的赞美。
二、读句子,完成练习。
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这句话引用俗语,是要告诉我们:
。
2.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两句话是对 情景的描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
三、课文段落品析。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这段话通过描写走搭石的两种情景来反映乡亲们的感情,这两种情景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从“总会”和“总要”可以看出乡亲们____________的美好感情。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略。
【自主学习】
1.家乡的环境和什么是搭石。
2.脱鞋挽裤。
3.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都是要过搭石。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略。
2.C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2.认真细致的特点,淳朴善良,与人为善的品质。
3.动作美、声音美、画面美。
4.互敬互让,和睦友好。
5.说明年轻人都乐于助人,敬老爱老。
6.淳朴善良,和睦友好。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一、C。
二、1.走搭石速度要快,过桥速度要慢
2.过搭石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有序地走搭石的美好画面
三、1.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如果是老人,会主动背老人过去
2.关心他人的淳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第一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学法指导,时间预设,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单,课堂学习单,课后检测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