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630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630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2630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单元测试卷全套
- 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通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通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通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通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带答案,共9页。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K:39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大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O2P2O5 B.H2O2H2↑+O2↑C.2H2O2H2↑+O2↑ D.Mg+O2MgO2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4.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A.O2 B.NaClO C.HCl D.NaClO35.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A.64 g B.18 g C.80 g D.9 g 6.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碳、铁、镁 B.镁、碳、铁C.碳、镁、铁 D.铁、镁、碳7.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14 g A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和18 g 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 B.16 C.64 D.96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9.完全电解a g水,在正极上得到10 mL气体,则在负极上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A.a g,10 mL B.a g,20 mLC.a g,20 mL D.a g,5 mL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有思维。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B.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后元素的种类增加了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后图中的x=3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中乙、丁质量变化之比为3∶2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a=56% B.b=6% C.c=17% D.d=8%1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氧 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14.某化合物在4.8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 gB.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D.该化合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16.(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8分)(1)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________。(2)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5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填“>”“=”或“<”)m2。19.(5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其中结论正确的是后一种,而导致前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认为B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答对以下问题奖励4分,卷面总分不超过60分】(4)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C、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C、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C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20.(6分)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 g二氧化锰混合,总质量为6 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g)4.244.164.084.08
答案一、1.B 2.C3.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4.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是NaClO3。5.B 点拨:本题采用解答。分析图像可知,参加反应的BC与生成的B的质量比为54,则80 g BC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为64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为2 g+80 g-64 g=18 g。6.C 7.A8.C 点拨:如果X、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C 10.C11.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3,所以为6 g乙分解生成2 g甲和4 g丁,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12.A 点拨:反应前→反应的后一时刻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的后一时刻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反应的后一时刻丙的质量分数为40%,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A选项说法正确。反应的后一时刻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故B选项错误。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的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故C选项错误。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d=10%,故D选项错误。故选A。13.D 14.D15.D 点拨:在化学变化前后虽然原子的个数不变,但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故化学计量数a、b之和不一定等于c、d之和,故A错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定等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故B错误;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之和,但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D的质量之比,故C错误;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的,故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故D正确。二、16.(1)2H2+O22H2O;化合反应(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17.(1)Cl2;Na O(2)MgH2+2H2O===Mg(OH)2+2H2↑18.(1)2CO+2NON2+2CO2;氧元素(或O) (2)CO2;>点拨:(1)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判断一个X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即X为二氧化碳;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生成12份质量的碳,所以m1>m2。19.(1)白磷燃烧,导致气球膨胀,受到空气的浮力(2)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Fe+CuSO4===FeSO4+Cu(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4)装置敞口,生成的气体逸出;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三、20.(1)1.92 g(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 x 1.92 g= x=4.9 g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100%=98%答: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98%。点拨:(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 g-4.08 g=1.9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