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 .2 爱在家人间(3)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9182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 .2 爱在家人间(3)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9182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 |||
| 姓名 | 单位 | 联系方式 |
设计者 |
|
|
|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爱在家人间 | ||||
学科 | 思想品德 | 学段 | 初中 | 年级 | 初一 |
教材 |
|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1.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教学中体现对相关内容的提炼和培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本课通过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特点和表现,学会正确处理与亲人之间冲突,提高感受爱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学生明确“友善”在家庭交往中的具体要求和实现方法,由“小家”扩展至“大家”,为在更广范围内学会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3.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体会父母为扶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4.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主题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围绕课题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和资料,对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时,共同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问题,实现对相关问题的全面认识和解决。 5.同伴教育理论。中学生乐于模仿他们认可的行为和形象,特别是同龄人,更能引起共鸣,而且这种共鸣和模仿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立足于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学生自编自演的生活场景再现形式来分享信息和经验,更有利于对相关问题的认同和理解。 | |||
2.教学背景分析 | |||
1.教材内容分析 从单元设置角度分析,本课是“交往”主题在家庭领域的具体拓展和延伸,是对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需要的回应,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上,由初识家到更深入发现、研究家中之爱,使学生学会发现爱、理解爱,提升感受爱的能力,学会理智处理与亲人间的冲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家庭责任意识,为后面进一步建设和谐家庭做好情感和方法的准备。
2.学情分析 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又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初一学生对亲情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于自身的亲情共建责任意识比较淡漠,对自身行为缺少反思和进一步的思考;由于年龄和心理发展因素影响,遇到亲子冲突情绪化处理问题等不理智做法普遍存在,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行为指导,需要教师助其进一步成长。 | |||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 |||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享同学家庭故事,回顾自己家庭生活内容,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体验家人间亲情的温暖和爱。 (2)通过对家庭生活情况的分析和探究,认识到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合作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2)结合具体问题,提高调试“逆反”心理、共建和谐家庭能力。 3.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比总结,了解家庭亲情特点。 (2)通过小组展示和师生、生生互动,了解家庭冲突的原因,明白真正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掌握与父母解决冲突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爱”的碰撞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全面看待和解决“爱”的碰撞 | |||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播放背景音乐,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出本节课探究主题。 | 进入情境,回答相关问题,进入新课程学习。 | 烘托氛围,实现知识衔接,激发探究兴趣。 |
“爱”的味道 | 1.“欢迎来我家”。邀请学生代表介绍自己家庭活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家庭亲情表现的特点。
2.“家中的‘我们’”。组织学生展示家中自己和亲人表现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树立建构幸福家庭的责任意识和具体做法。 | 1.观看同学展示,思考自身进行分享、总结。
2.观看相关调查结果,讨论、总结,明确具体做法。 | 1. 寓教于乐,引发关注,反观自身,提升反思、总结能力。
2.由生活细微事件入手,通过对比提升理性思辨能力,明确行动要求。 |
“爱”的碰撞 | 1.“爱”的碰撞我支招。由小组展示研究课题,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引导和补充。
2.教师对碰撞的正确态度、原因进行引导,通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父母对学习问题的良苦用心,提升总结面对亲子冲突的注意事项。 | 1.通过小品活动展示研究结果(主要问题、解决方式、正确做法),组织其他组员讨论。
2.讨论、分析亲子冲突的根源,树立正确认识,理解、掌握解决亲子冲突的具体做法。 | 1.同伴教育方式呈现相关问题,具有形象化、真实性特点,更易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2.深入思考冲突原因,拓展思考深度,学会全面认识、分析问题;站在更高层面学会正确处理亲子冲突,树立感恩意识。 |
“爱的传递” | 开启家长写给孩子们的信,通过作业反馈形式,组织学生反馈给家长心中的感受和做法。 | 拆开阅读家长信件,结合学案,写下对家长的心里话,表明今后的决心和做法。 | 感受家中亲情,倾听父母心声,了解家长对自己的期盼和实际行动。 |
总结 | 总结探究结果,引导从社会、国家角度认识到学会体味爱、表达爱正是“友善”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意义。 |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感受学会与人交往的重要意义。 | 形成知识总体架构,加深对“友善”要求的理解和认同。 |
导入 “爱”的味道 “爱”的碰撞 “爱”的传递 总结 | |||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1.配合学案进行相关环节活动。 《爱在家人间》学案 班级 姓名 一、“我爱我家”(请用①一种水果或②场景描述一下你对家的感觉) ①我的家就像, ②家就是 我的家 (几个词概括特点)
二、面对“爱的碰撞”,我来“支招”! 具体方法:
三、爱要勇敢表达出来!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今后的生活中我会:
2.课堂谈论反馈结果进行分析。 3.利用相关练习册、试题进行检测。
| |||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 |||
设计特色: 1.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主题鲜明,有效结合中实现全面提升。 2.活动探究切合实际,过程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3.调动家庭资源,凸显综合育人理念。
教学反思: 1.对内容、学情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内容。 2.给予学生更多信任与指导,注重思维能力与思考深度的培养。 |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共2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设计图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