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 杠杆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 杠杆精练,共5页。
第2课时 杠杆平衡条件【基础训练】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小华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2.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杆OA长1 m,B点挂有重为10 N的重物,A点的动力F为5N,方向与轻杆垂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该装置的阻力臂l2=_________m。3.如图所示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5.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绳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时,杠杆平衡,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重力不计,则( )A.G1<G2 B.G1>G2 C.G1=G2 D.无法确定6.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的原因。甲同学:错误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乙同学:错误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 kg,其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取10 N/kg)(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3)若OB=1.0 m,BC=0.4 m,求地面对其双手支持力的大小。【提优拔尖】8.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那么,阻力G的力臂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下同),动力将_______。9.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OA:OB=2:3,物块甲和乙分别挂在杠杆的A、B两端,杠杆平衡。已知物块甲和乙的体积相等,那么物块甲和乙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若物块甲的密度p甲=6.0×103 kg/m3,则物块乙的密度p乙=________kg/m3。10.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5 m,重400 N,对称的搁在相距8m的A、B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500 N的人,从A点出发向左走,到离A点_______m处时,木板将开始翘动。11.“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已知OE=10 m,OC=15 m,CD=10 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吊起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kg;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的重力)12.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欲用一竖直向上的力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1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 )(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2)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个小格;(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1)(3) B.(2)(4) C.(2)(3) D.(1)(4)14.如图所示,长3.0 m、重10 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_______m。(3)若测力计量程为25 N,则x应控制在_______范围。1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N。(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__(填字母)。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16.如图所示,硬质均匀木条AO长为80 cm,左端与竖直墙壁连接,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木条的A端用细绳悬于B点,木条水平,AB与木条垂直。现有一个质量为400 g的小物块在木条上从O点以0.1 m/s的速度无摩擦地向右匀速滑动,经5s到达C点时,细绳恰好断裂,求细绳AB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木条质量与物块的体积大小均忽略不计)参考答案1.22.0.53.B4.D5.A6.2 在杠杆上挂上钩码后,实验中是不能调节平衡螺母的 1 在实验前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7.(1) 560 N (2)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3) 400 N8.变大 变大9.3:2 4.0×10310.3.211.2.25×103 90012.D13.A14.(1)成反比 (2)1.0 (3)0.4 m~3 m15.(1)右 力臂 (2)1 (3)B16.2.45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1 杠杆课时训练,共3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达标测试,共35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