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41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41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41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雪碧 B.奶茶 C.果粒橙 D.豆浆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实验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取NaCIC.量取H2O D.溶解NaCl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生石灰氢氧化钠硝酸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属于化学变化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向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C. 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D. 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在相同温度和体积下,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9.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两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B.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C.甲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不变,乙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降低D.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面粉加人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D.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11.地球上淡水很少,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可以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而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质量减少C.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少D.取少量左侧淡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大量泡沫,说明该淡水属于软水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B.铁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观看是否有气泡冒出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配成溶液,测量形成的溶液温度变化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放入干燥的石蕊纸花,观看紫花是否变色13.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为70g,50℃时为84g,60℃时为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Z的晶体D.50℃时,Y的饱和溶液和Z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4.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15.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NH3+2O2=HNO3+H2O。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溶液,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脱水可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硝酸溶液。现以17kg氨气为原料,反应后既不加水也不脱水,理论上可制得60%和90%的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A.5:8 B.8:11 C.11:25 D.11:16二、填空题16.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温度(℃)2030406080100溶解度(g/100g水)氯化钠36.036.336.637.338.439.8硝酸钾31.645.863.9110169246 (1)为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g。(2)20℃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水量较多的物质是_____。(3)60℃时,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4)某固体混合物含244gKNO3、36.3gNaCl。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100℃,固体全部溶解后,再_______。(请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17.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t2℃时相同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顺序为______。(3)将相同质量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______。(4)在t2℃时,把60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克。(5)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要想提纯A物质、用什么方法______。18.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洗涤剂能除掉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序号)。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3)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A.植物油 B.蔗糖 C.乙醇 D.高锰酸钾(4)Ⅰ、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5)Ⅱ、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溶解度/g2132466486110138 下图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40℃时的溶液。①______中的液体是饱和溶液(选填字母)。②表中的一组数据“20、32”的含义是______。③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任写一种)。④向B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得到饱和溶液(保持40℃)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⑤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三、推断题20.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21.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 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 ________ g。四、实验题22.化学小组进行了一系列与溶液有关的实验活动。活动I: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活动Ⅱ: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别将10g溶质加入10mL某温度的溶剂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溶质(初始质量为10g)NaClNaClNa2CO3Na2CO3溶剂(均为10mL)及温度水20℃水40℃水x℃Y40℃剩余固体的质量/g6.46.37.85.1 (3)对比实验①③或实验②④的数据,均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实验③中温度的数值“x”和实验④中的溶剂“Y”分别为___________。(4)综合分析各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有关。(5)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23.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称取的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_____(填“10mL”或“50mL”)。(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5)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五、计算题24.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2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石灰石样品/g202020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214.5231.2m 请回答:(1)表中m=_____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5.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20g石灰石样品于锥形瓶中,将200g稀盐酸缓缓加入锥形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求:(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要配制200g10%的稀盐酸,则需要量取浓度为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体积为___________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A 2.D 3.D 4.D 5.B 6.B 7.B 8.D 9.D 10.D 11.C 12.D 13.C 14.D 15.D 16.(1)15(2)硝酸钾(3)11:10(4)趁热过滤,将滤液降温至20℃,再过滤17.(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 C>B> A(3)A(4)145(5)冷却热饱和溶液18. 肥皂水 乳化作用19.(1)氢氧(两种)元素(2)③④⑥(3)BC(4)AD(5) ABC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g 加入硝酸钾(蒸发水或降低温度) 220.4 39.0%20. 75 a>b>c21. 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22.(1)②①⑤④③(2)加快食盐的溶解(3)20、水(4)溶质种类和温度(5)④23.(1) 药匙 烧杯(2) 7.5 6.5(3) 42.5 50ml(4)搅拌,加速溶解(5) 偏高 无影响24.(1)251.2(2)7.3%解:设生成8.8g二氧化碳需氯化氢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3)62.5%解:第一次实验中石灰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5g,设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62.5%;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2.5%。25.(1)75%(2)解:设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7.3%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3%(3)解:设需要量取浓度为36%的浓盐酸的体积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g×10%=1.18g/cm3×x×36%,x≈47.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