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课内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
C.D.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D.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3.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2NO2 + 2NaOH= NaNO3 +NaNO2+ X,物质X的化学式为
A.NH3B.H2OC.NO2D.HNO3
4.已知A+3B=2C+3D中,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48B.32C.16D.96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待测质量一定为48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6.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5g一氧化碳与2g氧气参加反应一定生成7g二氧化碳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因为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2g氢气和2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4g水
8.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模型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x=86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9.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10.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图所示是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中C的质量分数最大B.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1.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12.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样品16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任何反应,不含铜、氧元素),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后向其中加入100克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116.8g,再向其中加入4g氧化铜粉末,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样品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B.60%C.75%D.80%
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纯净物甲与48g乙恰好反应完全,生成44g丙和27g丁、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
①参加反应的甲质量为23g
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
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4.无人机的电机中使用了永磁体——钕铁硼,其中的“硼元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元素,例如可以涂抹硼酸(H3BO3)减轻碱液对人皮肤的伤害。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根据我们学过的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在反应中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那么此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15.质量相等的三种物质①Al2O3、②Fe2O3、③CuO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等质量分数的盐酸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填序号),将10g含有Al2O3、Fe2O3、CuO三种氧化物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3.6g。则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16.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
17.乙烯(C2H4)可用作催熟水果。一定质量的C2H4在不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O,同时得到13.2 gCO2和8.1 gH2O,则参加反应的C2H4的质量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使乙烯燃烧充分,则最少需要补充 O2的质量是_________。
三、课内填空
18.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1)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氢氧化钙质量等于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吗?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氢氧化钙质量 等于 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
猜想二: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氢氧化钙质量 大于 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
猜想三: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氢氧化钙质量 小于 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4)表达式______。
(5)结论______。
19.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6) ______。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硫酸铜质量等于铜和硫酸亚铁质量总和吗?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硫酸铜质量 等于 铜和硫酸亚铁质量总和
猜想二: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硫酸铜质量 大于 铜和硫酸亚铁质量总和
猜想三: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硫酸铜质量 小于 铜和硫酸亚铁质量总和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4)表达式 铁+ 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5)参加反应的铁钉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生成的铜的质量+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
(6)注意:铁钉使用前需要打磨光亮,原因是______。
21.现将15 g A和3 g 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C和一定质量的D,则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是______。
2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______和______的化学式,中间写一条______,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______”连接;P + O2 ─ P2O5。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每一种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标注反应条件和产物状态
反应条件:燃烧和点燃不同、加热和高温不同。
产物状态:产物——右边、状态改变才能标注、气体↑、溶液中出现不溶于水的固体↓。
23.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从化学方程式获取的信息有:
(1)反应物是______;生成物是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状态______。
(2)微粒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
(3)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之比):______。
(三)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2H2O2H2↑+O2↑______。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0
m
40
40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64
52
物质
M
N
P
Q
微观模型
反应前质量/g
32
2
150
1
反应后质量/g
16
46
x
37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镁条燃烧有氧气参加且产生的白烟会扩散掉,错误;
B、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逸散到空气中,错误;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扩散到空气中,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略
3.B
【详解】
反应物中含N原子2个,O原子6个,Na原子2个,H 原子2个;生成物中含N原子2个,O原子5个,Na原子2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中所含原子有:N原子个,O原子1个,Na原子0个,H原子2个,所以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4.B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32。
故选:B。
5.B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0g-4g=3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4g-4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52g-40g=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由于不知m的数值,无法确定待测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6g:24g:12g=3: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D
【分析】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可读作:每56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水,5g一氧化碳与2g氧气参加反应,不符合上述质量关系,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一定小于7g,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B
【详解】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正确;
C、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说法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根据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2g氢气和2g氧气充分反应后,氢气过量,生成水的质量小于4g,说法错误;
故选:B。
8.B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M(CH4)的质量减少了32g-16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N(CO2)、Q(H2O)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分别为46g-2g=44g,37g-1g=36g;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2g+2g+150g+1g﹣37g﹣46g﹣16g=86g,N(O2)由150g减少到86g,是反应物。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详解】
A、根据图示,M物质是甲烷,甲烷由甲烷分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86g,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甲烷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设碳元素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4=0,得=-4,甲烷中碳元素化合价是-4,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得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为-2价,反应后碳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故选项错误。故选B。
9.A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5.4g-4.6g=9.6g;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9.6g=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A。
10.C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甲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2)=6:1:16,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B、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不符合题意;
C、46g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在反应物中,氢气是一种单质,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所以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选项说法正确;
D.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8=16:9,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
加热后铜粉样品质量116.8g-100g=16.8g,设样品中铜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铜质量为y。
,
x=3.2g,y=4g
设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z。
z=16g
原样品氧化铜质量16g-4g-4g=8g
原样品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
13.B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甲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4g+27g-48g=23克,故①正确;
②由模型图可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故②正确;
③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12g:3g=4:1,故③正确;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23g:44g=23:44,故④错误;
⑤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是,而反应物中氧气提供的氧元素的质量是48g,所以甲中含有的氧元素的56g-48g=8g,所以甲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⑤错误。
故选:B。
14.
(1)
(2)B
【分析】
(1)
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在上述反应中硼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故硼是还原剂,硼是非金属固体,化学式为其元素符号,故填B。
15.①②③ 6.8g
【详解】
根据;;;102份质量的氧化铝与219 份质量的氯化氢恰好反应,160份质量的氧化铁与219 份质量的氯化氢恰好反应,240份质量的氧化铜与219份质量的氯化氢恰好反应,因此质量相等的三种物质①Al2O3、②Fe2O3、③CuO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需要等质量分数的盐酸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①>②>③;由题意将10g含有Al2O3、Fe2O3、CuO三种氧化物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6g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即为三种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3.6g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因此金属元素的质量为10g-3.2g=6.8g。
16.NO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N、7O、2H,反应后(X除外),有2H、2N、6O,则X中有N、O,故X的化学式为NO。
17.6.3 g 2.4 g
【详解】
参加反应的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为。
所以参加反应的C2H4的质量为。
6.3g乙烯中含有碳元素6.3g-0.9g=5.4g。
13.2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则生成的CO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5.4g-3.6g=1.8g。
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所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6g:1.8g=2: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个一氧化碳得到一个氧原子可变为二氧化碳,相当于完全燃烧。所以2个一氧化碳分子补充一个氧气分子可完全燃烧。设最少需要补充 O2的质量是x。
若使乙烯燃烧充分,则最少需要补充 O2的质量是2.4g。
18.产生白色沉淀 天平仍然平衡 Na2CO3 + Ca(OH)2 → CaCO3+NaOH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氢氧化钙质量等于 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
【详解】
略
19.设未知量 写方程式 找相关量 列比例式 求未知量 回答问题
【详解】
略
20.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仍平衡 除去氧化膜
【详解】
1
21.2:1
【详解】
略
22.反应物 生成物 短线 +
【详解】
略
23.化学式 水 氢气和氧气 通电 气体 2:2:1 36:4:32或9:1:8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详解】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