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1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2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练习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和制作炸药,下列对高氯酸铵分解后生成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N2 B.Cl2 C.CO2 D.H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之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将
    A.增重 B.减轻 C.不变 D.无法判断
    3.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X+3O22CO2+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A.CH3OH
    B.CH4
    C.C2H5OH
    D.H2
    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5.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了如下反应:TNT+21O228CO2+10H2O+6N2,则组成TNT的元素种类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2 B.SO3 C.SO2 D.H2SO4
    7.下图形象地表示体系1和中分子种类及其数目,其中“”“”“”“”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分子。有关I→Ⅱ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变化可以表示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NH3)的反应
    C.丁在该变化中一定作催化剂
    D.该变化中发生反应的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9.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对反应前后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所含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B.氯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C.钾元素质量分数在固体中变小 D.固体中氯元素质量不变
    10.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可能含有碳元素
    B.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C.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由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4
    2
    3
    6
    反应后质量/g
    0
    x
    3
    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的值为18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
    12.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6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2:1
    D.组成a、b的元素种类与组成c的元素种类相同
    13.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x R+C(金刚石),则x和R分别为
    A.1、Na2CO3 B.2、Na2CO3 C.4、Na2CO3 D.2、Na2O2
    1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以下两个转化,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和乙图中的两个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B.乙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乙图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乙图中反应物有2种
    15.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①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7:16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转化②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
    16.“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编号)。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醛(C2H4O)
    17.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成分,其中______(填化学式)中C1的化合价为+1;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氧乙酸(C2H4O3)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所示是两组重要的对比试验。

    ①试验1中,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______。
    ②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酚酞布条______,B中酚酞布条变红色,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①己知丁是一种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1:1
    19.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中都有广泛用途。
    (1)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常用于杀菌消毒,类比于质量分数的概念,下列有关75%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100mL酒精溶液中含酒精75g B.100g酒精溶液中含酒精75mL
    C.100mL水中含酒精75mL D.100mL酒精溶液中含酒精75mL
    (2)常用体积分数为95%左右的工业级酒精填充酒精灯。在实验室中用完酒精灯后,应来用的熄灭方法是______。
    (3)将7.2g—定浓度的酒精溶液与O2置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4.4g。
    ①产物中CO2和CO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CO2和CO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②计算该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1%)。
    20.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中补充相关粒子的图形______,使其表示正确:其补充依据是______。
    (2)请从微观的角度说出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
    (3)画出比一个C分子少两个质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
    (3)该实验中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请说明原因_______。
    (4)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

    三、简答题
    2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①吹灭蜡烛;
    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③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包括事例_____ (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
    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______。
    24.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用甲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设计冷、热水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5.向一定量的淡黄色Na2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如图)

    (1)CuSO4中S的化合价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6.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从不同角度写出三条信息。

    27.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2)已知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 ______ (填“”、“”或“”)。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 ,其原因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没有碳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C。
    2.A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质量增加。
    故选A。
    3.A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0、6,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8、8,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C、8个H、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H3OH。故选A。
    4.A
    【详解】
    A、本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受热分解生成两种单质,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元素不论个数,说法错误;
    C、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分子的种类一定变,说法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是化合物,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丙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说法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不变,反应后有碳、氧、氢、氮原子数目分别为28、66、20、12,反应前已知有碳、氧、氢、氮原子数目分别为0、42、0、0,则组成TNT的元素种类有碳、氧、氢、氮4种元素;故选D。
    6.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
    【详解】
    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C。
    7.C
    【详解】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由图可知,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生成物质只有一种,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A选项正确;
    B.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就是一分子氮气与三分子氢气反应生成两分子的氨气,故B正确;
    C.丁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反应,可以推断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C选项错误;
    D.该反应有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因此反应中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水的蒸发是水的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水的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物质在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选项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D
    【分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反应前氯元素在氯酸钾中,氯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反应后氯元素在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B不正确;
    C、反应后生成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小,由可知,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小,则钾元素质量分数在固体中变大,故C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中氯元素质量不变,故选D。
    10.B
    【详解】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能是碳,所以砂糖中可能含有碳元素。正确。
    B、催化剂要求能改变反应速率,还要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除了验证是否改变反应速率,还需验证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错误。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正确。
    故选B。
    11.C
    【分析】
    甲的质量减小,故甲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4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丁的质量增加,故丁为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22g-6g=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乙应该是生成物,且生成乙的质量为34g-16g=18g。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是反应物,乙和丁是生成物,故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成乙的质量为18g,所以x=18g+2g=20g,此选项不正确;
    C、根据A中的分析可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只能说明丙可能是催化剂,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g+6g+10g+2g=8g+12g+1g+2g,解得m=5,故A错误;
    B、d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B错误;
    C、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8g-5g=3g,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2g-6g=6g,所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3g:6g=1:2,故C错误;
    D、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为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组成a、b的元素种类与组成c的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反应前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4个Na原子,反应后除xR外有1个C原子,可推断出xR由4个Na原子,2个C原子,6个O原子组成,则x为2,1个R组成为:2个Na原子,1个C原子,3个O原子,R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选B。
    14.C
    【分析】
    由图中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两个次氯酸分子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甲图和乙图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C、乙图中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由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可知,乙图中反应物有1种,错误。
    故选:C。
    15.B
    【分析】
    由图可知,转化①为硫化氢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H、S、O,生成物中含S、O,还应含H,故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②为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①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符合题意;
    C、转化②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转化②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1) N2 CO2
    (2) 4 1.204×1023
    (3)AC
    【分析】
    (1)
    氮气(N2)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二氧化碳(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一种物质,则要求生成物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
    A、甲醇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要求。
    B、乙醇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要求。
    C、甲醛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要求。
    D、乙醛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要求。
    故选AC。
    17.NaClO 31.6%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详解】
    次氯酸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为+1价,因此氯元素为+1价,根据题意,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化学式的基本概念进行作答即可。
    18.
    (1) 对照实验 分子在不断运动 不变红 氨气不能使酚酞变色 氨气和水共同作用使酚酞变红
    (2) AC
    【分析】
    (1)
    ①试验1中,B烧杯的作用是对照实验,证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酚酞布条不变红,B中酚酞布条变红色,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氨气不能使酚酞变色;氨气和水共同作用使酚酞变红;
    (2)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生成物中含C、O,生成物中还应含氮元素,故丁为氮气,该反应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化学反应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8):(2×30)=14:15,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9.
    (1)D
    (2)灯帽盖灭
    (3) 11:14 10 解:设酒精的质量分数为x。

    答:该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96%。
    【分析】
    (1)
    质量分数指的是部分质量占整体质量的百分比。则类似的体积分数指的是部分体积占整体体积的百分比,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即100mL酒精溶液中含酒精75mL,故选D。
    (2)
    实验室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灯帽盖灭。
    (3)
    ①根据方程式,产物中CO2和CO的质量比为2×44:4×28=11:14,生成的CO2的质量为4.4g,产物中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14,则CO的质量是:4.4g×=5.6g,则CO2和CO气体的总质量为4.4g+5.6g=10g。
    ②见答案。
    20.
    (1)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反应前有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生成氯化氢分子
    (3)
    【分析】
    (1)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组,则B图是分子分解成的单个原子, ;补充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原因反应前有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生成氯化氢分子。
    (3)
    C分子是氯化氢分子,它的质子数是1+17=18,比它少2个质子的原子是硫,硫的质子数是16,是非金属元素,形成阴离子,其结构示意图是: 。
    【点睛】

    21.4P+5O22P2O5 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化合反应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氧气减少,压强减小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不大,甚至无变化,不能测准确结果 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详解】
    (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藤原纪香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P+5O22P2O5;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填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氧气减少,压强减小,且小于大气压,实验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故填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氧气减少,压强减小。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不大,甚至无变化,不能测准确结果,所以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故填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不大,甚至无变化,不能测准确结果。
    (4)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装置外的气体进入瓶中,还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实验后氧气有剩余,更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中膨胀的气体导致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小,故填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2.清除可燃物 ②④【或隔绝氧气(或空气);③⑥.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①⑤.】 2C4H10+13O28CO2+10H2O
    【解析】
    【详解】
    (1)①吹灭蜡烛,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
    ②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灭火的原理;
    ③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原理;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的原理;
    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③⑥;利用清除可燃物原理的是②④;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①⑤;
    (2)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因此丁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
    23.3Fe+2O2Fe3O4 2H2O 2H2↑+ O2↑ 2KMnO4 K2MnO4+MnO2+O2↑
    【详解】
    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这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 O2↑;
    高锰酸钾是一种纯净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点睛】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4.热水中加入品红,溶液变红速度比冷水快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运动速率 温度 4P+5O22P2O5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发生改变
    【分析】
    分子原子质量小、体积小、有间隔、能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详解】
    (1)用甲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热水中加入品红,溶液变红速度比冷水快;该实验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设计冷、热水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2)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4P+5O22P2O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发生改变,故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
    25.+6 2Na2O2+2H2O+2CuSO4=2Cu(OH)2↓+2Na2SO4+O2↑
    【详解】
    (1)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CuSO4中S的化合价+6;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该反应中产生了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2CuSO4=2Cu(OH)2↓+2Na2SO4+O2↑。
    26.(1)反应物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从不同角度答题,合理即可)
    【详解】
    (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2)由反应前后的各物质微粒构成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由反应前后的各物质微粒构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27.可能 (或) 化合反应 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
    【详解】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聚集成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2)已知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和镁的质量和, 。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其原因是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没有称量到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