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136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搭石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136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021年 9月 16日 教师 魏东旭
教学内容 | 5、《搭石》 | 课型 | 新授 | 第2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心想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 |||||
教学重、难点 |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心想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
媒体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时间预估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5
15
15
10
|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汛期 暴发 间隔 唯独 懒惰 平稳 平衡 协调 示意 联结 理所当然 2、指名读,齐读 3、思考问题:课文讲了关于搭石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小溪,去领略村民们独特的美。
二、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用文中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2)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为什么需要搭石? 2、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 ) 人们收工就必须( ) 人们赶集就必须( ) 人们访友就必须( )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什么?
3、搭石对于作者家乡的人们来说,本是一种在平常不过的日常活动,但作者却说,它是家乡一道风景。 速读第2-4自然段,小组讨论,搭石给家乡带来了怎样的风景。
(1)小组内学生交流。 预设:乡亲们摆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都让我印象深刻。 4.全班交流,体会情感。 学生交流预设: (1)交流画面一:心有他人摆搭石。 课件出示: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读出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2)交流画面二:协调有序走搭石。 课件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这些文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②品读“协调有序”,想象画面。 a.教师追问:“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如果不协调有序会怎么样?(联系“紧走搭石慢过桥”来体会) b.指名说一说:结合文句,你是怎样理解“协调有序”的? c.教师点拨: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没有人指挥,可是,一行人走得就像有人指挥似的,那么轻快,那么整齐,那么有默契,那么有序,那么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 d.引导学生小结:所以,一行人走搭石,每个人心里要——想着别人。这段话不但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还写出了——声音美,写出了——画面美,写出了人们的——心灵美。 ③再读这段话,结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想象画面。 a.“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 b.学生配乐朗读,读出家乡的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美好画面,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
(3)交流画面三和画面四:互相礼让走搭石,尊老爱幼过搭石。 课件出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引导:这些句子描写的是两人走搭石的情景,从中你体会到乡亲们什么样的情感?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②指名回答。 ③指导朗读。
a.引导: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互相礼让、尊老敬老的淳朴乡情吧! b.学生朗读文段,读出感受。指导读好“总会”“伏下”“理所当然”。
三、 总结升华,发现平凡之美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全文想一想:那一排排搭石象征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搭石象征那些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课文通过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具体事例来突出乡亲们的品质特点。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就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搭石发现了美,我想,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你发现了哪些蕴含着美的事物呢?(课后练笔)
|
学生多种方式读词语
学生说一说课文分为几部分内容。 第1段:话搭石 第2段:摆搭石 第3-4段:走搭石 第5段:赞搭石
学生回顾课文,思考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不方便、很麻烦、甚至很辛苦。 (摆搭石的原因)
小组内学生交流。
指名学生说搭石给家乡带来的风景。
预设:从“无论……只要……一定……”“合适”“踏上几个来回”“直到”等词语中,体会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调整、摆放搭石非常用心、细致,心里想的是他人。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问题。 预设:课文最美的画面就是一行人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协调有序”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嗒嗒的声音”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
学生读课文片段,想象画面,思考问题。
学生读课文片段并思考问题。
预设:从“止步”“招手示意”“让”“等”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相互礼让;从“俯下”“背”可以体会到年轻人很尊敬老人。
预设: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点睛之笔,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尾借物喻人,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
以课后第二题作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品味词句,体会情感,积累语感。
本环节加深学生对乡亲们美好品质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乡亲们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尾的作用,学习结尾借物喻人的写法。
本环节再次回顾全文,总结出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引导学生学语言,悟表达。 | |||
板 书 设 计 | 5、搭石 心想他人 风景 协调有序 互相礼让 尊老爱老 | 教 学 后 记 |
|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优秀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5 搭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5 搭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述说搭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范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633f99c0b075e38f5ace03cbecdd91f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