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B C D答案:A。解析:略。点燃2.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答案:B。解析: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A正确;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B错误;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正确;从题中化学方程式中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2个,反应后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2个,故D正确。3.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占燃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A.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是混合物,说法错误;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说法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4.4.6 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 8 g + 5. 4 g-4. 6 g=9. 6 g;8. 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 8 g×32/44×100% = 6.4g,5. 4 g水中氧元素的的质量为5.4×16/18×100%= 4.8g,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 4 g+4. 8 g-9.6 g=1.6 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5.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答案:C。解析:略。6.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SO2 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硝酸铜分解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氨气,氮气是无毒气体,二氧化氮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7.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H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答案:B。解析:略。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A.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人少量二氧化锰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等于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质量,A正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故反应结束时,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B错误;在未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为0,C错误;刚开始加热时达不到氯酸钾分解所需温度,不会放出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才有氧气产生,D错误。9.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答案:A。解析: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能为0, 故A符合该图像;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B不符合该图像;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不符合该图像;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D不符合该图像。 10.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c是反应物B.d—定是催化剂C.x=2. 0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A项,a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该选项不正确;B项,d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不正确;C项,x=3.2 g-2.0 g=1.2 g,该选项不正确;D项,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二、填空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A.B.C.D.E.F.其中(1)写错化学式的有 ;(2)未配平的有 ;(3)未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不全的有 ;(4)未写或用错“”“”符号的有 。答案:(1)A、B、E (2)C、F (3)B、D、E (4)D、F解析:A中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写错;B中反应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C没有配平;D中漏了反应条件,不应在SO2后面加“”;E中生成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F没有配平,且应在Cu(OH) 2的后面加“”。2.(10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 +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 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已知m1 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 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 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 m2,其原因是 。答案:(1)H2O (2)可能 2:1(或1:2) 化合反应 (3)<(或小于) 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推断X的化学式为H2O。(2)因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从图示可知,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分子,1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m1<m2;由于镁燃烧生成的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导致m1>m2。3.(6分)(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基本反应类型是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X=NaClO + 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①② 化合反应 (2)Cl2 (3)解析:(1)①氯酸钾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②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为。(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有两个钠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已有两个钠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故一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化学式为Cl2;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0,解得x=+1;化合价要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3)根据题意知反应物为MgH2和水,生成物为碱和氢气,碱应该是氢氧化镁,配平后得MgH2+2H2O=Mg(OH)2+2H2。4.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答案:(1) (2)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3)【实验探究】将收集的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得到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①-3价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③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解析:(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镁条燃烧后收集到的产物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3)【实验探究】将收集的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得到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①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③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5.下图是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某同学为了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用烧杯取该溶液50 g,加入二氧化锰1 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 g,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通过计算回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 答案:(1)催化作用 (2)1.6 g(3)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x。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与标签不符合。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上不符合。解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加快反应的速率,是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为催化作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即:0 g+1 g-49. 4 g=1. 6 g。(3)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