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展开《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的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旨在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这些内容都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在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七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和评价,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而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障碍。由于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有些学生因而情绪消沉低落,行为偏激,甚至会患上各种心理疾病。近年来,未成年人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已普遍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设计思想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是我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所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学习本框题有三重目标:一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让学生初步感受挫折,为下文怎样正确对待挫折作铺垫;二是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让学生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这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针对这个情况,本人拟通过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使目标达成,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其体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2)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活难免有挫折。
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好了基础。因此,我将“生活难免有挫折”这一内容确定为重点。
教学重点: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懂得挫折和逆境既可使人受到伤害,又可使人受到锻炼这个道理。使他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挫折面前选择正确的态度。因此,我将“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一内容确定为重点。
教学重点:如何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后,渴望战胜挫折,但面对挫折,不知道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方法,将有助于应对挫折。因此,我将“如何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确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挫折的影响。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地看待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激发和促进作用。因此,我将“挫折的影响”这一内容确定为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FLASH歌曲《真心英雄》,同时呈现P105三张挫折图片,直入主题。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用音乐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高度热情的状态下进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挫折。
(二)自主先学,感知目标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 、 和 。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和 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 的,但我们需要及时 , 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 的一部分。
5.我们需要发现、 自己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 、
和 的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先学时,用填空的形式重新呈现学习目标,让学生感知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展示后教,回归目标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时风和日丽,有时疾风暴雨。这说明了我们追求生命的美好的过程中,挫折会相伴左右。面对这些挫折,我们怎样认识和克服呢?
1、合作探究
探究题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设计的:
活动一:听故事,谈感悟
两只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支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一次一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
(1)它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2)两只青蛙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不同。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听寓言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这里,两只青蛙面对挫折不同态度的寓言故事,形象、生动说明生活难免有挫折,面对困境和挫折,不同态度,不同结果的道理。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活动二:唇枪舌剑
为了达到对“挫折的影响”难点的突破,我设计了辩论环节:学生分组辩论“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挫折是好事 反方:挫折是坏事
【设计意图】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设计“唇枪舌剑”环节,让学生在自由辩论的气氛下,激发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和演讲潜能,让学生在自由辩论过程中体会到挫折具有双重影响,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活动三:榜样引领
2016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1)你从屠呦呦的经历中,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力量?
(2)屠呦呦及其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这启示我们面对挫折时该怎么做?(或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设计意图】感悟自强不息、榜样引领成长。在身边的时事热点事件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这一热点时事,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2、交流体验。学生所谈内容是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或启示,将学习到的知识回归生活;也可以交流还存在疑惑的问题。
3、释疑解惑。师生一起探讨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并共同小结本节课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先归纳)。学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才能灵活运用思品知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反思的能力,又可以反馈教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再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四)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挫折的有
①因长得胖而烦恼 ②因妈妈偷看日记而苦恼
③因父母关系不和而失去往日的快乐 ④因好朋友的误解而委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
3.刘伟是个普通的北京男孩,10岁时因意外触电而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19岁时,他开始学习双脚弹钢琴,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一年内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
A.拼搏一阵,适可而止 B.冷静分析,自我放弃
C.愈挫愈勇,挑战到底 D.自我疏导,自我安慰
4.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①要学会承担压力、调节现状以及自我修复
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它
④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获得支持与鼓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
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1)面对挫折,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2)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检测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学以致用,巩固基础。课堂检测是学以致用,巩固基础。通过解题,不仅能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新能力。同时,课堂检测进行闭卷测试,更有利检验效果。
最后,师生一起欣赏或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音乐中感受阳光总在风雨后,增强生命的韧性。激励学生不要害怕挫折,勇敢接受挫折的洗礼。
七、板书设计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本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生活难免有挫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体验,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