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第1页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实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主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本课在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还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心理上都尚未成熟,同时新的学习环境的改变、还不熟悉的初中学习生活,以及身边新伙伴的加入等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冲击着学生的现有生活,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这些学生在挫折面前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消极对待,极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新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指出:中学生应“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求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基于以上原因,确定此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和初中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适应、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3、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挫折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及时调整自己,能够应对挫折;
    2、教学难点:适当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五、教学方法及教具
    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多媒体教学方便快捷、直观、容量大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实录
    (一)、活动导入,感受挫折
    师:首先进入今天的游戏环节-《小鸡变凤凰》,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活动的要求。
    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1.游戏开始时,大家都蹲下,所有人都是鸡蛋;
    2.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一次决胜负,赢的同学半蹲,升为“小鸡”,输的则继续蹲着,处在“蛋”的状态;
    3.接着“小鸡”去找另一只“小鸡” PK,赢了的同学站起来, 升为“大鸡”,输了的同学又重新蹲下,变回鸡蛋;
    4.再接下来“大鸡”和“大鸡” PK ,赢了的同学回到座位坐下,升为“凤凰” ,而猜拳输了的同学则重新半蹲,变回小鸡。
    5.每次猜拳时,你只能和处于同种状态下的同学猜拳,即大鸡和大鸡、小鸡和小鸡、蛋和蛋两两一组猜拳 ……依此类推,直到一个人最先经历完从 “蛋—小鸡—大鸡—凤凰”的过程,该同学就完成本次挑战的历程。
    (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并体验,分享活动的感受)
    教师现场采访同学们,请大家说说活动的感受(重点采访经过反复,最后取得最后胜利的同学),自然过渡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多媒体显示:分享体会
    1.你是一次就顺利完成了从“小鸡到凤凰”的蜕变吗?
    2.实际情况如何?
    3.这个游戏给你带来了哪些感悟?
    师:人们常说“戏如人生”,游戏往往是人生活经历的折射。刚刚在活动中,我们用游戏的方式体验了从“小鸡到凤凰”的成长经历,从鸡蛋变成凤凰是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在这期间可能会很顺利的一步一步慢慢长大,很快就成为了凤凰;也有可能差一步没变成凤凰反而又变回了鸡蛋。这就好比是我们人生的成长经历,通常情况下,每个人成长的道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会时时处处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和困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并面对挫折?怎样战胜挫折来增强生命的韧性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深入探讨的话题。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5页,我们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板书)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在你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肯定也会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吧。
    活动一、分享我们的经历
    请你在手中的分享卡上写出:
    1、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是什么?
    2、面对这次挫折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3、面对这次挫折你是怎么做的?
    先在小组内交流,与组内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最后本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组内交流,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分享)
    分享一、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是什么?
    师:通过刚刚大家分享,我了解到同学们曾遇到过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挫折,看来,真是生活难免有挫折呀,挫折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板书)(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师:同学们,请大家分析一下,上述挫折都有什么共同点?你能试着给挫折下一个定义吗?到底什么是挫折?同学们可以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105页的内容,概括出挫折的含义。
    生:挫折就是指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
    大屏幕出示:挫折的含义
    (板书)1.挫折的含义
    分享二、面对这次挫折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师:老师发现,每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情绪感受不尽相同,有的人是消极难过,而有的人却是越挫越勇,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这是因为,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造成的。
    师: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举例(略)
    (板书)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教师总结过渡: 通常情况下面对挫折,我们的确会产生像焦虑、紧张、沮丧等一些负面的情绪,但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会使我们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地对待挫折。还是让我们看看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吧?
    分享三、面对这次挫折你是怎么做的?
    师:看来,更多的同学在遭遇挫折时首先是承认挫折,正视挫折,而不是逃避挫折,然后是积极、正确地去面对挫折,化失利、失败为动力,老师不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同学们好样的!
    过渡语: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仅在座的我们会遇到挫折,就连名人也无一例外地会遭遇挫折!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面对挫折的?下面让我们进入“故事分享”环节。
    活动二、故事分享
    讲一讲你所熟悉的名人挫折故事,谈谈他们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
    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倾听,我们发现这些名人也经历了不同的挫折,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是什么吗?挫折在这些人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应如何认识挫折呢?
    生:这些名人都能积极面对挫折,并最终战胜了挫折。
    师: 是呀,同一块石头,在弱者面前是绊脚石,在强者面前是垫脚石。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板书)3、正确认识挫折
    师:我们要从容面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正像教材107页说道的那样,要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使我们更加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我们要感谢挫折。无肢人“尼克.胡哲”就是这样一个人。
    活动三、视频赏析
    多媒体播放视频:有关无肢人“尼克.胡哲”的报道。
    师: “尼克.胡哲”乐观、坚强,他发掘了生命的力量,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个人
    的生命都蕴含着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最高生命体,我们的生命更是有着无限的力量等着我们去发掘。看完“尼克.胡哲”的视频,作为肢体健全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当我们再次面对自己的挫折,我们有没有更多的感悟、更好的办法来增强我们生命的韧性,去战胜挫折呢?老师相信,让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思挫折、促成长”的环节
    (板书)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活动四、思挫折 促成长
    多媒体展示:
    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①考试分数不理想
    ②数学作业不会做
    ③被老师或家长误解
    ④身材矮小被别人嘲笑
    ⑤学习不好,但有音乐的梦想,不被家长认可
    (分组讨论探究,分享反思,探讨发掘生命力量的方法。)
    师:除了上述问题以外,你还有哪些困惑,让大家为你解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发掘生命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3.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等。
    (三)、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师:人生好比一艘船,难免会经历大风大浪,只要我们在挫折面前不慌张,把准方向,积
    极进取,寻找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那么我们就会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课堂练习
    1.“如果生活只有晴空日丽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 )
    A.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成长的障碍
    D.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挖掘我们 自身的生命力,还意味着要( ) A.承受压力,以恰当的方式释放或发泄不良情绪
    B.调节现状,具体分析挫折,抓住问题的关键
    C.自我修复,理智寻找解决途径
    D.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经一番挫折,长一番智慧”这句话表明 ( )
    A.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挫折也能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4.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检测中,小红擅长的英语学科只 考了59分,这让她很沮丧,整日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你给她的合理化建议是( )
    ①主动寻求老师帮助,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②正视现实,积极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
    ③树立信心,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④不必太在意,反正下次会自然而然考好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在校园网论坛上有近千篇关于挫折这一话题的跟帖,下面是几个网友的跟帖:
    平凡人生:人生必有坎坷和挫折!挫折是成功的先导,不怕挫折比渴望成功更可贵。
    天道酬勤: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所以遇到挫折时要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自寻烦恼,消极对待。
    风舞飞扬:人生总是这样坎坎坷坷,有目标的人就会成功,不要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摔倒,要学会战胜自己。
    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围绕下列问题跟帖发言:
    (1)你认为人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应对挫折,寻找有效方法最重要。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拓展运用
    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应对挫折的计划。
    (六)、歌曲结束课程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曲“隐形的翅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你遇到了困难和不如意,请坚强起来,相信在你的不断努力下,隐形的翅膀会带你拨开眼前的荆棘和迷雾,迎接你的一定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全课在“隐形的翅膀”的歌声中结束。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生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生活难免有挫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