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982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982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9.2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能力目标:3.通过观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让学生自己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类比的学习方法。情感目标:4.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说出每一步应注意的要点; 难点:解不等式过程中的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教学方法】以学为主、自主发现与归纳。让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及每一步的注意要点,使他们在以后的解题中能引起注意。【教学过程】一、前置任务,自主学习师于前一天晚上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书122—123页)二、复习回顾:出示幻灯片说明:让学生口答,一是为了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二是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说明:让学生在黑板展示结果,为了学生能进一步熟悉不等关系及不等符号的正确使用。师:我们本节课将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同学们能否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来解下面这个不等式?出示幻灯片 说明:先让学生口述方法,教师再演示 师:同学们已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解这个不等式,那么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呢?生:有,移项法。说明:课前已布置学生自学课本122--123页内容,并要求搞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移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所以学生很容易说出。设计说明: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既能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自学检测:出示幻灯片1、师:谁能总结一下移项法则?移项的注意要点是什么?2、练习 再次强调什么是移项,及移项要变号。师:请同学们用练习本完成下面几道题(叫学生板演)。设计说明:此问题重在训练学生的移项步骤及正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并由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注意细节。四、释疑解惑:师: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个不等式,不等式中又多了什么?例3 解不等式 3(1-x)>2(1-2x)生:括号。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括号。师:好,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学生完成后)师:在去括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生1: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外面的数要与括号里面的每一项都要相乘。生2:去括号时括号前面如果是负号,去掉括号里面的各项都要变号。师:同学们再看下面这个不等式,不等式中又多了什么?生:分母。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分母。师:请同学们只完成去分母这一步,并总结去分母时应注意什么?解:去分母,得 2(x + 1) > 3( 2x - 1) + 12生1:去分母时,要注意每一项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包括整式,如1。生2:去分母时,如果分子是多项式应该先添加括号。五、合作交流:师:前面我们复习回顾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现在同学们能否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系数为1。师:我们可以看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很类似,那么你们能否指出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合作交流)生:在第1步,尤其是第5步,当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六、当堂训练:解不等式 七、小结: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生:我们学会了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般步骤。 生:我们还知道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 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类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说明:本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对本节课内容及时总结、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致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八、 布置作业:课本126页第1题(2)(4) 【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以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的总结方式。组织形式:本节课让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进行学习、归纳,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去观察、比较、思考、归纳,激起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习方式:贯彻了体验学习的思想,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本节课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自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思考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学生的书写与细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充足的思考活动时间,并且教师的鼓励与欣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提出目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 ,激情展示,当堂训练,达标检测,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9.2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