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第一课时】
直线与直线平行
【教学目标】
1.理解基本事实4,并会用它解决两直线平行问题
2.理解定理的内容,套用定理解决角相等或互补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基本事实4
2.等角定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基本事实4的内容是什么?
2.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二、基础知识
1.基本事实4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这一性质通常叫做平行线的传递性.(2)符号表示:⇒a∥c.
2.等角定理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名师点拨
定理实质上是由如下两个结论组合成的:①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都相同(或方向都相反),则这两个角相等;②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有一组对应边方向相同,另一组对应边方向相反,则这两个角互补.
三、新知探究
基本事实4的应用
例1:如图,E,F分别是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1A,C1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1EDF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所示,取DD1的中点Q,连接EQ,QC1.
因为E是AA1的中点,所以EQA1D1.
因为在矩形A1B1C1D1中,A1D1B1C1,
所以EQB1C1,
所以四边形EQC1B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EC1Q.
又Q,F分别是D1D,C1C的中点,
所以QDC1F,
所以四边形DQC1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QFD.
又B1EC1Q,所以B1EFD,
故四边形B1EDF为平行四边形.
[规律方法]
证明空间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三角形与梯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来证明.
(2)利用基本事实4即找到一条直线c,使得a∥c,同时b∥c,由基本事实4得到a∥b.
定理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不共面的三条射线OA,OB,OC,点A1,B1,C1分别是OA,OB,OC上的点,且==.
求证:△A1B1C1∽△ABC.
【证明】在△OAB中,因为=,所以A1B1∥AB.
同理可证A1C1∥AC,B1C1∥BC.
所以∠C1A1B1=∠CAB,∠A1B1C1=∠ABC.
所以△A1B1C1∽△ABC.
[规律方法]
运用定理判定两个角是相等还是互补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判定两个角的方向是否相同;二是判定这两个角是否都为锐角或都为钝角,若都为锐角或都为钝角则相等,反之则互补.
【课堂检测】
1.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D的中点,N是B1C1的中点,求证:CM∥A1N.
证明:取A1D1的中点P,连接C1P,MP,则A1P=A1D1.又N为B1C1的中点,B1C1A1D1,
所以C1NPA1,四边形PA1NC1为平行四边形,A1N∥C1P.
又由PMDD1CC1,得C1P∥CM.所以CM∥A1N.
2.如图,已知直线a,b为异面直线,A,B,C为直线a上三点,D,E,F为直线b上三点,A′,B′,C′,D′,E′分别为AD,DB,BE,EC,CF的中点.求证:∠A′B′C′=∠C′D′E′.
证明:因为A′,B′分别是AD,DB的中点,所以A′B′∥a,
同理C′D′∥a,B′C′∥b,D′E′∥b,所以A′B′∥C′D′,B′C′∥D′E′.
又∠A′B′C′的两边和∠C′D′E′的两边的方向都相同,
所以∠A′B′C′=∠C′D′E′.
【第二课时】
直线与平面平行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准确描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会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线面位置关系
2.理解并能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明确定理的条件,能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平行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二、基础知识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
a⊄α,b⊂α,且a∥b⇒a∥α
图形语言
名师点拨
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和平面α平行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直线a在平面α外,即a⊄α.
(2)直线b在平面α内,即b⊂α.
(3)两直线a,b平行,即a∥b.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该直线与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
a∥α,a⊂β,α∩β=b⇒a∥b
图形语言
名师点拨
(1)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成立的条件有三个:
①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即a∥α;
②平面α,β相交于一条直线,即α∩β=b;
③直线a在平面β内,即a⊂β.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定理的作用:
①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②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定理揭示了直线与平面平行中蕴含着直线与直线平行,即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可得到直线与直线平行,这给出了一种作平行线的方法,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BC,CC1,BB1的中点,求证:EF∥平面AD1G.
【证明】连接BC1,则由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知EF∥BC1.
又ABA1B1D1C1,所以四边形ABC1D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C1∥AD1,所以EF∥AD1.
又EF⊄平面AD1G,AD1⊂平面AD1G,
所以EF∥平面AD1G.
[规律方法]
应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
上面的第一步“找”是证题的关键,其常用方法有:
①空间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法;
②三角形中位线法;
③平行四边形法;
④成比例线段法.
[提醒]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应用的误区
(1)条件罗列不全,最易忘记的条件是“直线在平面外”.
(2)不能利用题目条件顺利地找到两平行直线.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2:如图,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点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证明】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MO.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点O是AC的中点.
又因为点M是PC的中点,
所以AP∥OM.
又因为AP⊄平面BDM,OM⊂平面BDM,
所以AP∥平面BDM.
因为平面PAHG∩平面BDM=GH,
AP⊂平面PAHG,所以AP∥GH.
[规律方法]
【课堂检测】
1.已知b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下列条件中,可得出b∥α的是( )
A.b与α内的一条直线不相交
B.b与α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
C.b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D.b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
解析:选D.若b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即b与α无公共点,故b∥α.
2.给出下列命题:
①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平行;
②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解析:选B.①中,直线可能与平面相交,故①错;②是正确的;③中,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故③错.
3.三棱台ABCA1B1C1中,直线AB与平面A1B1C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在平面内 D.不确定
解析:选B.在三棱台ABCA1B1C1中,AB∥A1B1,AB⊄平面A1B1C1,A1B1⊂平面A1B1C1,所以AB∥平面A1B1C1.
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点.证明:BC1∥平面A1CD.
证明:如图,连接AC1交A1C于点F,则F为AC1的中点.
又D是AB的中点,连接DF,则DF∥BC1.
因为DF⊂平面A1CD,BC1⊄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
【第三课时】
平面与平面平行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准确描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会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空间面面位置关系
2.理解并能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能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平行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2.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二、基础知识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
a⊂β,b⊂β,a∩b=P,a∥α,b∥α⇒β∥α
图形语言
名师点拨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的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必不可少的.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充分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即把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两个平面平行,如果另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
α∥β,α∩γ=a,β∩γ=b⇒a∥b
图形语言
名师点拨
(1)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与b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平面α和平面β平行,即α∥β;
②平面γ和α相交,即α∩γ=a;
③平面γ和β相交,即β∩γ=b.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已知两个平面平行,虽然一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但是这两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并不一定相互平行,它们可能是平行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但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3)该定理提供了证明线线平行的另一种方法,应用时要紧扣与两个平行平面都相交的第三个平面.
三、合作探究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1: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
【证明】(1)因为B1BDD1,
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1D1∥BD,又BD⊄平面B1D1C,
B1D1⊂平面B1D1C,所以BD∥平面B1D1C.
同理A1D∥平面B1D1C.
又A1D∩BD=D,
所以平面A1BD∥平面B1D1C.
(2)由BD∥B1D1,
得BD∥平面EB1D1.
取BB1的中点G,
连接AG,GF,
易得AE∥B1G,
又因为AE=B1G,
所以四边形AEB1G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1E∥AG.
易得GF∥AD,又因为GF=AD,
所以四边形ADFG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G∥DF,所以B1E∥DF,
所以DF∥平面EB1D1.
又因为BD∩DF=D,
所以平面EB1D1∥平面FBD.
[变条件]把本例(2)的条件改为“E,F分别是AA1与CC1上的点,且A1E=A1A”,求F在何位置时,平面EB1D1∥平面FBD?
解:当F满足CF=CC1时,两平面平行,下面给出证明:
在D1D上取点M,
且DM=DD1,
连接AM,FM,
则AED1M,
从而四边形AMD1E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1E∥AM.
同理,FMCD,
又因为ABCD,所以FMAB,
从而四边形FMA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M∥BF.
即有D1E∥BF.又BF⊂平面FBD,
D1E⊄平面FBD,
所以D1E∥平面FBD.
又B1BD1D,从而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故而B1D1∥BD,
又BD⊂平面FBD,B1D1⊄平面FBD,
从而B1D1∥平面FBD,
又D1E∩B1D1=D1,
所以平面EB1D1∥平面FBD.
[规律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1)要证明两平面平行,只需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即可.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与判定线面平行一样,应遵循先找后作的原则,即先在一个面内找到两条与另一个平面平行的相交直线,若找不到再作辅助线.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两条异面直线BA,DC与两平行平面α,β分别交于点B,A和D,C,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MN∥平面α.
【证明】如图,过点A作AE∥CD交α于点E,取AE的中点P,连接MP,PN,BE,ED,BD,AC.
因为AE∥CD,所以AE,CD确定平面AEDC.
则平面AEDC∩α=DE,平面AEDC∩β=AC,因为α∥β,所以AC∥DE.
又P,N分别为AE,CD的中点,
所以PN∥DE,PN⊄α,DE⊂α,所以PN∥α.
又M,P分别为AB,AE的中点,
所以MP∥BE,且MP⊄α,BE⊂α.
所以MP∥α,因为MP∩PN=P,
所以平面MPN∥α.
又MN⊂平面MPN,所以MN∥平面α.
1.[变条件]在本例中将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换为M,N分别在线段AB,CD上,且=,其他不变.
证明:MN∥平面α.
证明:作AE∥CD交α于点E,连接AC,BD,如图.
因为α∥β且平面AEDC与平面α,β的交线分别为ED,AC,所以AC∥ED,所以四边形AEDC为平行四边形,作NP∥DE交AE于点P,
连接MP,BE,于是=.
又因为=,所以=,所以MP∥BE.
而BE⊂α,MP⊄α,所以MP∥α.同理PN∥α.
又因为MP∩NP=P,所以平面MPN∥平面α.
又MN⊂平面MPN,所以MN∥平面α.
2.[变条件、变问法]两条异面直线与三个平行平面α,β,γ分别交于A,B,C和D,E,F,求证:=.
证明:连接AF交平面β于点M.
连接MB,ME,BE,AD,CF,因为α∥β,
所以ME∥AD.
所以=.
同理,BM∥CF,
所以=,
即=.
[规律方法]
应用平面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基本步骤
[提醒]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实质:面面平行⇒线线平行,体现了转化思想.与判定定理交替使用,可实现线面、线线、面面平行间的相互转化.
平行关系的综合问题
例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
(1)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2)试找出体对角线A1C与平面AB1D1和平面C1BD的交点E,F,并证明:A1E=EF=FC.
【解】(1)证明: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B1C1,
所以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1∥C1D.
又因为C1D⊂平面C1BD,AB1⊄平面C1BD.
所以AB1∥平面C1BD.
同理B1D1∥平面C1BD.
又因为AB1∩B1D1=B1,AB1⊂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
(2)如图,连接A1C1交B1D1于点O1,连接A1C,连接AO1与A1C交于点E.
又因为AO1⊂平面AB1D1,所以点E也在平面AB1D1内,所以点E就是A1C与平面AB1D1的交点;
连接AC交BD于O,连接C1O与A1C交于点F,则点F就是A1C与平面C1BD的交点.证明A1E=EF=FC的过程如下:
因为平面A1C1C∩平面AB1D1=EO1,
平面A1C1C∩平面C1BD=C1F,
平面AB1D1∥平面C1BD,所以EO1∥C1F.
在△A1C1F中,O1是A1C1的中点,
所以E是A1F的中点,即A1E=EF;
同理可证OF∥AE,
所以F是CE的中点,
即CF=FE,所以A1E=EF=FC.
[规律方法]
解决平行关系的综合问题的方法
(1)在遇到线面平行时,常需作出过已知直线与已知平面相交的辅助平面,以便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
(2)要灵活应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性质,实现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时,一般都要用到平行关系的转化.转化思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课堂检测】
1.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是( )
A.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
B.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
C.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D.平面α与平面β不相交
解析:选D.选项A、C不正确,因为两个平面可能相交;选项B不正确,因为平面α内的这两条直线必须相交才能得到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选项D正确,因为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两种.故选D.
2.如图所示,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α分别交线段PA,PB,PC于A′,B′,C′,若PA′∶AA′=2∶3,则S△A′B′C′∶S△ABC等于( )
A.2∶25 B.4∶25
C.2∶5 D.4∶5
解析:选B.因为平面α∥平面ABC,平面PAB与它们的交线分别为A′B′,AB,
所以AB∥A′B′,
同理B′C′∥BC,
易得△ABC∽△A′B′C′,
S△A′B′C′∶S△ABC===.
3.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因为平面MCD1∩平面DCC1D1=CD1,
所以平面MCD1∩平面ABB1A1=MN,
且MN∥CD1,
所以N为AB的中点,
所以该截面为等腰梯形MNCD1,
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
易知,MN=,CD1=2,MD1=,
所以等腰梯形MNCD1的高MH==.
所以截面面积为(+2)×=.
答案:
4.如图,已知AB与CD是异面直线,且AB∥平面α,CD∥平面α,AC∩α=E,AD∩α=F,BD∩α=G,BC∩α=H.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因为AB∥平面α,AB⊂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α=EH,所以AB∥EH,
因为AB∥平面α,AB⊂平面ABD,
平面ABD∩平面α=FG,
所以AB∥FG,所以EH∥FG,
同理由CD∥平面α可证EF∥GH,
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教案,文件包含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11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讲义教师版docx、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11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10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讲义教师版docx、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10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