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类文阅读试题】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92127/0-17272709541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圆明园的毁灭【类文阅读试题】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92127/0-1727270954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圆明园的毁灭【类文阅读试题】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92127/0-17272709542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巩固练习
展开考点:句子的作用
方法技巧:修辞/表现手法/写作方法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给第③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3.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 和 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来读这些文字。
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你怎样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6.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类文阅读1】
刻骨铭心的国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
走进史料陈列厅,你首先会看到墙壁上挂着的 250幅图片和文字说明。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六个星期内,毫无人性而又发了狂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刺戮、活埋、水溺等残酷手段,对待我无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装的国民党军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35万人惨遭屠戮!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在陈列厅中央的橱窗里,陈列着几件当年日寇屠杀我同胞的凶器,有军刀、长枪、机枪等。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
走进尸骨陈列室,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尤其使我悲愤的是那个只有拳头大小的颅骨,这分明是一个幼儿的遗骨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日寇连婴幼儿都不放过,难道不是企图扼杀我们祖国的未来吗?
如果说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和说明,尸骨陈列室中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室外的卵石广场则会给你另外一种感觉。整个大院,铺满了苍白的卵石,寸草不生。这悲凉的气氛,使人不由想起当年大屠杀后“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启迪。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更能表现日寇的残忍
B.更能表现日寇杀的人数之多
C.更能表现日寇杀人的手法残酷
D.更能表现日寇在中国停留的时间长
3.文中画“ ”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
A.升华主题 B.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D.开启下文
4.结合上下文,推想“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思。
5.★说说第三段“永远趴在橱窗里”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类文阅读2】
游圆明园遗址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和家人一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继续往里去,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1.认真读文章,填空。
(1)作者在圆明园遗址看到了威武的 ,嫩绿的 ,盛开的 ,怒视着远方的 ,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
(2)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首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
、 、 ;接着写了湖周围的 像个大托盘。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
2.★文中的过渡段是第_______自然段,它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用“____”画出来。
4.★你认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为什么?把你的理由写下来。
【类文阅读3】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渡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中( )看不清长江,( )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象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自。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亲爱的朋友,世界( )处处争先恐后,( ),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画“~~~”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波音757飞行速度之快,形象地写出了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
B.写出了人们在享受“极速世界”便利的同时,也留下了“旅行感”缺失的遗憾。
C.与下文的古人骑毛驴旅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好处。
D.形象地写出了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字里行问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民族自豪感。
3.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用“”画出相的句子。这几句话是所在自然段的句。
4.短文是按 的结构方式来行文的。
5.★短文标题中的“有时”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
全世界都有名。 许多星星围绕着月亮,这里指众园围着圆明园。
建筑风格 珍藏的文物 欣赏、赞叹、自豪的语气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不仅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还写出了文物数量多,品种丰富,说明了它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在短时间内被毁,强烈的对比更能让读者感到心痛,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处是引起下文所以用冒号,第二处是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接着几个朝代是并列的成分,用四个顿号。第七处一句话已经结束用句号,第八处,这句话没结束用逗号,最后一个“博物馆”和“艺术馆”之间是并列的成分,用顿号。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结合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进行分析。本题中“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共同簇拥一个人。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得出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珍藏的文物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所以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赞叹、自豪的语气。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承接了上文对建筑宏伟的描写,也引起了下文对珍贵的历史文化的描写。所以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以得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了朝代之久,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以及文物数量多,品种丰富。更突出了它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但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好的东西在短时间内被毁,更可以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类文阅读1】
刻骨铭心的国耻
A
B
形容南京大屠杀后南京城荒凉恐怖的样子。
“趴”运用了拟人,把陈列在橱窗里的“助广”军刀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无比愤恨之情暗示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分析】
1.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出现在文中第二自然段,这句话中专门提出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婴儿,意在表明日寇的残忍。
2.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出现在第五自然段,第一到第四自然段叙述了日寇残忍的杀害了了我国同胞,尸骨累累,而这一段叙述了室外的卵石广场,这一句话既提到了前面所述也开启了后文的内容,属于承上启下的句子,起过渡作用。
3.此题考查句子理解能力,文章主要讲述南京大屠杀中日寇的罪行,杀人无数,手段残忍,大屠杀后的南京就像一座鬼城,而句子“万户萧疏鬼唱歌”就可以让人感受到大屠杀后南京城荒凉恐怖的样子。
4.此题考查关键字词的理解能力,句子“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中的趴将军刀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无比愤恨之情暗示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类文阅读2】
游圆明园遗址
狮子 小草 花朵 石马 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清 静 绿 群山 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
3 承上启下
啊,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
不该,重建圆明园浪费人力财力,另外,在“国耻”教育方面,废墟作用不可估量。(该,能够让后人一睹圆明园的宏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类文阅读3】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既……也…… 虽然……但是……
D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中心
总—分—总
不能删去。“有时”的意思是“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总体上人们生活节奏是快的,我们只是偶尔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如果删去“有时”,就会改变原意,变成所有时候都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与作者原意不符。
我喜欢慢一点儿的生活节奏。因为慢一点儿,我们可以细细品味生活,慢慢感受父母、老师的关怀,慢慢品味童年的美妙。
【解析】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要根据语境,判断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呼啸的飞行中( )看不清长江.( )看不清泰山”,句中的“长江”“泰山”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或层次区别,因此可选表示并列关系的“既……也……”。“世界( )处处争先恐后,( ),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因此填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需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A、B、C三项理解都对.D是错误的。从全段和全文的语境来看,该句最主要是衬托“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好处,而不是突出祖国之大和民族自豪感。本题选D。
3.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判断中心句的能力。从短文中可以看出,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讲了“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把这些句子画出来即可。它们所在的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些句子来写的,因此这些句子是它们所在自然段的中心句。
4.本题考查的是短文的结构。短文第一自然段先交代“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中间二到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写脚步放慢一点儿的好处,第五自然段进行总结,“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因此本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叙述的。
5.本题考查语言的严谨性。一般文章中表示限定的词语,都起到限制某种条件的作用,如果去掉,表述就不准确了。本题中,“有时”限定的是不是所有时候都要,如果去掉,就说明全部需要这样,与原文意思就不符了。
6.本题考查创意运用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及理由写出来即可。
小学统编版(2024)忆读书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忆读书同步练习题</a>,共7页。
小学统编版(2024)鸟的天堂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85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鸟的天堂随堂练习题</a>,共7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松鼠一课一练</a>,共8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