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 课时4 研读“乡土社会的变迁——名实分离”(12~14章)
展开
这是一份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 课时4 研读“乡土社会的变迁——名实分离”(12~14章),共60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乡土社会的变迁——名实分离”(12~14章)课时4学习目标理解乡土社会中社会变迁的原因及方式。课前知识铺垫第12~14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1)第12章《血缘和地缘》主旨: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很难生存。(2)第13章《名实的分离》主旨:乡土社会本身会缓慢地变动,在长老权力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需的。本章承接第10、11章,阐述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3)第14章《从欲望到需要》主旨:继续讨论时势权力,区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只需靠经验按照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不完全是这样。活动一1.研读《乡土中国》第12~14章内容,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第12章:结合文本内容,填写思维导图身份契约第13章:形成时势权力注释第14章:欲望需要计划行为活动二理解“血缘”“地缘”“时势权力”概念2.研读《乡土中国》第12~14章内容,解释下列概念。(1)血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缘有多种,如身份血缘、_____血缘、_____血缘。(2)地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势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职业财富 血缘的空间投影,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变迁之际,在惶恐和无措中能提出方法与方向的人,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时所产生的权力。也指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活动三探讨“名实分离”的原因,了解从“欲望”到“需要”的发生过程3.“名实分离”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并解释。答案 ①乡土社会的反对,导致了名实的分离。②“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意思是,乡土社会下,反对只能“打着红旗反红旗”。形式必须承认,但实质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这也就导致了名和实的分离,社会速率越快,名和实的分离也就越远。4.“欲望”和“需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人在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1)区别:“欲望”是人类在取舍之间的根据,“需要”是人类自觉追求的生存条件;“欲望”是不自觉的本能反应,“需要”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心理反应。联系:“欲望”恰恰契合着生存的需要。(2)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依靠“欲望”行事的,“欲望”经过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当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就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人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于是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因之有了“计划”。5.第12~14章谈的是同一问题,即乡土社会的变迁,但各自的角度不同。请依据下面的结构导图,在方框内填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经济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微任务旅游是“欲望”还是“需要”?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里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你认为,旅游对于人们来说是欲望还是需要?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旅游是欲望。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是要这样要那样的“要”。这个“要”是先于行为的,要到了,也就是欲望满足了,人们会因之觉得愉快;欲望不满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人总有离家的冲动,旅游满足的是一种要去远方探索的欲望。(示例二)我认为旅游是需要。这种需要是建立在对旅游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拓展人们的眼界,增长人们的知识,增加人们的阅历。人们出于这样的目的,对旅游的行程加以规划,从而科学理性地实施,因此说旅游是一种增加人生阅历的需要。练透一、课内基础练1.结合《乡土中国》一书及相关资料,理解下面表格中概念的含义,辨析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的相关概念。填写下表。12345678910 借助语言的社会地缘社会111212345678910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性恋爱家庭111212345678910礼治秩序,道德秩序无为政治名实分离司法诉讼体系 同意权力、时势权力、横暴权力(由强到弱)1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乡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历经两千多年漫长的农耕文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中国社会有机体中①_________并能显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漫长的历史延续,使得乡村文化无论其所面临的环境多么艰难,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彻底走向消亡。123456789101112文化模式的稳定性体现为传统的持久性。文化传统的保持首先与一个群体世代处于同一生存环境有关,但在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作为农民原有生活共同体的乡野村落,在物质形态上必然会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规划和布局,因此村落的变迁也就成为②____________的自然历史过程。这种乡土变迁是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的挑战。123456789101112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草根性彰显着温柔敦厚的民俗习气和恬淡寡欲的生活态度,与城市文化的疏离世故和③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城市文化以其现代价值和科学理性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因此,在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中,重塑新时期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确立乡村文化的自信,使乡村在与城市的交融共哺中彰显其特色和优势,是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之所在。12345678910111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2345678910答案 (示例)①不可或缺 ②水到渠成 ③急功近利111212345678910111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2345678910答案 (示例)城市文化以其科学理性和现代价值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的陈腐观念。11124.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为更好地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本色”“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等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123456789101112答案 ①增加人口的流动和社区间的往来,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改变对“熟人社会”的依赖,主动适应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③普及法律知识,将礼治优势与法治长处相结合,改变以“礼”维系秩序的单一传统;④理性看待基于血缘的亲密性,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逐步实现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5.下列对《名实的分离》一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产生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产生同意权力, 社会本身变动产生长老权力。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 “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 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 保留“面子”的“反对”。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6.下列对《从欲望到需要》一章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欲望到需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 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B.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 如乡土社会变动慢、小,现代社会变动更快、更大。C.作者用事实论证“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北方人爱吃 大蒜不是遗传的生物事实,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事实。D.乡土社会是依托经验传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即权力的理性 社会;乡土社会里欲望支配行动,现代社会里需要支配行动。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7.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乡土性”“地缘与血缘”的相关内容,分别阐释文中“团聚”“失散”的现象。要求:观点与现象对应,不超过120字。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州、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之前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苏童《八百米故乡》123456789101112答案 ①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人口不必流动,血缘家族就可以聚居在一起。母亲的家族几十年一直聚合在一起,就是稳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缩影。②而当一个家族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往外扩展,最终在区位上分裂。所以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母亲的家族最终“失散”。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二、课外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①费先生曾说:“又要西方,又要中国,我两面都有了。”一方面,他提倡学术自立。他认为我们应当注意社会的个性。我们发展社会学也要走自己的路,搞中国式的人民的社会学。社会学绝对不是西化和洋化。另一方面,费先生时刻不忘和世界接轨。当年在评价关于乡村与工业的论文时,他就指出乡村工业这一研究课题具有世界意义。费先生提出的要建立“文化自觉”,也是指既要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不闭关自守,隔离于世界文化之林,而应该努力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123456789101112②费先生在其八十寿辰聚会上,针对当年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老同学艾德蒙·利奇对他工作的批评,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推己及人》一书中,费先生进一步表达了这一世界文化观:“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在认为自己的传统价值标准是‘美’的之外,各群体之间还应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承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全人类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实行的价值标准,达到全人类和平共处、‘美美与共’的境界,实现‘天下大同’。”123456789101112③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的理论原则,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前者。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有赖于我们的共同努力。(摘编自王勋《费孝通是推动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典范》)123456789101112材料二: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123456789101112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123456789101112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试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123456789101112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123456789101112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地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⑦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1997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123456789101112⑧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⑨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问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123456789101112⑩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123456789101112⑪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摘编自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12345678910111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费孝通主张社会学研究要走中国化道路,既要 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不忘和国际接轨。B.材料一认为费孝通以“各美其美”强调了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之 间应当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的世界文化观。C.材料二中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研 究,实际上是通过“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见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D.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觉”强调学术上的冷静与理性,与材料一 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觉”侧重点不同。√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避免浅薄。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 观,避免偏见。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 究者“进得去”。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 者“出得来”。√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①段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概括,再分别谈到费先生学术研 究的本土化和世界化。B.材料二第⑦段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分别概括了第⑥段中“其一” 和“其二”这两个难题。C.材料一第②段分别以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解读了费先生的十六字箴言, 阐释了他的世界文化观。D.材料二的论证层层递进,采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论证结构。√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1.下列对费孝通认识“他己之别”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坚持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既要走自己的路,又不忘 和世界接轨。B.费孝通认为深入理解“文化自觉”,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C.迅疾的社会变迁和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 研究的深入了解”带来的“陌生化”,使研究者更关注深入研究。D.对于本民族文化和陌生的异文化,费孝通认为社会学研究要“进得去”, 也要“出得来”。√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结合下面《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中关于“社会变迁”的论述,简要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变迁带来哪些影响。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决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123456789101112答案 (1)急速的社会变迁促使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2)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原来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3)急速的社会变迁促进研究者养成“文化自觉”,保证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123456789101112本课结束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乡土社会的变迁——名实分离”(12~14章)课时4学习目标理解乡土社会中社会变迁的原因及方式。课前知识铺垫第12~14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1)第12章《血缘和地缘》主旨: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很难生存。(2)第13章《名实的分离》主旨:乡土社会本身会缓慢地变动,在长老权力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需的。本章承接第10、11章,阐述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3)第14章《从欲望到需要》主旨:继续讨论时势权力,区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只需靠经验按照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不完全是这样。活动一1.研读《乡土中国》第12~14章内容,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第12章:结合文本内容,填写思维导图身份契约第13章:形成时势权力注释第14章:欲望需要计划行为活动二理解“血缘”“地缘”“时势权力”概念2.研读《乡土中国》第12~14章内容,解释下列概念。(1)血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缘有多种,如身份血缘、_____血缘、_____血缘。(2)地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势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职业财富 血缘的空间投影,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变迁之际,在惶恐和无措中能提出方法与方向的人,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时所产生的权力。也指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活动三探讨“名实分离”的原因,了解从“欲望”到“需要”的发生过程3.“名实分离”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并解释。答案 ①乡土社会的反对,导致了名实的分离。②“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意思是,乡土社会下,反对只能“打着红旗反红旗”。形式必须承认,但实质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这也就导致了名和实的分离,社会速率越快,名和实的分离也就越远。4.“欲望”和“需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人在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1)区别:“欲望”是人类在取舍之间的根据,“需要”是人类自觉追求的生存条件;“欲望”是不自觉的本能反应,“需要”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心理反应。联系:“欲望”恰恰契合着生存的需要。(2)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依靠“欲望”行事的,“欲望”经过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当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就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人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于是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因之有了“计划”。5.第12~14章谈的是同一问题,即乡土社会的变迁,但各自的角度不同。请依据下面的结构导图,在方框内填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经济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微任务旅游是“欲望”还是“需要”?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里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你认为,旅游对于人们来说是欲望还是需要?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旅游是欲望。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是要这样要那样的“要”。这个“要”是先于行为的,要到了,也就是欲望满足了,人们会因之觉得愉快;欲望不满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人总有离家的冲动,旅游满足的是一种要去远方探索的欲望。(示例二)我认为旅游是需要。这种需要是建立在对旅游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拓展人们的眼界,增长人们的知识,增加人们的阅历。人们出于这样的目的,对旅游的行程加以规划,从而科学理性地实施,因此说旅游是一种增加人生阅历的需要。练透一、课内基础练1.结合《乡土中国》一书及相关资料,理解下面表格中概念的含义,辨析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的相关概念。填写下表。12345678910 借助语言的社会地缘社会111212345678910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性恋爱家庭111212345678910礼治秩序,道德秩序无为政治名实分离司法诉讼体系 同意权力、时势权力、横暴权力(由强到弱)1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乡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历经两千多年漫长的农耕文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中国社会有机体中①_________并能显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漫长的历史延续,使得乡村文化无论其所面临的环境多么艰难,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彻底走向消亡。123456789101112文化模式的稳定性体现为传统的持久性。文化传统的保持首先与一个群体世代处于同一生存环境有关,但在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作为农民原有生活共同体的乡野村落,在物质形态上必然会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规划和布局,因此村落的变迁也就成为②____________的自然历史过程。这种乡土变迁是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的挑战。123456789101112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草根性彰显着温柔敦厚的民俗习气和恬淡寡欲的生活态度,与城市文化的疏离世故和③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城市文化以其现代价值和科学理性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因此,在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中,重塑新时期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确立乡村文化的自信,使乡村在与城市的交融共哺中彰显其特色和优势,是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之所在。12345678910111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2345678910答案 (示例)①不可或缺 ②水到渠成 ③急功近利111212345678910111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2345678910答案 (示例)城市文化以其科学理性和现代价值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的陈腐观念。11124.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为更好地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本色”“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等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123456789101112答案 ①增加人口的流动和社区间的往来,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改变对“熟人社会”的依赖,主动适应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③普及法律知识,将礼治优势与法治长处相结合,改变以“礼”维系秩序的单一传统;④理性看待基于血缘的亲密性,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逐步实现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5.下列对《名实的分离》一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产生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产生同意权力, 社会本身变动产生长老权力。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 “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 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 保留“面子”的“反对”。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6.下列对《从欲望到需要》一章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欲望到需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 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B.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 如乡土社会变动慢、小,现代社会变动更快、更大。C.作者用事实论证“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北方人爱吃 大蒜不是遗传的生物事实,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事实。D.乡土社会是依托经验传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即权力的理性 社会;乡土社会里欲望支配行动,现代社会里需要支配行动。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7.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乡土性”“地缘与血缘”的相关内容,分别阐释文中“团聚”“失散”的现象。要求:观点与现象对应,不超过120字。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州、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之前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苏童《八百米故乡》123456789101112答案 ①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人口不必流动,血缘家族就可以聚居在一起。母亲的家族几十年一直聚合在一起,就是稳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缩影。②而当一个家族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往外扩展,最终在区位上分裂。所以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母亲的家族最终“失散”。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二、课外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①费先生曾说:“又要西方,又要中国,我两面都有了。”一方面,他提倡学术自立。他认为我们应当注意社会的个性。我们发展社会学也要走自己的路,搞中国式的人民的社会学。社会学绝对不是西化和洋化。另一方面,费先生时刻不忘和世界接轨。当年在评价关于乡村与工业的论文时,他就指出乡村工业这一研究课题具有世界意义。费先生提出的要建立“文化自觉”,也是指既要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不闭关自守,隔离于世界文化之林,而应该努力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123456789101112②费先生在其八十寿辰聚会上,针对当年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老同学艾德蒙·利奇对他工作的批评,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推己及人》一书中,费先生进一步表达了这一世界文化观:“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在认为自己的传统价值标准是‘美’的之外,各群体之间还应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承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全人类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实行的价值标准,达到全人类和平共处、‘美美与共’的境界,实现‘天下大同’。”123456789101112③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的理论原则,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前者。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有赖于我们的共同努力。(摘编自王勋《费孝通是推动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典范》)123456789101112材料二: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123456789101112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123456789101112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试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123456789101112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123456789101112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地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⑦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1997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123456789101112⑧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⑨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问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123456789101112⑩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123456789101112⑪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摘编自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12345678910111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费孝通主张社会学研究要走中国化道路,既要 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不忘和国际接轨。B.材料一认为费孝通以“各美其美”强调了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之 间应当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的世界文化观。C.材料二中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研 究,实际上是通过“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见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D.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觉”强调学术上的冷静与理性,与材料一 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觉”侧重点不同。√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避免浅薄。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 观,避免偏见。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 究者“进得去”。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 者“出得来”。√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①段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概括,再分别谈到费先生学术研 究的本土化和世界化。B.材料二第⑦段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分别概括了第⑥段中“其一” 和“其二”这两个难题。C.材料一第②段分别以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解读了费先生的十六字箴言, 阐释了他的世界文化观。D.材料二的论证层层递进,采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论证结构。√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1.下列对费孝通认识“他己之别”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坚持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既要走自己的路,又不忘 和世界接轨。B.费孝通认为深入理解“文化自觉”,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C.迅疾的社会变迁和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 研究的深入了解”带来的“陌生化”,使研究者更关注深入研究。D.对于本民族文化和陌生的异文化,费孝通认为社会学研究要“进得去”, 也要“出得来”。√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结合下面《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中关于“社会变迁”的论述,简要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变迁带来哪些影响。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决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123456789101112答案 (1)急速的社会变迁促使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2)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原来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3)急速的社会变迁促进研究者养成“文化自觉”,保证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123456789101112本课结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