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1.能明确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杠杆和人体中的杠杆。
2.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平衡原理,并能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识别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4.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和实质,知道杠杆使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5.理解机械效率,识别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区别机械功率和机械效率,能测量并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教材第87页活动:认识杠杆
归纳总结一根棒成为杠杆的条件1.要有力的作用。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的时候只是一根硬棒,而不是一个杠杆。2.能绕着固定点转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是绕固定点转动的,不是整体向某个方向运动(如平动)的。3.是硬的,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
3.对杠杆五个要素的理解
典例1 关于杠杆的五个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其力臂为零
(1)力臂常见的三种表示方法,如图所示。
(3)画杠杆的力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不能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力臂,不要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
②如图所示,当表示力的线段比较短时,过支点无法直接作出垂线段,可将力的作用线延长,然后过支点作延长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注意延长部分要用虚线表示,相当于数学作图中的辅助线。
(5)常见杠杆及其五个要素
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重点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教材第89页探究:研究杠杆的平衡
典例3 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杠杆、铁架台和若干个完全相同的钩码。
(1) 在图甲中,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选填“左”或“右”)调,而杠杆上标有刻度,目的在于方便测量______。
[解析] 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左侧,故应使重心向右移动,因此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图丁中的杠杆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则杠杆将向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下沉。
知识点3 杠杆的应用 重点
(2)应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
[答案] (1)如图丙所示。(2)如图丁所示。
典例5 (2023·金华期末)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此次出舱后,航天员通过问天实验舱上搭载的小机械臂完成了各项工作。该机械臂长五米,是目前精度最高的空间站机械臂,功能类似于人的手臂(杠杆),具有抓住、拉回、锁死等功能。下列工具在使用时与机械臂工作时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
[解析] 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羊角锤、起子、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杆;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1.教材第93页活动(上):认识滑轮
(1)滑轮:一种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转动的轮子。如图甲所示。
(2)滑轮的分类:使用滑轮时,根据滑轮中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成定滑轮(如图乙)和动滑轮(如图丙)两类。定滑轮的轴固定不变,动滑轮的轴随钩码一起移动。
2.教材第93页活动(下):探究滑轮的特点
特别提醒1.实验中安装定滑轮时,注意绳子要放在槽内,以免绳子脱落使摩擦变大,影响实验效果。2.实验中,注意要使动滑轮两侧的绳子平行或夹角很小。3.实验中应选用重一些的钩码、较轻的动滑轮、光滑的细绳,以减小摩擦力、动滑轮自重对实验的影响。4.实验中要保证轮和轴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小摩擦。
3.教材第94页活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概念: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装置。
2.教材第95页活动: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1)使用滑轮组时,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绕绳方式的判断——“奇动偶定法”
(4)确定定滑轮的个数
典例8 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答案] 如图乙所示。
[解析] 绳子的固定端如果在动滑轮上,如图甲所示,则有一个动滑轮没有用上,不是最省力的绕法,所以本题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如图乙所示,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4。
1.问题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说明 对于不同的目的,有用功和额外功会发生改变,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的过程中,对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而对水桶做的功为额外功;但当水桶不小心掉入井中,我们想办法从井中将水桶捞出时,对水桶所做的功为有用功,而对残留在水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归纳总结三种简单机械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比较
(1) 人所做的有用功;
(2) 人所做的总功;
(3) 人所做的额外功。
3.机械效率(1)定义及计算公式
特别提醒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1)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决定,它表示的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能反映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
(2)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这是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3)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往往会不同。
(4)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具体做功的多少、物体提升的高度等无关。
(2)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①在所做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额外功。如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尽量减小摩擦力等。②在所做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如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
知识链接提高斜面和杠杆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当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效率越高;
(2)当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杠杆自身的重力越小,其机械效率越高;
(2)减小杠杆转动时的摩擦也能提高其机械效率。
题型 1 杠杆的要素及分类 ★★
方法点拨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所以判断支点位置的关键是看杠杆绕着哪个点转动。
解题通法判断杠杆种类的方法方法一:通过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对于较复杂的杠杆,可先在图上找到动力臂和阻力臂,然后比较力的大小关系;方法二:从应用目的上进行判断,省力杠杆一般在阻力很大的情况下使用,以达到省力的目的,而费力杠杆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省距离。
题型 2 关于杠杆的作图
角度1 力臂作图(易错) ★★★
易错警示(1)画力臂时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因支持力小于重力,注意表示支持力的线段长度要比表示重力的短。
角度2 最小力作图 ★★★
[解析] 木箱向左翻转,则木箱左下角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当木箱的面对角线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动力是最小的,动力的方向垂直于动力臂斜向上,如图所示。
方法点拨找最长动力臂的方法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画出最小力的实质是寻找最长力臂。(1)如果动力作用点已经给出,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可作出的最长动力臂;(2)如果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则选择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作用点,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即为可作出的最长动力臂。
题型 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典例14 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
(1) 实验前,将杠杆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______(选填“任意”或“水平”)位置平衡。
(3) 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________(选填“普遍性”或“偶然性”),应改变钩码个数及悬挂位置,多次进行实验。
题型 4 杠杆平衡条件的分析 ★★★★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一直变小
方法点拨轨迹法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的核心是分析力臂的变化,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根据题设条件,作出力的作用点或力的变化轨迹。第二步:在该运动轨迹上取点,作出相应的力的作用线。第三步: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分析力臂的变化规律。第四步: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题型 5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
方法点拨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题型 6 滑轮组的计算
角度1 理想状态下滑轮组的计算 ★★★
角度2 非理想状态下滑轮组的计算 ★★★
(1) 动滑轮的重力;
(2) 将石块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的功。
角度3 水平方向滑轮组的计算 ★★★★
题型 7 滑轮组的绕绳 ★★★
方法点拨确定滑轮组绕绳方法的步骤
易错警示:滑轮组绕绳时的注意事项(1)同一滑轮不能重复绕绳;(2)所绕的绳应画成直线。
题型 8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计算 ★★★
(1) 工人做的总功;
(2) 工人做的额外功。
题型 9 机械效率的计算
角度1 杠杆的机械效率 ★★★
角度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方法点拨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三种方法
角度3 斜面的机械效率 ★★★★
(1) 货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
(2) 山坡的机械效率。
角度4 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易错) ★★★★
题型 10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典例26 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 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2)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概念,知识点2无氧呼吸,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变浑浊,二氧化碳,化碳避免发酵液外溢,通入空气,排出二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课文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食物与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人体能量的消耗,供能营养素,非供能营养素,2无机盐,3膳食纤维,4维生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核能,核裂变,核聚变,裂变与聚变的比较,核电站,知识点3放射性,三种主要的放射线,放射性的利与弊,题型核能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