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4.3 角》word教案 (6)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307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3 角教案及反思
展开4.3 角
教学 目标 |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的表示一个角。认识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知识与技能)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过程与方法) 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情感与态度) | ||
学情 分析 |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三节,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在不同环境中恰当地表示角。 | ||
教法 | 启发式教学 | ||
学法 |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 | ||
教 学 程 序 及 内 容 (一) 情景引入 1、在小学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 2、说一说你身边的角。 (二) 感知定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描述。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师给出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这个角的顶点。 | 个人修订意见 | ||
2、教师演示木圆规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据此,得到: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三) 自学归纳,思辨求真-----了解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1、学生自学课本第144页内容 2、教师画图说明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1)用三个大写字母,如∠ABC; (2)用一个大写字母,如∠A; (3)用一个数字,如∠1; (4)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 (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完成144-145页做一做 计算: ⑴1.4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⑵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角的静态与动态的两种定义 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 3、角的三种度量单位及其换算
|
| ||
当堂 检测 | 27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0.2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60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 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 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4.3 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4.3 角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3 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3 角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学归纳,思辨求真,动手操作,随堂练习,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