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和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和解析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和解析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和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2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物质的质量总和
    C.分子种类 D.元素的质量
    2.(2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3.(2分)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2分)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 gC和8 gO2生成11 gCO2
    B.2 gC和4 gO2生成6 gCO2
    C.4 gC和5 gO2生成9 gCO2
    D.5 gC和9 gO2生成14 gCO2
    5.(2分)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O4 D.N2
    6.(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Fe+O2FeO B.3Fe+2O2Fe3O4
    C.4Fe+3O22Fe2O3 D.6Fe+4O22Fe3O4
    7.(2分)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
    A.托盘上 B.纸上 C.玻璃器皿上 D.铁盒里
    8.(2分)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9.(2分)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10.(2分)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9 B.49 C.58 D.85
    11.(2分)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A.20 g B.24 g C.15 g D.21 g
    12.(2分)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A.S+O2SO2 B.2Mg+O22MgO
    C.CuO+H2Cu+H2O D.2H2O2H2↑+O2↑
    13.(2分)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硫酸铜溶液 B.氢气、氧气
    C.碳、氧气 D.红磷、氧气
    14.(2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15.(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CO2↑+H2O
    B.2HgO2Hg+O2↑
    C.2H2O22H2O+O2↑
    D.Mg+CuOCu+MgO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6.(3分)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17.(3分)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
    18.(3分)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铁,在反应中Fe、O2、Fe3O4的质量比为(  )
    A.7:4:29 B.21:8:29 C.7:4:11 D.7:8:29
    19.(3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15
    0
    84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A和B、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22:9:111:80
    D.反应后A的质量为22g
    20.(3分)将20g H2、O2、N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A.N2和H2 B.O2和N2 C.3g N2 D.H2、O2和N2
    三、填空题(本题共30分)
    21.(8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4Fe+3O22Fe2O3   ②C+O2CO2↑   
    ③H2+O2H2O   ④2H2O═2H2↑+O2↑   
    ⑤Mg+O2MgO2   ⑥2KMnO4═K2MnO4+MnO2+O2↑   
    ⑦Al+O2Al2O3   ⑧Fe+CuSO4═FeSO4+Cu↓   .
    22.(2分)(1)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通常以Al2O3为原料在冰晶石(Na3AlF6)参与下发生如下反应:2Al2O32Al+3O2↑.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同)
    (2)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N2+O22NO,2NO+O22NO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
    23.(10分)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提供的信息有:
    (1)   在   的条件下生成   和   ;
    (2)   个水分子反应生成   个氢分子和   个氧分子;
    (3)每   份质量的H2O完全分解生成了   份质量的H2和   份质量的O2.
    24.(4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   。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2分)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是   .
    26.(4分)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h),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见光   ,避光   。
    四、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本题共14分)
    27.(6分)配平化学方程式
    (1)   Fe3O4+   CO   Fe+   CO2
    (2)   C2H4+   O2   CO2+   H2O
    (3)   MnO2+   HCl   MnCl2+   Cl2↑+   H2O
    (4)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5)   N2H4+   N2O4   N2+   H2O
    (6)   H2+   WO3   W+   H2O.
    28.(8分)Fe、H2O、H2、O2、KMnO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两个化合反应:   ;   
    (2)两个分解反应:   ;   .
    五、简答题(本题共6分)
    29.(6分)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①   ;②   。
    六、计算题(本题共5分)
    30.(5分)中国登山协会为了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今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项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1)4.8kg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2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种类 B.物质的质量总和
    C.分子种类 D.元素的质量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生成新物质,即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故选:C。
    2.(2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分析】由题意:碱式碳酸铜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所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碱式碳酸铜中元素的组成.
    【解答】解:由题意知:碱式碳酸铜热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所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碱式碳酸铜的元素组成中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故选:D。
    3.(2分)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分析】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则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等信息.
    【解答】解: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A正确;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法错误,因为读法错误,故B错误;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B。
    4.(2分)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 gC和8 gO2生成11 gCO2
    B.2 gC和4 gO2生成6 gCO2
    C.4 gC和5 gO2生成9 gCO2
    D.5 gC和9 gO2生成14 gCO2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由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的比例关系应用于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选项正误.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C+O2CO2能够可知:每有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之比=3:8:11;
    A、由3gC和8g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11gCO2,故A正确;
    B、由于2g碳与4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B错误;
    C、由于4g碳与5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C错误;
    D、由于5g碳与9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D错误。
    故选:A。
    5.(2分)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O4 D.N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反应4NH3+5O24X+6H2O,反应物中含N、H、O原子的数目分别为4、12、10;生成物中含H原子的数目为12,O原子的数目为6;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X物质的4个分子中含N的数目为4、含O的数目为4,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A。
    6.(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Fe+O2FeO B.3Fe+2O2Fe3O4
    C.4Fe+3O22Fe2O3 D.6Fe+4O22Fe3O4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原理,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
    【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C错误,另外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要保持最简,故D错误;
    故选:B。
    7.(2分)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
    A.托盘上 B.纸上 C.玻璃器皿上 D.铁盒里
    【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称量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药品时,要注意称量一般药品时,要在左右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如果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否则会把托盘腐蚀,造成称量的误差。
    故选:C。
    8.(2分)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解:从给出的限制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是化合反应,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1:8:9,分子个数比为2:1:2,反应条件为点燃的反应。
    A、硫燃烧的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是2:1:2。
    B、一氧化碳燃烧的反应,物质的质量比不是1:8:9。
    C、氢气燃烧的反应满足以上要求。
    D、甲烷燃烧不是化合反应。
    故选:C。
    9.(2分)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利用最小公倍数法,抓住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本题是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配平时,要先配碳原子,再配氢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
    【解答】解: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2C2H2+5O22H2O+4CO2,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错误。
    故选:C。
    10.(2分)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9 B.49 C.58 D.85
    【分析】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和,以此为突破口,找出D的质量,再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以及A和D的质量关系,可以求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解:生成D的质量为2.9g+4.9g﹣6g=1.8g
    设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B=C+2D
    2.9g 1.8g
    x 2×18

    x=58
    故选:C。
    11.(2分)在化学反应A+B═C+D中,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若12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A.20 g B.24 g C.15 g D.21 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求出生成D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8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8g+16g﹣10g=14g;
    设第二次生成D的质量为x,
    A+B═C+D
    8g 14g
    12g x
    =,解得:x=21g。
    故选:D。
    12.(2分)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A.S+O2SO2 B.2Mg+O22MgO
    C.CuO+H2Cu+H2O D.2H2O2H2↑+O2↑
    【分析】根据各选项中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一般化合物中,氧元素为﹣2价,氢元素为+1价。同时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各元素的化合价。
    A、硫元素从0价变成+4价,氧元素从0价变成﹣2价,故A错误;
    B、镁元素从0价变成+2价,氧元素从0价变成﹣2价,故B错误;
    C、铜元素从+2价变成0价,氢元素从0价变成+1价,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正确;
    D、氢元素从+1价变成0价,氧元素从﹣2价变成0价,故D错误。
    故选:C。
    13.(2分)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硫酸铜溶液 B.氢气、氧气
    C.碳、氧气 D.红磷、氧气
    【分析】根据物质反应的条件及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解答,物质燃烧通常需要点燃.
    【解答】解:A、铁和硫酸铜溶液在常温即可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正确;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不符合题意,错误;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错误;
    D、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A。
    14.(2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
    【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可见,这个规律只使用于化学反应中,而对于物理变化未必正确.由此出发不难解本题,只要不是化学变化现象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解答】解:A、蜡烛燃烧后生成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少量一氧化碳,是化学变化,减少消失是生成物跑到空气中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铁丝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相等,生成的固体当然比铁要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选项中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是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高锰酸钾受热生成氧气这一些都是化学变化,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当然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15.(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CO2↑+H2O
    B.2HgO2Hg+O2↑
    C.2H2O22H2O+O2↑
    D.Mg+CuOCu+MgO
    【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H2CO3═CO2↑+H2O,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2HgO2Hg+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2H2O2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Mg+CuOCu+Mg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6.(3分)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已知条件可得,x=4,y=4×2=8,z=2×4+4﹣2×5=2。
    故选:C。
    17.(3分)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
    【分析】由题意可知,“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故反应物为乳酸与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用“定一法”,把C3H6O3的计量数定为“1”,则按顺序配平“C→H→O”,便可知哪项正确.
    【解答】解:A、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元素种类反应前后相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知此反应正确,故A正确;
    B、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相等,故B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生成物中便不用标注气体符号,故C错误;
    D、用“定一法”,把C3H6O3的计量数定为“1”,则按顺序配平“C→H→O”,故可知A正确,而D错误,因为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等,故D错误。
    故选:A。
    18.(3分)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铁,在反应中Fe、O2、Fe3O4的质量比为(  )
    A.7:4:29 B.21:8:29 C.7:4:11 D.7:8:29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据此由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3Fe+2O2Fe3O4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铁、氧气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之间的质量比为(56×3):(16×2×2):(56×3+16×4)=168:64:232=21:8:29。
    故选:B。
    19.(3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15
    0
    84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A和B、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22:9:111:80
    D.反应后A的质量为22g
    【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本题可分析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15g﹣6g=9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9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11g﹣0g=111g;D是生成物,生成的D的质量为84g﹣4g=80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11g﹣80g﹣9g=22g,故未测的数值为22g+4g=26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物A和B、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22g:9g:111g:80g=22:9:111:80,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A的质量为22g+4g=26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20.(3分)将20g H2、O2、N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A.N2和H2 B.O2和N2 C.3g N2 D.H2、O2和N2
    【分析】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在点燃条件下,氮气不能和氢气、氧气反应.
    【解答】解:A.如果氢气过量,则剩余气体是氮气和氢气,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如果氧气过量,则剩余气体是氮气和氧气,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如果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是2g氮气,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气不可能同时剩余,即剩余气体不可能是H2、O2和N2,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三、填空题(本题共30分)
    21.(8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①4Fe+3O22Fe2O3 A ②C+O2CO2↑ D 
    ③H2+O2H2O C ④2H2O═2H2↑+O2↑   
    ⑤Mg+O2MgO2 A ⑥2KMnO4═K2MnO4+MnO2+O2↑   
    ⑦Al+O2Al2O3 C ⑧Fe+CuSO4═FeSO4+Cu↓ D .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②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
    ③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④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通电.
    ⑤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⑥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加热.
    ⑦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⑧反应物中铁是固体,铜的后面不需要标注↓.
    故答案为:①A;②D;③C;④B;⑤A;⑥B;⑦C;⑧D.
    22.(2分)(1)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通常以Al2O3为原料在冰晶石(Na3AlF6)参与下发生如下反应:2Al2O32Al+3O2↑.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同)
    (2)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N2+O22NO,2NO+O22NO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化合反应 反应。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解答】解:(1)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2)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所以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分解反应;(2)化合反应。
    23.(10分)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提供的信息有:
    (1) 水 在 通电 的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
    (2) 2 个水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3)每 36 份质量的H2O完全分解生成了 4 份质量的H2和 32 份质量的O2.
    【分析】抓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概念和含义来完成给题.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1)“质”的含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 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解答】解:质”的含义: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
    “量”的含义:从宏观看,①每36份质量的在通电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即水、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9: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②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故答案为:(1)水;通电;氢气和 氧气;(2)2; 2; 1;(3)36; 4; 32;
    24.(4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 二氧化碳和氮气 。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N2+2CO2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反应转化成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氮气;2CO+2NON2+2CO2。
    25.(2分)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是 2Al+Fe2O32Fe+Al2O3 .
    【分析】根据题意,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故答案为:2Al+Fe2O32Fe+Al2O3.
    26.(4分)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h),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见光 2AgBr2Ag+Br2 ,避光 2Ag+Br2═2AgBr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2Ag+Br2。
    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2═2AgBr。
    故答案为:2AgBr2Ag+Br2;2Ag+Br2═2AgBr。
    四、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本题共14分)
    27.(6分)配平化学方程式
    (1) 1 Fe3O4+ 4 CO 3 Fe+ 4 CO2
    (2) 1 C2H4+ 3 O2 2 CO2+ 2 H2O
    (3) 1 MnO2+ 4 HCl 1 MnCl2+ 1 Cl2↑+ 2 H2O
    (4) 1 CuSO4+ 2 NaOH═ 1 Cu(OH)2↓+ 1 Na2SO4
    (5) 2 N2H4+ 1 N2O4 3 N2+ 4 H2O
    (6) 3 H2+ 1 WO3 1 W+ 3 H2O.
    【分析】根据配平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先配平碳和氢,最后配平氧,先配平原子团,再配平其他,根据得失氧的方法配平等.
    【解答】解:(1)根据得失氧的方法配平,一氧化碳到二氧化碳需要得到1个氧,而四氧化三铁中含有4个氧,所以需要4个一氧化碳,得4个氧,得到4个二氧化碳分子,所以在一氧化碳前边放上4,在二氧化碳前边放上4,用观察法在铁的起边放上3,所以答案为:1、4、3、4;
    (2)利用先配平碳和氢,最后配平氧,在二氧化碳前边放上2,在水的前边放上2,在氧气前边放上3,所以答案为:1、3、2、2;
    (3)用观察法配平,右侧氯原子是4个,所以在盐酸前边放上4,氢原子成了4和,所以在水的前边放上2,所以答案为:1、4、1、1、2;
    (4)先配平原子团,右侧氢氧根是2个,所以在氢氧化钠前边放上2,就平了,所以答案为:1、2、1、1;
    (5)左侧氧原子是4个,在水的前边放上4,氢原子成了8个,所以在N2H4前边放上2,所以在氮气前边放上3,所以答案为:2、1、3、4;
    (6)用观察法配平,左侧有3个氧原子,所以在水的前边放上3,氢成了6个,所以在氢气前边放上3,所以答案为:3、1、1、3.
    故答案为:(1)1、4、3、4;(2)1、3、2、2;(3)1、4、1、1、2;(4)1、2、1、1;(5)2、1,3、4;(6)3、1、1、3.
    28.(8分)Fe、H2O、H2、O2、KMnO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两个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 2H2+O22H2O 
    (2)两个分解反应: 2H2O2H2↑+O2↑ ; 2KMnO4K2MnO4+MnO2+O2↑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H2+O22H2O;(2)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
    五、简答题(本题共6分)
    29.(6分)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 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① 操作简便,不需消耗热能和电能 ;② 能直接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
    【分析】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③在常温下过氧气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既不消耗能源,又能消耗潜水艇中工作人员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是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优点为:操作简便易行,不需消耗热能和电能,能直接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故答案为:③;2Na2O2+2CO2=2Na2CO3+O2;操作简便,不需消耗热能和电能;能直接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六、计算题(本题共5分)
    30.(5分)中国登山协会为了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今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项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1)4.8kg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分析】(1)根据“”计算即可;
    (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所需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
    【解答】解:(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56.6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4.8kg

    x=47.4kg
    故答案为:(1)3356.6L;
    (2)47.4k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21 11:36:08;用户:兴义民族中学;邮箱:xymz@xyh.com;学号:41406921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