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0-16926205861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0-16926205862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0-16926205862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1-16926205883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1-16926205883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40670/1-16926205884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0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
展开《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培优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2分)化学方程式不能揭示化学反应中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C.反应的快慢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本题2分)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2克氢气和8克氧气反应生成10克水
B.12g碳在40g氧气中完全燃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C.50克酒精和50克水混合得到100克酒精溶液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某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本题2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本题2分) 明理同学从化学方程式2Cu+O22CuO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反应物是铜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铜;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每两个铜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氧化铜分子;④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⑤反应前后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
5.(本题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
6.(本题2分)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W物质由碳和氢两种原子构成
C.反应中Y和W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5
D.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7.(本题2分)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10 | 1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54 | m | 0 |
A.生成物只有乙 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m等于36 D.该化学反应中的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6:11
8.(本题2分)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9.(本题2分)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其溶液总质量不变
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
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广口瓶内气压不断增大,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
D.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是长颈漏斗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0.(本题2分)3.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水3.6g则某物质的组成是
A.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B.只含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1.(本题2分)某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物质间计量数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n=2a C.3n=a D.2b=2m+n
12.(本题2分)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都是单质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3.(本题2分)抗击疫情,从我做起。84消毒液的制备原理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后,房间内会有淡淡的氯气的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应注意通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H2O B.NaClO中Cl显+1价
C.NaClO是氧化物 D.氯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本题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NH4HCO3)加热分解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和水:NH4HCO3NH3↑+CO2↑+H2O
B.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Al+O2=AlO2
C.磷在氧气中燃烧: 4P+5O2↑=2P2O5
D.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Hg+O2↑
15.(本题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可能是水
B.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2
C.容器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一定为2﹕1
16.(本题2分)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够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B.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镁在氧气中燃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7.(本题2分)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为丙烷(C3H8),下表为丙烷在氧气中燃烧时测得的相关数据:
物质 | C3H8 | O2 | H2O | CO2 | X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3.6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反应中X与O2变化的质量比为7∶16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8+9O28H2O+4CO2+2CO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8.(本题2分)两份相同质量的碳,一份转化方式是C→CO→CO2→CaCO3 另一份是C→CO2→CO→CO2→CaCO3 两份生成碳酸钙质量的关系是
A.一样多 B.前者大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无法确定
19.(本题2分)在化学反应 A+2BC+2D中,已知2gA与 4.1gB完全反应,生成5.6gC。当有1.5g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A.6g B.5.6g C.4.5g D.0.5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0.(本题2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和氧化铜共36g,充分加热后得到固体26.7g。已知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4.8% B.7.5% C.25% D.75%
二、填空题(共32分)
21.(本题10分)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通过以前和以后的学习我们会知道下列四个化学反应:①;②;③;④.
(1)通过分析,我们发现①和②都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在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三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化学反应与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也有相似之处:______.
22.(本题12分) 请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内)
①__Mg+___N2__Mg3N2②__Fe2O3+__CO__Fe+__CO2
(2)2019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制备某种锂电池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X+2Li2CO34LiMn2O4+2CO2↑+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4)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写符号),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
23.(本题10分)如图是汽车尾气中产生一氧化氮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之正确______。
(2)C是纯净物中的______(填物质分类)。
(3)画出比氮元素多一个周期、多两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4)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微观解释是: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______。在此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氮、氧原子的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三、实验题(共14分)
24.(本题14分)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天平指针均指向分度盘中央。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 CO2生成碳酸钠溶液。
A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I.挤压左侧胶头滴管,滴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带步骤 1 反应停止后,挤压右侧胶头滴管,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I.待步骤 2 反应结束后,称量 | 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正中央 |
B 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反应前镁条和氧气的质量相等,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补全镁的质量变化图_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乙组同学研究了某物质 W 的组成。一定条件下,测得 W 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其中,x=____________,W 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说明顺序,结果为最简整数比)。
|
|
|
|
|
|
|
|
四、计算题(共14分)
25.(本题14分)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厂化验室技术员称取6.2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煅烧(杂质没有变化),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剩余固体质量/g | 5.55g | 4.35g | 4.05g | 4.05g |
试计算:(温馨提示:第(2)、(3)小题需写出解题步骤)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煅烧50t这种石灰石,完全反应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