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获奖课件ppt
展开把勾股定理送到外星球,与外星人进行数学交流 ! ——华罗庚
从远处看,斜拉桥的索塔、桥面与拉索组成许多直角三角形.
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已知桥面以上索塔AB的高,怎样计算AC、AD、AE、AF、AG的长.
例1 九章算术中的“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
解:如图,我们用线段OA和线段AB来表示竹子,其中线段AB表示竹子折断部分,用线段OB来表示竹梢触地处离竹根的距离.设OA=x,则AB=10-x.
∵∠AOB=90°,∴OA2+OB2=AB2,∴x2+32=(10-x)2.
“引葭赴岸”是《九章算术》中另一道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题意是:有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池塘,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BC为芦苇长,AB为水深,AC为池中心点距岸边的距离.
设AB =x尺,则BC =( x +1)尺,根据勾股定理得: x2+52=(x+1)2,即:(x+1)2-x2 =52,解得:x=12, 所以芦苇长为12+1=13(尺), 答:水深为12尺,芦苇长为13尺.
例2 如图,在△ABC中, AB=26,BC=20,BC边上的 中线AD=24,求AC.
勾股定理与它的逆定理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勾股定理主要应用于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周长、面积;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用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如图,在△ABC中, AB=AC=17,BC=16,求△ABC的面积.
2.如图,在△ABC中,AD⊥BC,AB=15,AD=12,AC=13,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3. 如图,以△ABC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且S1+S3=S2,试判断△ABC的形状?
4.如图,在圆柱的轴截面ABCD中,AB= ,BC=12,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的中点S的最短路程为
某中学初一学生参加军训活动,某日早晨8:00全体集合整装出发,他们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李小明由于记错了时间,9:00到校后立即骑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追赶队伍,上午11:00同学们到达目的地,李小明才发觉方向错了.问:(1)李小明现在要怎样走才能离同学们最近.请你与同伴交流,并画出示意图,说明理由.(2)若李小明“打的”以60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同学们,沿着你画的示意图,需要多长时间赶到目的地?
从勾股定理的应用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把研究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研究直角三角形,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策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获奖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练习,数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勾股定理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勾股定理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优秀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一议,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勾股定理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勾股定理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获奖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例题精析,练习巩固,自主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