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65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展开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需要通过对比实验,逐步寻找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的原因。
教学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及问题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故事:“死狗洞”的秘密?
2.图片展示二氧化碳的多种用途,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教师引导: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讲题将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
【实验一】、倾倒CO2实验:
教师提问:将二氧化碳倒入然找到蜡烛上会有什么现象?
播放实验视频:倾倒CO2实验。
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学生描述现象: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学生得出结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之前要做灯火实验
教师提问:为什么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之前要做灯火实验
播放实验视频
1、探索交流:人为什么会窒息死亡?。
学生得出结论:a.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b.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2、下菜窖前,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做个灯火实验
【实验三】二氧化碳中倒入水
教师提问: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会有什么现象?
播放实验视频
1、探索交流:本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原因应是什么?
2、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倒水震荡后瓶子变瘪,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
3、思维点拨:CO2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
【实验4】 向上述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教师引导: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描述现象:溶液变红,引发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播放实验视频【实验5】 探究CO2与水反应
学生实验现象总结: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学生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
教师引导,由生活中现象引发思考,喷出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学生猜想:是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检验
【实验6】探究可乐喷出的气体是否是CO2
学生描述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得出结论:可乐喷出的气体是CO2,并得出二氧化碳又一个化学性质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探索交流】久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为什么呢?
【联系生活】用石灰水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墙壁变得又白又硬,也是这个缘故。
【知识回顾】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学生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课后小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CO2具有酸性
B. CO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因为一般情况下CO2不可燃、不助燃,所以可用于灭火。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因CO2有毒
2.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紫色石蕊溶液
小结
本节课教学活动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学习新知”、“归纳总结,智能反馈”、“交流研讨,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前两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到结论;后两个环节先总结前面的实验现象及结论,然后设计实验,完成猜想验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详解,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活动用品,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