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 g水受热形成m g水蒸气
B.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
C.10 g食盐溶于70 g水中得到80 g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有反应:8A+3B2====C2+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 g A与21.3 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 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4 B.16 C.32 D.35.5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生成物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H、OB.C、HC.C、OD.O、H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2 B.NH3 C.N2H4 D.NO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从2H2+O2eq \(=====,\s\up7(点燃))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 g A能跟5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 g C和3 g D,现有6 g A和20 g 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为26 g
B.生成12 g C
C.有1 g A剩余
D.生成10 g D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将24.5 g氯酸钾和4.5 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充分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
A.19.4 g B.20 g C.14.9 g D.4.5 g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图表示的是( )
A.H2CO3CO2↑+H2O
B.2H2SO3+O2===2H2SO4
C.2HClOeq \(=====,\s\up7(光照))2HCl+O2↑
D.CaCO3eq \(=====,\s\up7(高温))CaO+CO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在反应3A+2B===2C+D中,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 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60 g B.90 g C.80 g D.120 g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从H、O、N、K、Mn、Fe、Ca、S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2个硝酸根离子 ;
(2)1个氢分子 ;
(3)亚铁离子 ;
(4)+2价的钙元素 ;
(5)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 ;
(6)反应物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 ;
(7)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
(8)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O+ Fe3O4eq \(=====,\s\up7(高温)) Fe+ CO2
(2) CH3OH+ O2eq \(=====,\s\up7(点燃)) CO2+ H2O
(3) Al+ HCl=== AlCl3+ H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eq \(=====,\s\up7(点燃))2MgO+C,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
则m1________(填“>”“=”或“<”)m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放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x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1)上述反应中的x= 。
(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钠和水也能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一种单质气体,此气体能供给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这种气体和碳酸钠。
(1)写出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 cC+dD中,一定有:a+b=== c+d
(3)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x =______,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又知CO2气体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为了探究草木灰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某学生借用了下列试剂与仪器(如图所示)。
(1)在实验装置D中,为保证两次称量所得质量相等,甲处应放置的实验装置是 (填序号)。
(2)实验具体步骤:第一步,天平调零;第二步,称量反应前 装置的质量;第三步, ;第四步,称量反应后 装置的质量;第五步,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
(3)若选取了另两套装置,则反应前左盘的质量 反应后左盘的质量,理由是 。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于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eq \(=====,\s\up7(点燃))2CO2+3H2O。
(1)23 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2H6O+11O2eq \(=====,\s\up7(点燃))_______CO2+______H2O+_______CO。
参考答案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s 1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质C2的质量为13.6 g+21.3 g-32.1 g=2.8 g,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物质B2与C2的质量比为21.3∶2.8,设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物质B2与C2的质量比为6x∶28,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相等,因此21.3∶2.8=6x∶28,解得x=35.5。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O2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由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因此6 g A物质应和15 g B物质完全反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21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C和D的质量之和为21 g,由于A物质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D的质量应根据A物质的质量计算,可求C、D的质量分别为12 g和9 g。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解析: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找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关系,由氯酸钾的质量可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24.5 g+4.5 g-9.6 g=19.4 g。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2NO3-;(2)H2;(3)Fe2+;(4)Ceq \(a,\s\up6(+2));
(5)2H2O2eq \(=====,\s\up7(MnO2))O2↑+2H2O;(6)3Fe+2O2eq \(=====,\s\up7(点燃))Fe3O4;
(7)2KMnO4K2MnO4+MnO2+O2↑;(8)2S+O2eq \(=====,\s\up7(点燃))SO2_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4,1,3,4;(2)2,3,2,4;(3)2,6,2,3;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2CO+2NOeq \(=====,\s\up7(催化剂))N2+2CO2;氧元素(或O) (2)CO2;>
解析:(1)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判断一个X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即X为二氧化碳;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生成碳的质量为12份,所以m1>m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4。(2)Fe2O3_。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Na2O+H2O===2NaOH。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1)B (2)B (3)88;46
解析:(1)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2)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S+O2eq \(=====,\s\up7(点燃))SO2可知,每32 g硫与32 g氧气反应生成64 g二氧化硫,故B正确;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C错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6+128-32-54=88,若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y∶(32×3)=46∶(128-32),则y=46。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A。
(2)A,挤压A的胶头滴管,让盐酸与草木灰反应;A。
(3)大于,B装置反应后,气球胀大,浮力增大;C装置不密闭,生成的气体逸出容器。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解:(1)设23 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O2的质量为x,
答:23 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48 g氧气。
(2)①1.4 ② 6;12; 2;
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