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O2eq \(=====,\s\up7(点燃))PO2
B.2Mg+O2eq \(=====,\s\up7(点燃))2MgO
C.2H2O===2H2+O2
D.KMnO4eq \(=====,\s\up7(加热))K2MnO4+MnO2+O2↑
3.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eq \(=====,\s\up7(点燃))2P2O5总结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2H2+O2===2H2O
B.2CO+O2===2CO2
C.N2+3H2===2NH3
D.H2+Cl2===2HCl
5.(重庆中考)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6.在Z+2Y===M+N中,5 g Z与足量Y反应生成6 g M和7 g N,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
A.13 g B.8 g C.5 g D.4 g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 B.H2
C.Fe D.P
8.(四川成都中考)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X,根据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 )
A.H2O B.H2
C.H2O2 D.HClO
10.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1.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
A.5∶1∶2
B.1∶2∶2
C.1∶1∶1
D.2∶3∶1
12.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13.“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14.(山东日照中考)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15.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eq \(=====,\s\up7(高温))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
A.CrO2 B.CrO3
C.Cr2O5 D.Cr2O3
二、填空与简答题(17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42分)
1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若加热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是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g。
17.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水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水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物是水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山东青岛中考)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3分)
21.钙元素是人必需的常量元素,正常人每升血液含钙88~108 mg,现按下列步骤测定某血样的含钙量:
①取血样10 mL,将血样中的钙元素全部转化到CaC2O4中;②用稀硫酸处理CaC2O4,化学方程式为:CaC2O4+H2SO4===CaSO4+H2C2O4;③测定上一反应所得H2C2O4的质量。重复三次测定,得H2C2O4的质量平均值为2.25 mg。计算判断(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0 mL血样转化生成的CaC2O4的质量。
(2)每升该血样中钙元素的质量,并判断该血样含钙量是否正常。
参考答案
1.答案:B 点拨: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解释物理变化,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是物理变化。
2.答案:B 点拨:A生成物写错;C没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气体的状态;D没配平。
3.答案:B 点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总数也不变,但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就发生了改变。
4.答案:D 点拨:从图中看出,两种反应物都是双原子分子,且分子个数比是1∶1,生成物也是双原子分子,故只有D符合要求。
5.答案:A 点拨:由高氯酸铵的化学式知,该物质由N、H、Cl、O四种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其分解后不可能产生含碳元素的物质。
6.答案:B
7.答案:B 点拨:写出四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四种物质与氧气的质量比可分别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
8.答案:C 点拨:图中表示了原子形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的微观过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如金属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9.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即可求得2X中含有4H、2O,则X的化学式为H2O。
10.答案:C 点拨:由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知,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A正确;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B正确;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发生变化,D正确。
11.答案:B 点拨:从反应前来看分子个数有5个,而反应后有3个,故参加反应的分子数是2;分子反应前是1个,反应后没有了;生成物的分子是2个。故、、的分子个数比为1∶2∶2。
12.答案:D 点拨:从图示获得的信息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乙和丙分子在组成和结构上与甲分子不同,A正确;甲为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丙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即单质分子,C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三个乙分子中应含有六个A 原子,所以D是错误的;由此可见,乙分子、丙分子的结构不同,为不同种分子,由一种分子分裂生成两种分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正确。
13.答案:C 点拨:分析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物质:“”和“”,而“”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A说法错;反应前3分子“”和2分子“”反应后生成了2分子“” 和1分子“”,还有1分子“”未参加反应,即反应前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都是2分子,其个数比为1∶1,即反应前有4个分子参加了反应,生成了3个分子,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故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
14.答案:D 点拨: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则有3.2(g)+11.2(g)=7.2(g)+4.4(g)+a(g),解得a=2.8;X在反应后质量增加,它属于生成物,不是催化剂;3.2 g甲烷(CH4)含氢元素质量=3.2 g×eq \f(4,16)=0.8 g,7.2 g水(H2O)中氢元素的质量=7.2 g×eq \f(2,18)=0.8 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推知,X一定不含氢元素。
15.答案: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8个铬原子、8个钾原子、2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铬原子、8个钾原子和22个氧原子,则2个X分子中有4个铬原子和6个氧原子,由此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Cr2O3,答案为D。
16.答案:2KClO3eq \(=====,\s\up7(MnO2),\s\d5(△))2KCl+3O2↑ a+b-c
点拨:生成气体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之差。
17.答案:(1)3Fe+2O2eq \(=====,\s\up7(点燃))Fe3O4
(2)S+O2eq \(=====,\s\up7(点燃))SO2
(3)2KMnO4eq \(=====,\s\up7(△))K2MnO4+MnO2+O2↑
(4)2H2+O2eq \(=====,\s\up7(点燃))2H2O
(5)2H2O2eq \(=====,\s\up7(MnO2))2H2O+O2↑
(6)2H2Oeq \(=====,\s\up7(通电))2H2↑+O2↑
18.答案:(1)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或4P+5O2eq \(=====,\s\up7(点燃))2P2O5),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
(2)参加化学反应(或消耗;或反应掉)的白磷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点拨:(1)A中内外压强相等,C中由于白磷燃烧将耗掉瓶中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C中气球小于A中气球;(2)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天平才平衡。
19.答案:空气中没有氯气,不会生成MgCl2 N2 将镁条放在纯氮气中燃烧 2Mg+O2eq \(=====,\s\up7(点燃))2MgO 3Mg+N2eq \(=====,\s\up7(点燃))Mg3N2
点拨:因空气中不含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空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氯化镁;查阅资料可知,淡黄色固体为氮化镁,含氮元素,根据空气成分可推测反应物为氮气;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生成物的颜色可证实小婧的猜想。
20.答案:(1)大 (2)是 (3)2HgOeq \(=====,\s\up7(△))2Hg+O2↑
点拨:在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成功验证。而本题都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铝粉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质量增加;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小。这两个反应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必须把参与反应的气体的质量计算在内,才能符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1.答案:(1)设10 mL血样转化生成的CaC2O4的质量为x。
CaC2O4 +H2SO4 ===CaSO4+H2C2O4
128 90
x 2.25 mg
128∶x=90∶2.25 mg
x=3.2 mg
(2)3.2 mg CaC2O4中Ca的质量=3.2 mg×40/128×100%=1.0 mg
每升血样中Ca的质量=(1000/10)×1.0 mg=100 mg
因为88 mg<100 mg<108 mg
所以该血样含钙量正常。
答:10 mL血样转化生成的CaC2O4的质量为3.2 mg,每升血样中含钙元素100 mg,血样含钙量正常。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
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
质量/g
0
0
7.2
4.4
a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