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word版有答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word版有答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word版有答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例1】(2019长沙)为了测量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箅过程)。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10g﹣6.7g=3.3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3.3
(2)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3.3g
x=7.5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例2】(2019衡阳)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中a 的值为2.8
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
C.X 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总质量,则6.0+14.8+0+0.4+0=0+2+7.2+9.2+a,解得a=2.8,A正确;根据标准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4.8-2=12.8,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2-0.4=8.8,则二者的比为12.8:8.8=16:11,B正确;反应物中元素的质量为6.0g××100%+(14.8g-2g)=14.4g,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7.2g××100%+(9.2g-0.4g)××100%=12.8g,则X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4.4g-12.8g=1.6g,故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容易忘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0g××100%=3.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2g-0.4g)××100%=2.4g,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丙醇和氧气,则此反应不是分解反应,D错误。
答案:D
【例3】(2019德州)在进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
点拨: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
答案:解:设至少需要高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 MnO4+MnO2+O 2↑
316 32
x 16g
= x=158g
答:至少需要158g高锰酸钾。
【基础巩固】
1.(2019 扬州)2KI+H2SO4+O3═O2+M+K2SO4+H2O中M的化学式是( D )
A.H2B.KOHC.HID.I2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M分子由2个碘原子构成,则物质M的化学式为I2。
2. (2019衡阳)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图形分析,生成物是一种,属于纯净物;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两种气体单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2019 济宁)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KClO3KCl+O2↑
B.2KClO32KCl+3O2↑
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
解析:反应是氯酸钾,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4.(2019 天津)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 )
A.9B.12C.18D.36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D的质量为36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2B═ C + 2D
32×2 2x
64g 36g
= x=18。
5.(2019达州)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知,2个二氧化硫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三氧化硫分子,因此,甲是SO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C错误。
6.(2019 广安)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C+ZnCO3Zn+3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解析:由2C+ZnCO3Zn+3X↑可知,反应前后锌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碳原子、氧原子都是3个,反应后应该都是3个,包含在3X中,X的化学式是CO;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因此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ZnCO3中锌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锌元素化合价由0变成+2,碳元素由0变成+4。
7.(2019临沂)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1)一个丙分子共有 9 个原子。
(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5OH+3H2O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
解析:(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2)由题意可知,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乙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5OH+3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
8.(2019广安)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钡,为了测定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10.0g,完全溶于水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沉淀的化学式BaSO4。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解析:(1)氯化钡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氯化氢,所以沉淀是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2)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硫酸钡的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钡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208 233
x 2.33g
QUOTE x=20.8%
答: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20.8%。
【能力提升】
1.(2019 自贡)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B )
A.CH4B.C4H4SC.C4H6SD.C4H8S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
2.(2019聊城)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D )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
解析:据图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O+2CO2CO2+N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据图可知丁物质有一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3.(2019自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
B.Ba(NO3)2溶液与稀HCl:Ba(NO3)2+2HCl=BaCl2+2HNO3
C.NaOH溶液通入CO2:2 NaOH+CO2=NaCO3+H2O
D.乙醇燃烧:C2H5OH+3O22CO2+3H2O
解析: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错误;Ba(NO3)2溶液与稀HCl没有水、气体和沉淀生成,故B错误;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D正确。
4.(2019 长沙)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可燃冰的开采、氢气的开发和利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可燃冰的试开采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1)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H2O=NaOH+H2↑ 。
解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1)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5.(2019 宿迁)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试求:
(1)m的数值 。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由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04g,因此m的数值是0.04。(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锌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0.04
(2)设样品中锌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氢气质量:0.04g+0.04g+0.02g=0.1g
Zn+H2SO4═ZnSO4+H2↑,
65 2
x 0.1g
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67.5%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6.(2019临沂)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1)从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从题意可知,烧杯内物质质量减少,是因为逸出了二氧化碳,据此可以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2)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得碳酸钠质量,碳酸钠和氯化钠共22.8g,可求得氯化钠质量。(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质量和为溶质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g=8.8g
(2)1.6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十2HCl=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8.8g
QUOTE X=21.2g y=23.4g
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QUOTE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培优创新】
1.(2019淄博)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 D )
A.铁粉和稀盐酸B.硝酸钾晶体和水
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解析:在非密闭装置中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必须没有气体参与或放出。铁粉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故A错误;硝酸钾晶体和水不发生反应,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反应有气体放出,故C错误;铜粉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且没有气体放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
2.(2019自贡)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B )
A.CH4 B.C4H4S C.C4H6SD.C4H8S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
3.(2019淄博)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离不开反应条件的支持,以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自同学们的作业中,其中反应条件错误的是 ( A )
A.3Fe+2O2燃烧 Fe3O4B.2H2O2MnO2 2H2O+O2
MgCl2通电Mg+Cl2↑D.KOH+H2SO4=K2SO4+H2O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应该是点燃而不是燃烧,故A错误。
4.(2019安徽)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解析:据图可知,分子个数发生的改变,故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错误。据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二氧化氮是反应物,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故D正确。
5.(2019青岛中考)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A )
A.2CO+O22CO2
B.N2+3H22NH3
C.C+O2CO2
D.2Mg+O22MgO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每两个化合物的分子和一个单质的分子生成两个化合物的分子,且反应前后只有两种原子,故选A。
6.(2019乐山)“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CO(NH2)2 + H2O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CO(NH2)2 + H2O;反应物NH3和生成物CO2都是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反应物CO2和生成物H2O都属于氧化物。
7.(2019滨州)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 甲、丙变化的质量比=(19%-17%):(41%-25%)=1:8,故B错误;反应过程中,乙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杂质,故C正确;反应过程中,甲、丙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乙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杂质,丁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所以参加反应丁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
8.(2019南充)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化学式)
(2)计算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1)据图判断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0g时,H2SO4完全参加反应,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与硫酸铜反应。当滴加NaOH溶液质量为30g时反应完全,生成Cu(OH)2沉淀为9.8g。所以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2SO4。(2)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氧化铜的质量可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Na2SO4
(2)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NaOH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x 9.8g
x=8g
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
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m
0.04
0.02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检测 (word版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检测 (word版有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