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0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0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0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走进化学世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2课时 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一单元测试题 试卷 3 次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展开参考答案 课题1(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水蒸汽 冰 是 铁锈 不是。二、设问导读 1.水 水 无 胆矾 胆矾 无 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2.硫酸铜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有 石灰石、稀盐酸 二氧化碳 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有没有新物质生成。[问题2]: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_产生沉淀_,吸热、 放热、 发光。[问题3]:物理,化学;物理。一定 三.自学检测1. C 2. D 3.B 4. D 5. B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 1.A 2 B. 3.A 4. D 5. C二、1D 2①⑤⑥⑦ ②③④⑧三.拓展探究1.(1)电灯照明属于物理变化而点燃蜡烛照明属于化学变化。(2)电灯照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而点燃蜡烛照明过程有新物质生成。(3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课题1(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1)”纸张折叠”属于物理变化,而“纸张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2)有其他物质生成。(3)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4)不是二 设问导读(1),化学变化中,化学变化 (2)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可燃性 腐蚀性等。 判断:1.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物理性质: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密度为7.8克每立方米,硬度比较大,是热和电的导体。化学性质: 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性质、用途。电线,导热性 3. 能,化学变化,化学性质。三.自学检测1.C 2.C 3.D 4.C 5.A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D 2.D 3.D 4..(1)味道 (2) 颜色(3)气味(4) 通入二氧化碳二、1.A2.(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4)物理变化(5)化学性质(6)物理性质(7)化学变化(8)物理性质(9)物理变化(10)化学性质(11)物理变化(12)物理变化(13)物理性质(14)物理变化(15)物理变化(16)物理性质(17)化学变化(18)物理变化三.拓展探究1.(1)①小 ②低 ③小 ④银白色 (2)能与水剧烈反应 课题2(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1)化学变化中,化学变化(2)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等(3)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二 设问导读1.(1)白、固、小、有、不溶、小 (2)熔化 燃烧 熔化 燃烧 三焰心 内焰 外焰 外焰 焰心 水雾 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3)白烟 点燃 (4)石蜡固体小颗粒2.(1)性质 物理 化学 (2)变化 物理 化学 (3)变化过程三.自学检测1白 固 小于 有痕迹 软 2.C 3.C 4.B 5. B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 D 2. B 3. D 4. A 5. C 二、1.C 2.B 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拓展探究(1)A (2)H2O (3)白烟能燃烧 C AB 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课题2(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1.浑浊 多 熄灭 2.水珠 3.氧气 氧气 4.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二、 设问导读1.不同 2. ①少 ②多 ③少 3. 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燃着的木条,火焰的旺盛程度 4. 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少 ②燃着,正常燃烧,熄灭。多 ③少三.自学检测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4氧气,二氧化碳 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1)澄清石灰水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空气中无变化 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少 (2)燃着的木条,吸入空气中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熄灭 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多 (3)向一干燥玻璃上呼气,产生水雾, 水蒸气 2.A 3.D 4.C 二、当堂检测1.C 2.B 3.D 4.方法一: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二: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三:分别将澄清石灰水滴入两种气体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三.拓展探究水 发烫 热量 二氧化碳课题3(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①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空气中无变化 , 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少 ②吸入空气中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熄灭 , 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多 二 设问导读1.(1)接触药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尝药品味道 (2)1—2 盖满试管底 (3)放回原瓶,带出实验室,指定容器2. 广口瓶,药匙,镊子,纸槽,横放 口。倾斜,试管底 3.细口瓶. 倒,向着手心;倾斜,紧挨,瓶塞。4. 胶头滴管。平放 倒置,沾污试剂 腐蚀胶帽,垂直悬空,伸入 接触,污染滴管;冲洗(不),试剂间互相污染。5. 量筒,量筒。平,滴管。凹液面最低处。三.自学检测1.1—2 ml, 盖满试管底 2. B 3.C 4.D 5.D 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D 2.B 3.C 4.B 5.A 二、当堂检测 1.玻璃棒,量筒,烧杯,集气瓶,托盘天平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向10ml的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8ml,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8ml处。三.拓展探究用手接触药品,腐蚀手; 滴管伸入试管内部,沾污滴管和药品;试管直立,砸破试管;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对人造成危害。 课题3(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1). 广口瓶,药匙,镊子。 (2)细口瓶. 倒,向着手心;倾斜,紧挨,瓶塞。(3) 胶头滴管。平放 倒置,沾污试剂 腐蚀胶帽,垂直悬空,伸入 接触,污染滴管;冲洗(不),试剂间互相污染。二 设问导读(1),燃着的,点燃,吹灭,盖灭。湿抹布。焰心、内焰、外焰,外焰。(2)试管,烧杯、烧瓶。集气瓶、量筒。(3),中上部, 45 o,向着有人的方向,预热。擦干,灯芯,冷水冲洗。三.自学检测1. A 2.A 3. C 4.D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B 2.C 3.D 4.C 5.B 二、当堂检测1.用手拿试管加热,试管没有倾斜 2.(1)试管炸裂 (2)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3)腐蚀标签 3.D 五.拓展探究D 课题3(第三课时)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探新(1)焰心、内焰、外焰,外焰。(2),中上部, 45 o,向着有人的方向,预热。擦干,灯芯,冷水冲洗。二 设问导读(1)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2)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1)纸 固体 砝码 砝码 (2)玻璃器皿内3.(1)水中,试管璧,气泡,气泡,装置的气密性好。(2)干净,废液、半。试管刷,聚成水滴成股流下,指定的地方。三.自学检测1.B 2.D 3. B 4.D, 5.润湿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 2.5g 2.D 3. C 4. C 二、当堂检测 1.C 2.C 3.把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三.拓展延伸.B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C. 2.C. 3.A.4. D. 5. C. 6.D.7.D.8. C. 9、 C.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11.接触 ,直接闻气体气味,品尝药品味道。12.洗干净,试管刷 ,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3插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气密性好。14.(1)观察颜色,银白色为铁,红色为铜;(2)品尝,咸的为食盐,甜的为白糖;(3)燃着的木条实验,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4)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酒味的是白酒。15.(1)①小 ②低 ③小 ④银白色 (2)能与水剧烈反应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6.(1)无色液体。(2)特殊气味。(3)酒精溶于水中。(4)酒精可以燃烧,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归纳:无,液,特殊、易;可燃性。1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2) “a”,(3)C.(4)仍有蓝色火焰;没有火焰;拿了湿毛巾,发现玻璃管内有白色固体,导管口仍有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