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 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B. 矿石粉碎C. 高粱酿酒D. 石蜡熔化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B. 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C. 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D. 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环境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上浇油B. 滴水成冰C. 玉石俱焚D. 百炼成钢
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
A. 食盐(氯化钠)B. 醋(醋酸)
C. 酒(乙醇)D. 胆矾(硫酸铜晶体)
文言同学在化学课上发现蜡烛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B.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C. 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滴石穿B. 春风得意C. 蜡炬成灰D. 草木皆兵
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 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B.
C. D.
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植物油可以燃烧;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
D. 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
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B. 分液漏斗
C. 试管夹D. 烧杯
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
A. 汞和铁B. 氧气和二氧化碳
C. 白酒和白醋D. 铝和铜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9 mLB. 小于9 mLC. 等于9 mLD. 不能确定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①④⑦⑨B. ①④⑤⑦⑨C. ①④⑤⑦⑧⑨D. ④⑤⑦⑧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的科学,它是一门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用途有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化学就是在______、______的水平上研究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看图回答问题:
(1)上面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______;
②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②______(如图错误示例除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在人群密集、相对封闭的大型超市和教室等 地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氧气的含量相对较低.试设计实验证明:超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学校操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 验 步 骤】______
【现 象】______
【结 论】______
(2)请你用简单的方法,选用简单的器材,取出(1)题中大型超市和学校操场的气体样品.(以操场为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结合图1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选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使用该仪器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2)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______。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______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______。
(4)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______,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_,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
(5)对蜡烛的探究实验: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2),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_(填字母)接触处最先炭化。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______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3)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
解:A.为了更容易表示元素、物质的微观变化过程,才引用了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使化学学科的学习更简单和明了,而不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故错误。
B.人们可以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故正确。
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故正确。
D.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没有好坏,物质的应用存在合理与不合理;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化学用语创建的原因来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条件来判断;
C.根据分离提纯的必要性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用途来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的整体认识问题,能从宏观或微观上正确认识化学的积极作用和重大贡献,能辨证的分析看待问题.
3.【答案】B
【解析】
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答案】C
【解析】
解:A、药的作用就是抑制细菌和病毒,以保障人体健康,故A正确;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
C、不使用塑料制品是不切合实际的,要防止“白色污染”,可以对废弃的塑料进行集中处理,故C错误;
D、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才能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药物的作用分析;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不使用塑料制品是不切合实际的;
D、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才能保护环境分析.
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5.【答案】B
【解析】
解:A、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D
【解析】
解:A、厨房中有调味品食盐,故错误;
B、厨房中有调味品食醋,故错误;
C、厨房中有调味品料酒,故错误;
D、厨房中没有胆矾,胆矾不是调味品,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调味品等即可顺利解答。
7.【答案】D
【解析】
解: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黑色物质成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该做法正确。
B、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该做法正确。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该做法正确。
D、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该做法错误。
故选:D。
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探究形成原因,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探究习惯.
8.【答案】C
【解析】
解:A、滴水产生的力将石头穿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草木皆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答案】C
【解析】
解:A、试管干燥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架台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量筒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10.【答案】B
【解析】
解:A、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并且各层的温度不同,所以木条会产生不同的烧痕;
B、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会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C、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小木条会立即熄灭;
故选:B。
A、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并且各层的温度不同,可以据此解答;
B、氧气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据此解答;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答案】C
【解析】
解: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属于物理性质;铁器放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B、植物油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不断变小,最后完全消失不见属于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易燃属于化学性质。
D、食盐易溶于水;水会结冰都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为一过程;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关键字“能”“易”“会”“可以”等字眼;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2.【答案】A
【解析】
解:
A、该仪器表示的是燃烧匙,正确;
B、该仪器表示的是长颈漏斗,错误;
C、该仪器表示的坩埚钳,错误;
D、该仪器表示的是园底烧瓶,错误;
故选:A。
根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仪器的名称,注意专有名词不能写错别字。
13.【答案】B
【解析】
解:A、汞在常温下是液态,铝在常温下是固态,所以通过观察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就可以进行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氧气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不宜根据物理性质区别;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一化学性质进行区别,故符合题意;
C、白酒具有酒的气味,白醋具有酸味,通过气味可进行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铝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所以通过颜色可以加以区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所提供的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适宜用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如果物理性质没有不同之处,就不能用物理性质进行鉴别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4.【答案】B
【解析】
解: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9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79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实际体积大于70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9mL,
故选: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
15.【答案】A
【解析】
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②错;
不能直接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③错;
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故⑤错;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⑥错;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故⑧错。
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是①④⑦⑨。
故选:A。
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逐一分析各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答案】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实验
【解析】
解: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用途,制法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实验
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属于基础知识.
17.【答案】①②③④⑤ ⑥ ⑦ ⑧ ⑨
【解析】
解:
由题意“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⑧;发生的化学变化有:⑨
故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
18.【答案】原子 分子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解析】
解:根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故答案为:原子;分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根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9.【答案】B A造成药品污染 C打碎试管 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洒出,引起失火
【解析】
解:(1)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①A中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容易沾上液体.当胶头滴管伸入原试剂瓶中污染试液;
故答案为:A造成药品污染;
②向试管中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要平放,把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地竖起来防止打破试管;
故答案为:C打碎试管;
(3)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标签被腐蚀;
②用嘴吹灭酒精灯,失火;
③用手接触药品,腐蚀手,污染药品;
④给试管的液体加热,试管口对着他人,液体溅出伤人(选择其中两个即可).
故答案为: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洒出,引起失火.
(1)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2)①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②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3)①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②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答案】分别收集同体积的超市和操场上的气体,再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 盛操场气体的瓶中木条燃烧时间更长 超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学校操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解析】
解:(1)分别收集同体积的超市和操场上的气体,再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盛操场气体的瓶中木条燃烧时间更长,说明超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学校操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2)将集气瓶内注满水,盖好玻璃片,走到操场上将水倒掉,在盖好玻璃片,即取得一瓶操场上的气体样品.
故答案为:
(1)【实验步骤】分别收集同体积的超市和操场上的气体,再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
【现象】盛操场气体的瓶中木条燃烧时间更长;
【结论】超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学校操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2)将集气瓶内注满水,盖好玻璃片,走到操场上将水倒掉,盖好玻璃片.
(1)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木条燃烧的时间越长,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用一段塑料管、玻璃片、集气瓶,用简单的方法,取出学校操场的气体样品,进入操作前可将集气瓶内注满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能支持燃烧、气体的收集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酒精灯 A 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5 中上部 E 洗涤 上 倾斜 底部 a
【解析】
解:(1)G是酒精灯,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选用的主要仪器是量筒,读数时量筒放平稳,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填:酒精灯;A;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5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故填:5;中上部;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洗涤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上,故填:E;洗涤;上;
(4)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故填:倾斜;底部;
(5)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会观察到与a接触的火柴梗最先炭化,故填:a。
根据已有的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量筒 胶头滴管 滤纸破损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解析】
解:(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度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
(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3)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1)量筒;胶头滴管;(2)滤纸破损等;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1)根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3)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