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
展开1.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3. 现在,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C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
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6.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还原性B.状态C.硬度D.导电性
7. 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顽强奋战,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施工过程中,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帐篷B.吊装板房C.焊接管道D.绑扎钢筋
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9. 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B.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
C.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
D.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
10. 给7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 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②④⑥⑦B.②④⑦C.①③④D.④⑤⑧
11. 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
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
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C
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12. 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试管口的朝向可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可朝向如图③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的朝向可如图④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的朝向可如图③
13. 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嘴吹灭B.用书扇灭C.用水冲灭D.用湿抹布扑灭
14.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二、填空题
1. 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
2.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_______的部分最先变黑。
3.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C,沸点为11.0∘C,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 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C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写两条即可)
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
4. 实验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所得到的结论是: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这三种物质中,呼出气体中________和________含量较多,吸入气体中________含量较多。
5. 量取7.2mL溶液,需要________mL量筒和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量取液体,则所取液体体积________7.2mL(选填“>”“<”或“=”);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 请你参与某兴趣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地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了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小光猜测白烟是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搜集证据】回忆已有知识:二氧化碳是________色________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不可________;水蒸气是________色________体;石蜡是________色________体,可________。查阅有关资料:烟是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沸点都很低,很易汽化和液化。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小亮得出结论,白烟是CO2.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小光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________的假设。
【结论与解释】由以上探究可知: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但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1)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根据题意,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环节,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解析】
对于该选择题,可以一一判断所给选项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化学药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准确、安全、可行.
【解答】
A、化学药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不能用鼻子直接去闻。故此项错误
B、多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入原试剂瓶,会污染原瓶中的试剂。故此项错误
C、不管是什么状态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拿,化学药品都对皮肤有危害的。故此项错误
D、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取用砝码必须要用镊子,避免砝码生锈。故此项为正确答案
3.
【答案】
D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谷氨酸钠的热稳定性差;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大量、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有害;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解答】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1)C、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错误(2)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解析】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解答】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5.
【答案】
C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A、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即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6.
【答案】
A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A、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A、搭建帐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吊装板房只是简单的装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焊接金属包含着物质燃烧放热,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绑扎钢筋只是将其绑在一块,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8.
【答案】
C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量筒的使用
【解析】
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9.
【答案】
B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解答】
A、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A正确。
B、实验结果可以肯定假设,也可能否定假设。B错误。
C、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因此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C正确。
D、科学探究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没有问题也就无所谓探究,因此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D正确。
10.
【答案】
A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
【解析】
根据给较多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70mL属于较多液体,应该放在烧杯中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该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故选用的仪器有:②烧杯、④酒精灯、⑥石棉网、⑦铁架台。
故选:A。
11.
【答案】
D
【考点】
量筒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解析】
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10 mL量筒准确到0.1mL,量筒的选用时一般是选用与之相等的量筒与稍大的规格的量筒确保一次性量出.读数时要读出最小分度值。
【解答】
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称得12.62g食盐,故错误;
B.10 mL量筒准确到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5.26mL稀盐酸,故错误;
C.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C,温度计无法显示温度读数为25.68∘C,故错误;
D.10 mL量筒准确到0.1mL,可以用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故正确;
故选D。
12.
【答案】
B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解析】
根据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各不相同进行分析;
【解答】
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A操作正确;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故B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如果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C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故D操作正确。
13.
【答案】
D
【考点】
实验室安全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都能灭火。
【解答】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方法就是使用湿抹布盖灭,故选D。
14.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1)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2)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3)故选:C。
15.
【答案】
B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A、根据实验A中是烧杯倒扣住蜡烛,进行分析判断。
B、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实验A中是烧杯倒扣住蜡烛,随着氧气被消耗,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获得炭黑,实验B中的白瓷板表面会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外焰温度最高,实验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是实验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
【答案】
胶头滴管,试管刷
胶头滴管,量筒
量筒、胶头滴管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解答】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的是胶头滴管,从吸和滴加来考虑即可,洗涤试管用试管刷来刷洗;
由于注射器上有刻度,所以可以当量筒使用,由于注射器向下推的时候,液体可以一滴滴的流下,所以可把其作为胶头滴管使用,又由于注射器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所以可以把它当试管使用;
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量筒,并附助使用胶头滴管。
2.
【答案】
外焰,内焰,焰心,处在火焰外层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蜡烛的火焰结构与酒精灯火焰的结构相似;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
【解答】
蜡烛火焰分三层,按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外焰温度最高,最先碳化。
3.
【答案】
用途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不稳定,,有毒
喷洒大量的水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可以根据二氧化氯的性质、用途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内容.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C,沸点为11.0∘C,易溶于水,以上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有毒等,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由于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所以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洒水.
4.
【答案】
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考点】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
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原理来分析解答。
【解答】
我们都知道,人体呼吸时能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因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汽的含量大于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
5.
【答案】
10,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腐蚀橡胶帽
【考点】
量筒的使用
【解析】
根据量筒的选择与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解答】
因为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量程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或相等的量筒,现要量取7.2 mL 溶液,应取1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7.2 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大于7.2 mL;取液后的滴管,若平放或倒置,会使残液倒流至橡胶帽,将其腐蚀。
答案为:10;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腐蚀橡胶帽。
三、实验探究题
1.
【答案】
无,气,变浑浊,燃烧,无,气,白,固,燃烧,变浑浊,水蒸气,小明,小亮、小光,小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解析】
(1)考虑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性质;
(3)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
②根据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判断白烟中是否含水蒸气;
③根据检验是否是石蜡小颗粒时,可用再点燃的方法来验证。如果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物质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蒸气进行解答;
推测【结论与解释】的答案。
【解答】
(1)回忆已有知识:二氧化碳(CO2)是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不可 燃;水蒸气是 无色气体;石蜡是白色固体,可 燃。
(3)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白烟中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水蒸气;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小明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 小亮、小光的假设。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结论与解释】(4)由以上探究可知: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则 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5)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