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2024)第五章 图形的轴对称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2024)第五章 图形的轴对称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3.通过学生的操作与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难点:了解等腰三角形、线段、角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一、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
问题1:等腰三角形(如图5-10,教材P127)是比较常见的图形.你有哪些办法可以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与同伴交流.
1.折叠法2.尺规画图
问题2:如图,在△ABC中,AB=AC,则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1)相等的两条边都叫腰;
(2)另一边叫底边;
(3)两腰的夹角∠A叫顶角;
(4)腰与底边夹角∠B,∠C叫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思考1:(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沿着它的对称轴折叠,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2)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一条怎样的直线?你是如何描述的?
(3)你认为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征?与同伴交流.
要点归纳: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设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x°,则底角度数为2x°.
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得
x+2x+2x=180.
解得x=36.
2×36=72.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6°、72°、72°.
3.概念辨析
画出任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分线、这个底角所对的腰上的中线和高,看看它们能不能重合?
不能重合
如图5-11(教材P128),三角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线l是它的对称轴.请在△ABC中画出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一组对应点、一组对应线段、一组对应角,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以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发现规律,为后面课时做铺垫
探究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思考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特征,那么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相等时它是什么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2)你还能发现它的哪些特征?与同伴进行交流.
要点归纳: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该边所对的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如图是由大小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65°或50° B.80°或40°
C.65°或80° D.50°或80°
分类讨论【答案】A
如图,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CAD=40°,EF为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EF∥BC,求∠BAE的度数.
在△ABC中,因为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
所以AD⊥BC,且AD平分∠BAC,
所以∠ADB=90°,∠BAD=∠CAD=40°,
所以∠B=50°,
因为EF∥BC,
所以∠BAE=∠B=50°.
三、当堂检测
1.在△ABC中,若AB=AC,∠A=70°,则∠B的度数为( C )
A.70° B.45° C.55° D.65°
2.如图,在△ABC中,AB=AC,BD=C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
A.AD=CD B.∠1=∠2
C.AD⊥BC D.∠B=∠C
INCLUDEPICTURE "17BS7SJXZ125.TIF" INCLUDEPICTURE "18CBS7SXJC11.TIF"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C⊥CD,AC=CD,则∠BAD=135°.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2°,则其顶角的度数为72°或36°.
5.如图,在△ABC中,AB=AC,∠C=30°,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BC=12.
(1)求∠1的度数;
(2)求∠CDE的度数.
(1)∵AB=AC,
∴∠B=∠C=30°.
∵D是BC的中点,∴AD⊥BC.
∴∠ADB=∠ADC=90°.
∴∠1=90°-∠B=60°.
(2)∵DE⊥AB,∴∠AED=90°.
由(1)知∠1=60°,∴∠ADE=90°-∠1=30°.
∴∠CDE=∠ADE+∠ADC=30°+90°=120°.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是最直观、最易于被认知的轴对称图形,所以教科书安排认识轴对称图形先从等腰三角形开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行线的概念及其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