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第2、3、5页的例1、例2、例3。认识负数,
二、教学思路
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负数意义,会读写,能在具体情境区分正负数,感受其在生活的应用,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五、教学策略
通过温度计的气温、海拔的高度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零度、海平面是分界点,在此基础上学习负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观察数轴上数的排列规律,巧妙地把数轴与直尺建立起联系,并把直尺进一步延伸得到了数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问题1 :语文知识中有种词叫反义词,例如下面的词语你能说一说与它相反的词语吗?那数学中也有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吗?
师生活动:
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口答。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问题2:你能读出几个城市的气温吗? 0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 +3℃和-3℃表示什么意思?收支中的+500和-500分别表示什么?
师生活动:
1.学生观察记录,交流发现。
2.教师订正并小结。
小结: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正、负数的读法先读“正”或“负”,再读数字。正、负数的写法,先写“+”或“-”,再写数字。
问题3:数可以分为几类? 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
师生活动:
1.学生回顾旧知,交流讨论。
2.教师订正并小结。
小结: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问题4:生活中还有哪些负数?
师生活动:
1.学生展示交流。
2.教师评价。
问题5: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第5页例3)小红和小明运动的方向是哪边?小丽和小东运动的方向又是哪边?他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
1.学生观察后口答。
2.教师订正。
问题6: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可以用线段表示吗?如何表示?
师生活动:
1.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展示。
2.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完善数轴,从而引出数轴的概念。(知识配对)
小结: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蒙层)
问题7:观察数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找到数轴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订正并小结。
小结:
(1)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2)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直观模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巩固提高
1.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蒙层)
2.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移动)
3.教材第6页的第1、2、3题。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负数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再次回顾负数的有关知识,梳理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多让学生举例,加深对负数的理解。小组讨论可更深入,关注基础薄弱学生。
板书设计
负数
正数 0 负数
1.认识负数 3℃ -3℃
+150 -15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在数轴上表示数 (1)数轴是一条直线,它以0为分界点。
(2)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堂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交流,新授,练习巩固,强化认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负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