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归纳概括,例题示范,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7SXRJ014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二)
教科书
书名: 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 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高玮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西城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
刁卫东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指导教师
王建梅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西城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如何求一个非零数的倒数,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规律的探索.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复习回 顾
一、复习回顾
计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3道题目的练习.
观察:
设计意图:复习两个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将倒数的概念从正数推广到有理数.
练习 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思考:0有倒数吗?任意一个数的倒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并得出结论: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任意一个数的倒数是 .
19分钟
归纳概括
二、归纳概括
议一议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算式的负因数的个数和积的符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提示,得到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的规律,“积负偶正”.
例题示范
三、例题示范
例 计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例题的分析和总结.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多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的符号规律.
思考: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则积为0.在做题时能够注意0因数,养成先观察的好习惯.总结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
练习: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给予指导和纠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分钟
课堂小 结
思考
四、课堂小结
1.倒数
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规律
3.运算步骤
思考:小学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是否依然成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1 有理数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2.3 相反数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