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分层作业设计(附答案)
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五 厘米和米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知识梳理,作图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直观表象。
2、学习难点: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知识梳理
1、认识米。
米是一个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1米= 100厘米。
真题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1米75厘米可能是( )的高度。
A.旗杆B.楼房C.爸爸
2.淘气家离图书馆100米,周末他准备去图书馆借书,请你为他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
A.步行B.乘火车C.坐公交
3.一根跳绳大约长多少( )。
A.20米B.2米C.20厘米
4.有一棵大树,明明和三个小伙伴一起手拉手才能将它的树干围住。你估计如果用绳子围树干一圈,至少要( )米长的绳子。
A.1B.4C.8
5.小狐狸大约有多高?( )
A.1米B.50厘米C.20厘米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本字典厚6( ),作业本封皮长是21( ),大树高8( )。
7.一捆电线原来长100米,第一次剪掉32米,第二次剪掉54米,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 )米。
8.在购票、购物等需要排队的场合,要耐心排队,不插队,慢慢行走,人和人之间至少要间隔50( )。(填“米”或“厘米”)
9.兔子回家。已经爬了( )米,离家还有( )米,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走( )米。
10.小弟弟身高76( ),他再长( )厘米,正好是1米。
真题拓展培优练
三、作图题
11.圈出合适的答案。
四、连线题
12.看图连一连。
五、解答题
13.张老师用卷尺给自己量身高,我用脚踩着卷尺的开头一端,正好踩去10厘米长,在头顶的刻度是1米70厘米,你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
14.一捆绳子长16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7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15.有三根绳子,第一根比第二根长4米,第二根比第三根短2米。第一根与第三根比,哪根长?长多少米?
16.小可用一根长1米的竹竿测量水池的深度,将竹竿直立在水池的底部,水面的竹竿还有20厘米长,池水深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1米大约是二年级小学生伸开双臂的长度,旗杆的高度,楼房的高度都比1米75厘米高,据此解答。
【详解】1米75厘米可能是爸爸的高度。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米和厘米的认识。
2.A
【分析】根据经验可知,100米这个距离,对于两个地点而言,属于近的距离,走路去就可以了;据此选择。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淘气家离图书馆100米,周末他准备去图书馆借书,选择步行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及距离的认识,要结合生活经验来完成。
3.B
【分析】20米,有6层楼左右那么高,故,一根跳绳大约长20米,不符合实际情况。
20厘米,一支铅笔大概的长度,故,一根跳绳大约长20厘米,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一根跳绳大约长多少2米,符合实际情况;据此选择。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一根跳绳大约长2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估测,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
4.B
【分析】一个小朋友两手伸开的总长大约是1米,四个小朋友差不多就是4米,所以至少需要4米长的绳子。
【详解】四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约是4米,所以至少需要4米长的绳子。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B
【分析】把门的高度平均分成4份,一份的高度大约就是小狐狸的高度;据此解答。
【详解】2米=20分米
20÷4=5(分米)
5分米=50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及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要知道如何估算。
6. 厘米 厘米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1本字典厚6厘米;
作业本封皮长是21厘米;
大树高8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7.86
【分析】把两次减掉的长度加起来,结果就是这捆电线比原来短的长度。
【详解】32+54=86(米)
故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86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应用,要找准数量关系。
8.厘米
【分析】本题需要填写的是长度单位,先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50厘米大概是一臂的长度,而50米大概是5间屋子的长度,从而进行填空。
【详解】排队时人和人之间大概在一臂左右的距离,所以人和人之间至少要间隔5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及其选择。
9. 2 4 6
【分析】由题意就可以知道兔子已经爬了几米,把已经爬的距离与未爬的距离加起来,求出和,就是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走的距离。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2+4=6(米)
故,兔子回家。已经爬了2米,离家还有4米,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走6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与计算,要熟练掌握。
10. 厘米/cm 24
【解析】略
11.;;;;
;;;
【解析】略
12.见详解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进行连线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点睛】熟练掌握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13.1米60厘米
【分析】用刻度1米70厘米减去踩去的10厘米,得到张老师的实际身高;据此解答。
【详解】1米70厘米-10厘米=1米60厘米
答: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米和厘米的实际应用。
14.12米;4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共用去多少米,用第一次用去的米数加上第二次用去的米数即可,然后再求还剩多少米,用原来的长度减去两次共用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5+7=12(米)
16-12=4(米)
答:一共用去12米,还剩4米。
【点睛】这是一道整数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解题时需要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15.第一根长;长2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根比第二根长4米,即第一根长度=第二根长度+4米;第二根比第三根短2米,即第三根长度=第二根长度+2米;由此可知,比较4和2的大小,即4>2,第一根长;再用4-2,即可求出长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4>2,第一根长;
4-2=2(米)
答:第一根长,长2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用第二个长度与第一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第一根的长度,同样,用第二个长度与第三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第三根的长度,进而解答。
16.80厘米
【详解】解:1米=100厘米
100-20=80(厘米)
答:池水深80厘米。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高
比1米矮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长
比1米短
比1米长
比1米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七 观察物体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知识梳理,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二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知识梳理,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五 厘米和米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米的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