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二次函数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是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且 D.或
2.如图是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不等式的解集是
C.D.方程的解是,
3.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为( )
A.B.或C.或D.
4.如图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B.或
C.D.或
5.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
A.B.或C.或D.
6.如图,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和两点,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7.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D. 或
8.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值时,的取值范围是( )
A.B.C.D.或
9.如图,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B.C.或D.或
10.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则不等式的取值范围是( )
A.B.C. 或D.
11.如图是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B.C.且D.或
1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B.C.D.或
13.如图,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B.或C.D.−3≤x≤0
1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B.C.D.或
15.已知,抛物线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B.或C.D.
16.已知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B.C.D.或
17.如图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
A.B.C.D.
18.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则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
A.或B.C.D.
19.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B.C.或D.或
20.如图,抛物线和直线,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B.或C.或 D.
2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则使不等式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A.或B.C.或D.
22.如图,一次函数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
A.或B.
C.D.
23.如图,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和点B,则的解集是( )
A.B.或
C.D.
2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直线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C. D.或
25.如图,抛物线与直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集为( )
A.B.
C.或D.或
26.如图,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B.或
C.D.
27.抛物线和直线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 )
A.B.C.D.
28.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B.C.x>4D.或x>4
29.如图,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B0,3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B.或C.D.−3≤x≤0
30.如图,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B.或C.D.
参考答案:
1.A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先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然后写出抛物线在x轴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A.
2.B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能够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特点求出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由图象判断,,对称轴是,再判断出,与x轴一个交点是,则另一个交点,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图象得:,,对称轴是,
∴,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对称轴是,函数图象与x轴一个交点是,
∴另一个交点,
∴不等式的解集是,故B错误,符合题意;
∵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和,
∴方程的解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根据函数图像可得中x的取值范围就是二次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下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若,则,
有图像可知,当或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的下方,即,
∴当或时,,
则当或时,,
故选:B.
4.D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求出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结合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的解集.
【详解】解:由图可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点也在函数的图象上,
由图可知,当或时,对应的y值小于3,
因此的解集为:或.
故选:D.
5.C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根据图象可得对称轴为直线,则另一个交点为,进而根据,写出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为和,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图象在轴的下方,
∴或,
故选:C.
6.C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由图象中抛物线在直线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求解.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详解】解:由图象可得在点D,B之间时,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的上方,
∵,
∴当时,则,
故选:C
7.C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把整理得,由抛物线与直线交点横坐标确定直线在抛物线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通过图象求解.
【详解】解:依题意,
因为
所以
因为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
结合图象性质:
所以的解集为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C
8.C
【分析】根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据,则函数图象在轴的下方,所以找出函数图象在轴下方的的取值范围即可,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由图象可知,当时,函数图象在轴的下方,,
故选:.
9.B
【分析】根据对称性求出函数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图象法确定解集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由图象可知,当时,图象在轴的上方,即,
∴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图象法求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10.C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
∴能使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或.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法解不等式,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11.D
【分析】先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根据图象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由图可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
由对称性可知,另一个交点为,
故当或,,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对称轴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根据图象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2.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求解即可.
【详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
二次函数开口向上,
∴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或.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根据当时,利用图象得出不等式解集是解题关键.
13.B
【分析】根据图象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抛物线与直线交于,
∴不等式为:或,
故选:.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能利用数形结合求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2
14.A
【分析】根据已知图象可以得到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又时,图象在x轴下方,由此可以求出x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
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然后由图象找出当时,自变量x的范围,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15.A
【分析】由图象可得:当时,或,可得当时,即图象在直线的下方,从而可得x的取值范围是.
【详解】解:由图象可得:当时,或,
∴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不等式,熟练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是关键.
16.D
【分析】根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两个交点横坐标,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的对称轴为直线,当时,,
∴时,,且中,,
∴当或时,,
故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图像法解不等式,掌握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17.C
【分析】根据图像解答即可.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当时,x的取值范围.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数形结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D
【分析】先求出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再根据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解:,
解得:或,
∴,,
由图象可知,当时,,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综合,解题关键是求出交点坐标,能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19.B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写出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时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
所以,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此类题目,数形结合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0.B
【分析】先求出两图象的交点为,可得当或时,抛物线的图象位于直线的下方,即可求解.
【详解】解:联立得:,
解得:,
即两图象的交点为,
∴当或时,抛物线的图象位于直线的下方,
∴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根据函数图象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正确解出交点坐标及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1.B
【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巧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
当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的下方,
即,
∴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B.
22.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根据函数图象得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得:或时,抛物线在直线上方,
∴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故选:A.
23.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先求得a和b的值,联立求得点B的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和,
解得和,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和,
联立得,解得或,
当时,,
∴,
观察图象可得,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位于二次函数图象的上方,
∴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D.
24.B
【分析】本题考查图像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找到抛物线在直线上方时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当时,抛物线在直线上方,
∴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B.
25.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图象解不等式,根据抛物线与直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当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即为的解集求解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即为的解集,,,
或,
故选:C.
26.D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画出图象,根据图象,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与直线交于,
图象如图所示,直线:,则
∴当时,,
∴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D.
27.C
【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的范围,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交点确定不等式解集,解题的关键是:应用数形结合方法,将函数图像与不等式解集联系起来.
【详解】解:由图像可知,抛物线与直线其中一个交点坐标为,
另一交点横坐标为,代入,解得,
另一交点坐标为,
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
2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根据函数图像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或x>4
故选:D.
29.A
【分析】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能利用数形结合求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图象写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部分的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抛物线与直线交于,B0,3,
∴不等式为:或,
故选:.
30.C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不等式解集转化为图象的交点问题.根据图象求出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
∴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部分对应的x的范围即是不等式的解集,
由图象可知,当时,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
∴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华东师大版(2024)26.1 二次函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26.1 二次函数随堂练习题,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26章 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同步训练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经过点,已知抛物线y=ax2+bx+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