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 走近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课课件ppt
展开学习目标导航1. 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重难点) 2.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重点)3. 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建立过程。
-◇自主认知◇ 1. 使用程序:取镜安放→ 对 光→放置玻片标本→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0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若视 野较暗,可调节反光镜或光圈。
2. 高倍显微镜操作“四部曲”
移 铁转 调
核心突破 [合作探讨]探讨1: 下面是目镜和物镜模式图,说出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目镜(无螺纹) 物镜(有螺纹)提示: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探讨2: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镜 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 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探讨3: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列表比较。提示:
探讨4: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
提示: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思维升华]1.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的移动规律(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 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2)装片的移动规律: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 个方向,即“偏向哪儿向哪儿移”。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注: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并非是体积或面积。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 近;目镜越长,放大 倍数越小
含义 放大 与长短倍数 关系计算 公式
物像的大小 对物体大小 的比例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8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 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8÷(10×40)/(10×10)=2个。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 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 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64÷[(10×40)/(10×10)]²=4 个。
3. 视野中异物位置的判断视野中异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载玻片的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 判断方法如下:污染物移动——在装片上移动装片 污染物不动 转动目镜 污染物移动——在目镜上
污染物不动——在物镜上
—◇题组冲关◇— 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导学号:19040013】A.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 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 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答案】 A
甲 乙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2.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甲为低倍镜下的物像,乙为高倍镜下的物像,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 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 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④③②。【答案】 C
◇自主认知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二者的关系
细 胞 的 多 样 性 和 统 一 性
(2)实例下列是几种常见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以下有关问 题:
a b C d
①图示各细胞中具有核膜、染色体的是 a 、b 。(填字母标号)②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d]蓝藻。 (填标号及名称)③图c中的①、图d中的⑤为 核糖体 。图d中的①为拟核 。图b中的① 为 细胞核。④图示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c 、d 。(填字母标号)
2. 常见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举例(将序号填入所属的集合中)①发菜②衣藻③酵母菌④念珠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水母
核心突破 [合作探讨]探讨1: 如何区分某一细胞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提示:根据核膜的有无或有无完整的细胞核。探讨2: 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提示:两者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
探讨3: 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请分析其原因。提示: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并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 能进行光合作用。
[思维升华]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特别提醒] 带“菌”字或“藻”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1)带“菌”字的不一定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等。一般“菌”字前面有 “杆”“球”“螺旋”“弧”字样的才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但乳酸菌、醋酸菌例外,它们本属于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2)带“藻”字的不一定是蓝藻,如小球藻、衣藻、团藻等,它们属于低等 植物。高中阶段只要求记住4种蓝藻:蓝球藻、颤藻、发菜、念珠藻,其他的藻 类一般认为是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核膜的有无差异性染色体的有无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结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图解
———◇题组冲关◇— 1.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导学号:19040014】①颤藻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7N9流感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 A. 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B. 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①⑦⑨ 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D.①④⑤ 是自养型生物
甲 乙
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膜 核糖体 细胞核 细胞质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__________性。
【解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为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具有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细胞具有差异性,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核糖体而无其他 较复杂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答案】 (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2)都有细胞 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统一(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 体,而乙还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差异
◇自主认知◇1. 建立过程[ 连线]①细胞的命名者 a. 魏尔肖②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B. 列文虎克③细胞通过老细胞产生新细胞 c. 施莱登④观察红细胞、精子等 D. 施旺e. 虎克【提示】 -a —b
细 胞 学 说 及 建 立 过 程
2. 内容(1)细胞是一个 有 机 体 , 一 切 动 植 物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细胞和细胞产物 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 相 对 独 立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 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 老细胞 中产生。
核心突破◇[合作探讨]探讨1: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什么问题?提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探讨2: 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内容是否阐明了所有生物都以细胞为 基本单位?提示:不是,它阐明的是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单位。探讨3: 是否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提示:不是,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思维升华]1.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生 物之间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2. 科学发现的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借助显微镜发现细胞。(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 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题组冲关◇一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9040015】A. 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B.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 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解析】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 D
2. 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 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 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 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 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答案】 B
1. 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扩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扩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解析】 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观察时应采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的光圈,转为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时应改为聚光的凹 面镜并扩大光圈,增加进光量,便于观察得更清楚。【答案】 A
2. 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B. 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 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D. 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解析】 痢疾杆菌属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 呈环状,其上无蛋 白质,不构成染色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答案】 C
3.某生物从微观结构看,它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看,它又是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种生物应该是( )【导学号:19040017】A. 大肠杆菌 B. 颤藻C. 乳酸菌 D.衣 藻
【解析】 某生物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可判断它是原核生物;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其细胞结构中含有光合色素,结合选项可知只有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
4.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 C
5. 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19040018】
甲
A. 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B. 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C. 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 移动装片时需向右方移动
【解析】 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转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光圈和细准焦螺旋;低倍镜转高倍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移动装片可确定 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时因甲图中气孔在视野的右方,因此需 向右方移动装片。【答案】 D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授课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第壹部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第貳部分,细胞的多样性,⑴分类依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①蓝细菌,色球蓝细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质课课件ppt</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先低后高不动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评课课件ppt</a>,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倍显微镜,临时装片,2大肠杆菌,细胞质,D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