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0-1725254590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0-17252545910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0-17252545910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1-1725254598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1-17252545984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27137/1-17252545985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课后分层练
1.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
A.相同浓度溶液的pH: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放出气泡速率:NaHCO3
[解析]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pH较大,A正确;相同温度下,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B正确;Na2CO3与酸反应先转化成NaHCO3,而NaHCO3与酸反应直接放出气体,所以与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放出气泡速率:Na2CO3
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2CO3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D.无法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答案] D
[解析]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2O2(生成O2)、Na2CO3和NaHCO3(生成CO2),气体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全部消失),说明X由O2、CO2组成,原粉末中一定含有Na2O2,且Na2CO3、NaHCO3至少含有一种;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H2O,与Na2O2反应会放出O2,使混合物粉末质量减小,而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大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2Na2O+O2 eq \(=====,\s\up7(△)) 2Na2O2。综上所述,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无法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故选D。
3.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 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在两只小玻璃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慢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C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答案] D
[解析]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Na2CO3不能再继续分解或挥发,A错误;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反应都呈黄色,B错误;二者分别和等质量的食醋反应时,NaHCO3产生的气泡快,C错误;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会产生CaCO3白色沉淀,而NaHCO3溶液不与CaCl2溶液反应,D正确。
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答案] D
[解析]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OH)2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
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法,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该反应原理:NH3+CO2+H2O===NH4HCO3
C.循环Ⅰ中X是CO2
D.在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通入NH3,搅拌,经冷却结晶后得NH4Cl晶体
[答案] B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可使通入的二氧化碳更多地转化为HCO eq \\al(-,3) ,故A正确;该反应原理为 NH3+NaCl+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故B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2和水,可将CO2通入沉淀池循环使用,故X为CO2,故C正确;在过滤后的母液中加入氯化钠粉末,通入氨气,搅拌,增大了铵根离子的浓度,使氯化铵更多地析出,经冷却结晶后得到NH4Cl晶体,故D正确。
6.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答案] C
[解析]A项,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HCO3产生气泡迅速,Na2CO3反应较缓慢,正确;B项,由于溶解度Na2CO3>NaHCO3,根据固体溶解量的多少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正确;C项,两种物质均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D项,NaHCO3不稳定,受热可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加热没有此现象,正确。
6.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
B.两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小于碳酸氢钠
C.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的量一样多
D.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 D
[解析]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两者等质量时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生成CO2的量多。
7.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解析]Na2CO3和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两者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鉴别;而滴加BaCl2溶液,现象不同,有Na2CO3时产生BaCO3沉淀。
8.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NaHCO3更多
B.NaHCO3和Na2CO3与等浓度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HCO3快
C.将CaCl2溶液分别加入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D.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最好的方法是加热
[答案] C
[解析]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碳元素全都转化为CO2,所以NaHCO3放出CO2多,A正确;NaHCO3和Na2CO3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HCO3速率快,B正确;CaCl2不与NaHCO3反应,不产生沉淀, CaCl2与 Na2CO3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C错误;NaHCO3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发生反应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而Na2CO3受热不分解,所以,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杂质,最好的方法是加热,D正确。
9.向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不再有CO2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现象完全相同
B.产生CO2的质量相同
C.Na2CO3产生CO2的质量更多
D.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答案] B
[解析]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Na2CO3+2HCl===2NaCl+CO2↑+H2O,②NaHCO3+HCl===NaCl+CO2↑+H2O。Na2CO3中滴入盐酸,开始无现象,后出现气泡,NaHCO3中滴入盐酸立即出现气泡,故A项错误;由①②可知,产生CO2的质量相等,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比NaHCO3多,故B项正确,C、D项错误。
10.现将Na2O2与过量NaHCO3混合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排出气体后最终剩余的固体是( )
A.NaOH和Na2O2
B.NaOH和Na2CO3
C.Na2CO3
D.Na2O2
[答案] C
[解析]NaHCO3受热分解: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生成的CO2和H2O分别与Na2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NaHCO3过量,则会发生反应:CO2+2NaOH ===Na2CO3+H2O,所以残留固体为Na2CO3,C正确。
11.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答案] A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小苏打可与HCl发生反应,减小胃酸的浓度,因此用于治疗胃病,A正确;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中加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是碱,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最后的溶液为无色,B错误;Na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引力小,容易失去,所以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是由于Na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二者没有关系,C错误;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是由于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而帮助人呼吸,所以二者有关系,D错误。
1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只能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的是( )
A.NaHCO3溶液、石灰水B.NaOH溶液、CO2
C.Na2CO3溶液、盐酸 D.Na2O2、CO2
[答案] D
[解析]A.NaHCO3溶液、石灰水反应,如石灰水不足,则生成Na2CO3,如石灰水过量,则生成NaOH,故A错误;B.NaOH溶液、CO2反应,如二氧化碳不足,则生成Na2CO3,如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NaHCO3,故B错误;C.Na2CO3与盐酸反应,如盐酸不足,生成NaHCO3、NaCl,如盐酸过量,则只生成NaCl,故C错误;D.Na2O2、CO2反应只生成一种含钠化合物为Na2CO3,故D正确。
13.如图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
B.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
C.工业上常以海水为原料,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
D.先通CO2,再通NH3
[答案] D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则a中通入NH3,b中通入CO2,故A正确;氨气能与稀硫酸反应,c中放入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用于NH3的尾气吸收,故B正确;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为NaCl,还含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经过净化、浓缩得到饱和食盐水,故C正确;先通入NH3,可增大CO2的溶解度,后通入CO2,故D错误。
14.将2.5 g Na2CO3、NaHCO3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如图所示。
(1)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当加入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C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
(3)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H++OH-===H2O、CO eq \\al(2-,3) +H+===HCO eq \\al(-,3) 。
(2)0.224 L
(3)42.4%
[解析](1)结合H+能力:OH->CO eq \\al(2-,3) >HCO eq \\al(-,3) ,OA段没有气体产生,因此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O eq \\al(2-,3) +H+===HCO eq \\al(-,3) 。(2)盐酸体积为35 mL 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eq \\al(-,3) +H+===H2O+CO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 ml·L-1×(35-25)×10-3 L=0.01 ml,产生CO2的体积为0.01 ml×22.4 L·ml-1=0.224 L。(3)设NaOH为x ml, Na2CO3为y ml,NaHCO3为z ml(假设溶于水时NaOH与NaHCO3不反应)。
根据题意得 eq \b\lc\{(\a\vs4\al\c1(x+y=25×10-3×1,,y+z=20×10-3×1,,40x+106y+84z=2.5,)) 解得x=0.015,y=0.01,z=0.01,
因此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eq \f(0.01 ml×106 g·ml-1,2.5 g) ×100%=42.4%。
1.有两份质量相同的NaHCO3,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所耗用的盐酸的体积比为( )。
A.2∶1B.1∶1
C.1∶2D.4∶1
[答案] B
[解析]本题可从Na+守恒角度考虑。无论NaHCO3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先加热分解后再与盐酸反应,Na+的量不变,生成的NaCl的量相等,则消耗盐酸的量相等。
2.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把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答案] D
[解析]A项,加热时只有NaHCO3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产生的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来鉴别;B项,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而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可用来鉴别;C项,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快,故可用来鉴别;D项,Ca(OH)2溶液与Na2CO3、NaHCO3溶液均能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不能用来鉴别。
3.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小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g g
g g
[答案] C
[解析]假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则: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84×2106 84×2-106=62
x0.31g
解得x=0.84g。
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00g-0.84g=4.16g。
4.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2-53w131w1 B.84(w1-w2)31w1
C.73w2-42w131w1 D.115w2-84w131w1
[答案] A
[解析]
2NaHCO3Na2CO3+CO2↑+H2O m(减少)
2×84 106 62
x (w1-w2)
解得x=84(w1-w2)31,将其代入下式可得:w(Na2CO3)=w1-xw1=84w2-53w131w1,A项正确。
5.1 ml过氧化钠与2 m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
[答案] A
[解析]由题意可知,首先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H2O和CO2各1ml。然后H2O和CO2与Na2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1mlNa2O2先与1mlCO2反应,H2O未参加反应,最后残留的固体全部是Na2CO3。
6.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
[答案] C
[解析]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首先与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与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C项正确。
7.加热1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A.42% B.58%
C.36% D.64%
[答案] B
[解析]
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 Δm(固)
168 62
m(NaHCO3) (10.0-8.45)g
则 eq \f(168,62) = eq \f(m(NaHCO3),(10.0-8.45)g) ,解得m(NaHCO3)=4.2 g,故Na2CO3的质量分数= eq \f((10.0-4.2)g,10.0 g) ×100%=58%。
8.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
A.Na2O2:供氧剂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D.纯碱:除去物品上的油污
[答案] B
[解析]烧碱(NaOH)为强碱,具有强腐蚀性,不能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B错误。
9.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 )
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钠 D.硫酸铜
[答案] B
[解析]碳酸氢钠既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10.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O2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 B
[解析]反应③为2NaOH+CO2===Na2CO3+H2O,NaOH为碱,Na2CO3为盐,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正确;反应④为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B错误;反应⑤⑥分别是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O2的供给,C正确;反应④为分解反应,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②为置换反应,D正确。
1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eq \f(84w2-53w1,31w1) B. eq \f(84(w1-w2),31w1)
C. eq \f(73w2-42w1,31w1) D. eq \f(115w2-84w1,31w1)
[答案] A
[解析]由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 Δm
2×84 106 62
m(NaHCO3) w1-w2
m(NaHCO3)= eq \f((w1-w2)×84,31) ,则m(Na2CO3)=w1-m(NaHCO3)= eq \f(84w2-53w1,31) ,Na2CO3的纯度为 eq \f(m(Na2CO3),w1) ×100%= eq \f(84w2-53w1,31w1) 。
12.下列测定Na2CO3中NaHCO3含量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已知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答案] C
[解析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A正确;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 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B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是CO2,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全是CO2的质量,不能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C错误;Na2CO3、NaHCO3都与Ba(OH)2反应,Ba(OH)2足量时,C原子全部转化为固体BaCO3,利用碳元素守恒列式求解,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D正确。
13.120 mL含有0.20 m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2.0 ml·L-1
B.1.5 ml·L-1
C.0.18 ml·L-1
D.0.24 ml·L-1
[答案] B
[解析]当碳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立即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al(2-,3) +2H+===H2O+CO2↑,碳酸钠完全反应,需要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eq \f(0.20 ml×2,0.2 L) =2 ml·L-1。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无气体放出,需要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eq \f(0.20 ml,0.2 L) =1 ml·L-1,后再加入盐酸,才有气体放出,所以要满足滴加顺序不同时均有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应该大于1 ml·L-1,小于2 ml·L-1,B正确。
14.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答案] A
[解析]Ba(OH)2足量,挥发出的HCl被吸收,不会影响BaCO3沉淀的生成和测定,无须单独添加吸收HCl的装置,A项错误;碱石灰可吸收H2O、CO2,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B项正确;该实验需根据③中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纯度,故需要通入空气,保证②中产生的CO2完全转移到③中被充分吸收,减小实验误差,C项正确;③中产生的沉淀为BaCO3,根据BaCO3的质量可计算生成CO2的质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的Na2CO3质量,再根据样品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D项正确。
15.适量CO2通入含0.8 g NaOH的碱溶液中,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低温下蒸干后得到1.37 g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A.Na2CO3
B.NaHCO3
C.Na2CO3、NaHCO3
D.Na2CO3、NaOH
[答案] C
[解析]n(NaOH)=0.8 g/40 g·ml-1=0.02 ml。若CO2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CO3,则m(Na2CO3)= eq \f(1,2) ×0.02 ml×106 g·ml-1=1.06 g;若CO2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则m(NaHCO3)=0.02 ml×84 g·ml-1=1.68 g,因1.06<1.37<1.68,故固体物质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16.A~H为中学化学中常用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化合物,“□”代表单质,A为医学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G为淡黄色固体,C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E为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生成1 ml G转移电子 ml。
(2)反应①②③④中, (填序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D: ;
F+C: 。
[答案] (1)Na2O2,2 ml。
(2)②③
(3)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
2Na+2H2O===2NaOH+H2↑。
17.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乙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2)图丙、丁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与丙相比,丁所示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A.丁比丙复杂
B.丁比丙安全
C.丁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对比,而丙不行
(3)若用丁所示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乙
(2)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C
(3)NaHCO3
[解析](1)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但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跟过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产生气体的量多,故图甲所示实验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变化不能鉴别Na2CO3与NaHCO3,而图乙所示实验可以。(2)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用加热方法鉴别。与图丙所示实验相比,丁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实验对比,现象明显。(3)将NaHCO3置于小试管B中,Na2CO3置于大试管A中,加热时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18.某学生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制备Na2CO3溶液。为防止通入的CO2过量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至CO2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 min;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 ;理由是 。
(2)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能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 ,原因是 。
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 ,作用是 。
(3)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
[答案] (1)能 实验①生成NaHCO3,其中过量溶解的CO2气体煮沸时已除去,在实验③中NaHCO3恰好与NaOH完全反应,转化为Na2CO3
(2)不能 纯碱与盐酸反应太快,不利于CO2的吸收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HCl
(3)不对 若不先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实验③加入的NaOH溶液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CO2的反应,使NaHCO3不能完全转化为Na2CO3
[解析]反应原理是:一部分NaOH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使生成的NaHCO3恰好与另一部分NaOH反应生成Na2CO3:NaHCO3+NaOHNa2CO3+H2O。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关系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
D
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无关系
第06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这是一份第06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文件包含第06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06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4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322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pdf、322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整理与提升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374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整理与提升练习题</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