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78590/0-17122735272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层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78590/0-17122735273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
展开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氯化钾 D.碳酸氢钠
[答案] D
2.物质的标准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三者相一致的是( )
A.乙酸、醋酸、C2H6O
B.碳酸钠、烧碱、Na2CO3
C.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D.氢氧化钙、生石灰、CaO
[答案] C
3.人们利用焰色试验制造了绚丽多彩的烟花,下列物质的焰色为黄色的是( )
A.Na2CO3 B.KCl C.CaCl2 D.CuSO4
[答案] A
4.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判断正确的是( )
D [钠元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试验为紫色,观察钾元素的焰色试验时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根据题中现象只能确定有Na+,而不能确定K+的存在。]
5.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均为钠盐 B.受热均易分解
C.焰色试验均为黄色 D.均能与盐酸反应
B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6.我国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小苏打可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状态的肿瘤细胞,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开辟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小苏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制备苏打
B.可用于糕点生产中
C.与H+作用易产生CO2
D.可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
D [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可用于制备苏打,故A正确;碳酸氢钠能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于制发酵粉,可用于糕点生产中,故B、C正确;饱和食盐水与CO2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小苏打,故D错误。]
7.下列物质中,最宜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的是( )
A.NaOH溶液 B.Ca(OH)2溶液
C.NaHCO3溶液 D.浓H2SO4
C [A.NaOH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来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故A不选;B.Ca(OH)2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来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故B不选;C.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氯化氢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故C选;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与浓H2SO4均不反应,不能用来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故D不选。]
8.有关Na2CO3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因此Na2CO3属于碱
B.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CO eq \\al(\s\up1(2-),\s\d1(3))
C.碳酸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D.一定条件下,Na2CO3和NaHCO3可以相互转化
D [A.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但Na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B.溶液中含有SO eq \\al(\s\up1(2-),\s\d1(4)) 或Ag+,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C.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C错误;D.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Na2CO3可以转化为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NaHCO3可以转化为Na2CO3:NaOH+NaHCO3===Na2CO3+H2O。一定条件下,Na2CO3和NaHCO3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9.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填“>”“<”或“=”)后者。
[答案] (1)小苏打 碱
(2)H++HCO eq \\al(\s\up1(-),\s\d1(3)) ===H2O+CO2↑ <
[能力提升练]
10.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D [A项纯碱不能用于治疗胃病,陈述Ⅰ错,陈述Ⅱ对;B项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先变红,后马上褪色,陈述Ⅰ错,陈述Ⅱ对;C项高压钠灯发黄光是物理变化,与金属钠具有还原性没有因果关系。]
11.过量的NaHCO3与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
A.Na2O和Na2O2 B.Na2O2和Na2CO3
C.Na2CO3 D.Na2O
C [在题中所给出的两种物质中NaHCO3是过量的,两种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HCO3 eq \(=====,\s\up7(△)) Na2CO3+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NaOH+CO2===Na2CO3+H2O。因NaHCO3是过量的,又充分加热,有足够的CO2使Na2O2最终全部转化为Na2CO3,过量的NaHCO3也完全分解成Na2CO3,而Na2CO3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最后排出产生的气体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12.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
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B [用酒精灯加热时,外管温度高,内管温度低,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将Na2CO3放在外管中,温度高却未分解,NaHCO3放在内管中,温度低却分解,证明Na2CO3热稳定性强于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为小苏打(NaHCO3),乙为纯碱(Na2CO3),故A项正确、B项错误;NaHCO3分解产生的水可以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C项正确;Na2CO3不会分解产生CO2,故不能使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项正确。]
13.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试验都呈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还原性,同时都生成C,C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D溶液与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变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E加热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C溶液和CO2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首先根据五种物质的焰色试验都呈黄色,可以推断出五种物质都含有钠元素;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可以推断出A和B是过氧化钠和金属钠中的一种,二者生成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A是钠,B是过氧化钠,生成的C则是氢氧化钠;再由题意可以推断出D是碳酸钠,E是碳酸氢钠。
[答案] (1)Na2O2 Na2CO3
(2)2NaHCO3 eq \(=====,\s\up7(△)) Na2CO3+CO2↑+H2O
(3)CO2+2OH-===CO eq \\al(\s\up1(2-),\s\d1(3)) +H2O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纯碱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关系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关系
高中化学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共11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达标测试,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