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内含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086428/0-17242312862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内含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086428/0-1724231286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方程寻求更简单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通过学习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会根据方程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1)什么是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5x2-4x;(2)x2-4 x+4;(3)4x(x-1)-2+2x;
(4)x2-4;(5)(2x-1)²-x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熟练且正确地将多项式因式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一、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46~47页,然后提出问题:
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教师展示小颖、小明和小亮的三种解法:
小颖的解法: 小明的解法:
由方程x2=3x,得 由方程x2=3x两边
x2-3x=0. 同时约去x,得
因此x=3±92, x=3.
x1=0,x2=3. 所以这个数是3.
所以这个数是0或3.
小亮的解法:
由方程x2=3x,得
x2-3x=0.
即x(x-3)=0,
于是x=0或x-3=0.
因此x1=0,x2=3.
所以这个数是0或3.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看哪种方法对,且更简便.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学生探讨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错的原因在哪里,哪种方法更简便?
小颖用的什么方法?
公式法.
小明的解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违背了等式的基本性质,x可能为零.
小亮的解法对吗?其依据是什么?
对.依据是两个数相乘,如果积等于零,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如果a·b=0,那么a=0或b=0.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为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那么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 1 \* GB3 ①a=0,b≠0; = 2 \* GB3 ②a≠0,b=0; = 3 \* GB3 ③a=0,b=0.
问题:
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到因式分解法的定义.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小亮的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移项: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
2.化积: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3.转化: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求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写出方程的解.
巩固练习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3x2-6x=-3; (2)3(x-2)-(x-2)2=0.
解:(1)化为一般式为x2-2x+1=0,
因式分解,得(x-1)(x-1)=0,
从而x-1=0,
所以x1=x2=1.
(2)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
(x-2)(5-x)=0,
从而(x-2)=0或(5-x)=0,
所以x1=2,x2=5.
典型例题
【例1】我们知道x2-(a+b)x+ab=(x-a)(x-b),那么x2-(a+b)x+ab=0就可转化为(x-a)(x-b)=0,请你用上面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3x-4=0; (2)x2-7x+6=0; (3)x2+4x-5=0.
【问题探索】上面因式分解的特点是什么?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有什么关系?
【解】二次三项式x2-(a+b)x+ab的最大特点是x2项是由x·x而成,常数项ab是由(-a)·(-b)而成的,而一次项是由-a,-b分别与x交叉相乘而成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上面的三题分解因式.
(1)因式分解,得(x+1)(x-4)=0.
于是,得x+1=0或x-4=0,
故x1=-1,x2=4.
(2)因式分解,得(x-1)(x-6)=0.
于是,得x-1=0或x-6=0,
故x1=1,x2=6.
(3)因式分解,得(x+5)(x-1)=0.
于是,得x+5=0或x-1=0,
故x1=-5,x2=1.
【总结】上面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例2】已知9a2-4b2=0,求代数式ab-ba-a2+b2ab的值.
【问题探索】a,b的值能直接求出来吗?a,b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将a,b的关系代入代数式中求值.
【解】原式=a2−b2−a2−b2ab=-2ba.
∵ 9a2-4b2=0,
∴ (3a+2b)(3a-2b)=0,
即3a+2b=0或3a-2b=0,
∴ a=-23b或a=23b.
当a=-23b时,原式=-2b−23b=3;
当a=23b时,原式=-3.
【总结】要求ab-ba-a2+b2ab的值,首先要对它进行化简,然后从已知条件入手,求出a与b的关系后代入,但也可以直接代入,因计算量比较大,比较容易发生错误,本题注意不要漏解.
课堂练习
1.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最适合用因式分解法来解的是( )
A.(x-2)( x+5)=2 B. x2+x-6=0
C.x2+5x-2=0 D.12(2-x)2=3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 )
A.5 B.7
C.5或7 D.10
3.小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0时,只得出一个根是x=8,则被她漏掉的一个根是x=______.
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x-2)+x-2=0;
(2)3x(2x+1)=4x+2.
参考答案
1.B
2.B
3.0
4.解:(1)因式分解,得(x+1)(x-2)=0.
于是,得x+1=0或x-2=0,
故x1=-1,x2=2.
(2)原方程可变形为3x(2x+1)-2(2x+1)=0.
因式分解,得(2x+1)(3x-2)=0.
于是,得2x+1=0或3x-2=0,
故x1=-12,x2=23.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因式分解的方法有:
ma+mb+mc=m(a+b+c);
a2 ±2ab+b2=(a ±b)2;
a2 -b2=(a +b)(a-b) .
2.因式分解法的原理:如果a·b=0,那么a=0或b=0.
3.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简记口诀:右化零,左分解,两因式,各求解.
布置作业
习题2.7 知识技能 1,2
板书设计
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移项: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
2.化积: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3.转化: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求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写出方程的解.
初中北师大版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