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8.1《静女》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055626/0-17232860806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8.1《静女》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055626/0-17232860807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8.1《静女》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6055626/0-17232860808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公开课教案
展开统编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八单元《静女》
学时
讲授
2
练习
1
授课人
XX老师
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发现与鉴赏: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参与: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
掌握诗歌内容、重章叠句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感受其真挚的感情。
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有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甜蜜,有的是“始乱终弃”的哀伤,有的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还有的是“隔河相望”的遗憾……从你所知道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你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来么?
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回答。
教师点拨:《诗经》立的爱情:《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对女子的热烈追求;《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诗经》中这样的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邶风·静女》,领略一番别样的风情。
走进诗经
1.视频了解《诗经》
2.诗经“六义”
内容方面:
风: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內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有“周颂”、“鲁颂”、“商颂”。
手法方面: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3.解题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硕女:贤德之女。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邶(bè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世人评价
(1)《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4)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诵读诗歌
1.《静女》吟哦
2.依节奏朗读《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正音
姝(shū) 俟(sì )隅(yú ) 踟躇(chí chú) 娈(luán ) 贻(yí)炜(wěi) 说(yuè)怿( yì ) 女(rú) 归荑(kuì tí )洵(xún ) 匪(fēi)
4.通假字归纳
爱:同“薆”,隐藏,遮掩。
见:同“现”,出现。
说:同“悦”,喜爱。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归:同“馈”,赠送。
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不是
文本解读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描写什么?
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搔首踟跟” ‘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描写。“搔首踟蹰” 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
(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
【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
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
“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
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
借助“彤管”“荑”抒发情感。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
研读文本
情人约见图:
俟我城隅——约会——搔首踟蹰——急切之情
情人相见图:
贻我彤管——热恋——说怿女美——狂热之情
情人相别图:
归我牧荑——痴想——美人之贻——渴慕之情
情人约见图
1.“静”且“姝”的姑娘为何会有“爱而不见”的举动呢?体现了什么?
2.小伙子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 短短四句,两处波折。
情人相见图
1.小伙子为什么喜欢“彤管”?
2.心情由“担忧”转为“高兴”的小伙子,有没有直接赞美女孩子?
情人相别图:
1.女子送给小伙子两件礼物:彤管和嫩荑,你说小伙子更喜欢哪一个?
2.小伙子最后表白了吗?
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委婉含蓄。《静女》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巧妙描写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全篇皆以“静女”为歌咏对象,充分显示出“我”对心仪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2.巧用双关,借物咏人。“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表面上是喜爱姑娘,其实是借此来表达“我”对姑娘的喜爱之情,尽显真率纯朴之美。
诗歌主旨
《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作业布置
话剧表演。
中职语文*灯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学设计</a>,共2页。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初读感知,品读感悟,重点句解读,研读象征手法,本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了解背景,助力赏析,出示诗文,指导朗读,吟咏战歌,梳通诗意,品读战歌,体会情感,文本探究,解析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