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获奖备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和古诗鉴赏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诗中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4、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和诗歌叙事的跳跃性。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结合注释,体会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和诗歌叙事的跳跃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古代诗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用文字凝固了时光的斑斓,留下了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那么,当我们走进古诗的殿堂,聆听诗人的心曲时,你是否会想起古人的愁滋味?如今,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诗歌《静女》的绝妙之处吧! 这首古诗的主旨是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揭秘,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正如古诗中所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名句凝结着人类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唤起我们对生命深处情感的共鸣。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古诗,探寻其中隐藏的智慧和情感,感受文学的无尽魅力。”
二、文学常识 《静女》 选自《诗经∙国风∙邶风》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以旧体诗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的诗歌
(4)、诗歌的发展历程
(4)关于《诗经∙国风∙邶风》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文雅美丽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2、夯实基础,掌握字词
姝( ) 俟 ( ) 隅( ) 娈 ( )踟 ( ) 躇 ( ) 贻 ( ) 炜 ( )荑( ) 洵 ( ) 怿 ( )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介词结构后置,于城隅俟我
译文: 温柔又静雅的姑娘, 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踟蹰:同“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说怿,喜悦。说,通“悦”
译文:娴静的姑娘容颜好,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通“非”,表示否定判断
译文: 郊野采荑赠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是美人相赠的情意异常深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第一、二句,读出着急的情味;第三、四句,读出美好愿景的情味;第五、六句读出充满细想,回味无穷的味道。
《静女》中哪些地方用到 ?有什么作用? “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等。 作用:情感的线索,思想的脉络。 俟我城隅——约会——搔首踟蹰——急切之情 贻我彤管——热恋——说怿女美——狂热之情 归我牧荑——痴想——美人之贻——渴慕之情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小组点评。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邶风·静女》是如何运用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①“赋”的表现手法。运用心理描写和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通过对普通荑草的赞美来表现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渴慕之情。
(2)研讨诗文表现手法
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却不爱“彤管”爱“荑草”,你如何理解这一反常的举动?
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只欣赏彤管的鲜艳的色泽,而对普通的荑草却由衷地赞美。这是因为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洵美且异”,是对它所传送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这时,男主人公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初生的荑草已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对爱情的象征。
(3)领悟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
小结: 总的来说,本诗通过描写青年男女相约、相恋、相思的全过程,综合运用赋比兴、对比、衬托等手法,集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①思想感情上,本诗表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②艺术特点上,本诗人物写得十分动人。盼望着约会中迟到的恋人,诗中男子 “搔首踟蹰”,焦急和烦躁全然没有掩饰。写女子给男子的馈赠,恋爱时节赠的是浪漫的茅草,准确的写出了民间习俗和人物的内心感受。
⑤、本诗的句式为四言,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四言诗的典型。
③、《静女》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全诗三章复沓,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既在内容上起到补充的作用,又有利于表达青年男女强烈情感。
④、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欢欣快乐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情实感。
总的来说,本诗通过描写青年男女相约、相恋、相思的全过程,综合运用赋比兴、对比、衬托等手法,集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鹌鹑(chún) 拾掇(duō) 场圃(pǔ) 静女其姝(shū) B、稼穑( shè ) 瞻顾(zhān) 赋诗(fù) 搔首踟蹰(chú) C、狩猎(shòu) 阴霾(mái) 伐檀(tán) 说怿女美(yì) D、大雅(yǎ) 仓廪(lǐn) 依赖(lài) 洵美且异(xún)
解析: B、稼穑( sè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俟我于城隅:等待。 C、自牧归荑:归还。 D、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解析:C、归,同“馈”,赠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它或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 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错。《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4、翻译下面句子①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不是荑草长得美,是美人相赠的情意异常深厚。
5、下列对“静女其姝”中的“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代词,指“静女”B、形容词词头,可译为“多么” C、助词,指“的”D、代词,要译为“她的”
6、对《静女》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
解析: D、通过对普通荑草的赞美来表现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渴慕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各题。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容颜美好。②爱:隐藏。③娈:(luán)年轻美丽。④炜:鲜红透亮。⑤说怿:喜爱。⑥归:通“馈”。⑦洵:诚然,确实。 7、以上这首诗,体现了《诗经》中的 这种表现手法 。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男主人公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而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情人约会活动。D、“搔首 踟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试讲课备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试讲课备课教学ppt课件</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读文题,基础知识,课文范读,串讲诗文,课堂小结,春江花月夜,景物美,情感美,四幅图景,完美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短歌行优秀备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短歌行优秀备课教学ppt课件</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文范读,串讲诗文,过去的日子,患苦于,代指酒,鹿叫的声音,拾取摘取,东西向田间小路,指“枉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师说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师说优秀备课教学课件ppt</a>,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课文,古之学者必有师,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师老师,第一段,传传授,受通“授”传授,业学业,孰谁疑问代词,惑名词疑难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