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优秀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耳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它具有先天的熟悉感,但对它“如何工作”知道得 并不多。本课时通过观察鼓膜模型(橡胶皮或气球皮)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耳
是如何工作的,加深学生对于听力和人耳的理解。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耳的结构,知道人的耳朵的构成。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耳的各部分的作用。
科学思维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认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探究实践
*在模拟耳郭、鼓膜的实验中,用简单的图示文字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态度责任
*认识到身体器官的重要性,加强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建模的方法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难点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
学生准备
“耳的结构”图片或模型、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皮(气球皮)、橡皮筋、 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导入:同学们,老师讲话的声音你们能听见吗?(能)为什么能 听见?(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为什么全班的学生都能听 见?(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2.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 个器官有关?(耳朵)
3.声音在耳朵里是怎样传递的?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导入,将声音和 耳朵联系起来,聚焦问 题,形成概念目标。
二、探索 (25分钟)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和模型。
1.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学生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2.教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追问:你认为这些耳的结构有什么作 用呢?
3.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及各部分主要作用。
1.通过观察耳朵的结构
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 称,并对各部分的功能 进行推测。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4.小结:是呀,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
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1)耳郭形如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2)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是有弹性的椭圆形、淡灰色、
半透明的薄膜,能接收声波并产生相应振动。
(3)听小骨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的小型骨头,也是人体最小的
骨头
(4)耳蜗是内耳中主管听觉的装置,因形似蜗牛壳而得名。
(5)听觉神经是由内耳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神经。
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1.教师: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就是
耳郭,那耳郭有什么作用呢?
2.出示实验材料:A4纸。
3.布置任务: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4.模拟耳郭:
(1)将A4纸卷成一个“喇叭”(加大耳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
听微弱的声音。
(2)拿掉纸喇叭(不加大耳郭),再听一听。
(3)对比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录自己的发现。
(4)重复上述实验,每次听不同的声音。 5.学生小组内交流模拟耳郭实验的发现。
6.小结:耳郭和纸喇叭能更好地帮我们收集声音。
活动三:观察并比较鼓膜的振动。
1.教师:声音的振动通过外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
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进行下面的模拟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塑料杯、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
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等。
(2)讲解实验步骤:
①用气球皮制作鼓膜模型,在杯口的气球皮上面放少量细 沙或纸屑。
②在“鼓膜”上方相同的位置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鼓 膜”是否发生振动,并记录下来。
③在“鼓膜”上方远近不同的位置制造同样强度的声音,观 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记录下来。(提示:记录时,可 以用“强”“弱”或“幅度大”“幅度小”等描述)
2.模拟耳郭的实验,体验
耳郭的收声作用。
3.通过模拟实验,体验鼓
膜的作用并明白它的 工作原理。
【作业设计】
1. 振动的物体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听 小 骨再 将
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2. 耳朵各部分结构中,能收集声音的是( A )。
A. 耳 郭 B. 外耳道 C. 鼓膜 D. 听觉神经
【教学反思】
我们上节课已经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本课在学生理解声音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 个方向传播的基础上,学习声音在人耳中的传播。
在教学耳的构造时,通过实物模拟耳的展示,让学生形象描绘出听觉产生的过程。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性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懂得耳的构造以及每个部分的特定功能,如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鼓膜的模拟实验书本中用音叉来做,但自己实际做下来,效果很差,气球皮上的沙基本不动,上课时无 意间发现用扩音器说话时靠近气球皮效果相当好!可以用扩音器代替音叉来完成这个实验。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试着说一说鼓膜的作用。
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的振动情况
声音的 距离不变
声音较强时
振动幅度大
声音较弱时
振动幅度小
声音的 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时
振动幅度小
声音较近时
振动幅度大
3.小结:物体发出的声音越强、距离“鼓膜”越近,“鼓膜”振动幅度 越大。因此,可以我们可以知道人耳中的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
为振动。
三、研讨 (10分钟)
研讨1: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前面的研究,大家对耳的结构和功能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学生结合观察实验说一说自己对耳郭和鼓膜的作用的理解。 (对于耳蜗、听觉神经等的作用,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
研讨2:
1.先让学生观察听诊器,尤其是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想一想这 种结构与耳郭、纸喇叭有什么相似之处。
2.解释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研讨1是引导学生对耳
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进 行完整的认识,特别是我 们能听到大小不同的声 音时鼓膜所起的作用;
研讨2是引导学生在实
验中发现耳郭收集声音 的作用。
板书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外耳→ 中耳→ 内耳→大脑 耳 郭 鼓 膜
小学4.冰融化了优秀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kx/tb_c1614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冰融化了优秀第4课时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6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运动的小车优质课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4.弹簧测力计优质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a href="/kx/tb_c16163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弹簧测力计优质第4课时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