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与笔算。由于学生学习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难度,要比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难度较小,所以在本单元的教材中,结合加、减法计算的教学,穿插安排了有关用加、减法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本单元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结合安排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二段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结合安排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三段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结合安排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每段后面各安排一个练习,单元的最后安排了复习。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的特点:
1.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口算、笔算穿插安排,相互支撑。
3.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1.使学生经历探索100以内不进位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位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
1.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以及正确解答求两位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难点:正确解答求两位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本单元和第六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知识,它是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1.联系整十数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让学生操作学具,体会计算过程,逐渐形成明确的算法。
3.比较不相同的、容易混淆的算式的算法,进一步整理思路,理清算法。
4.引导估计,发展数感,也为以后的计算教学作些准备。
5.在计算教学这条主线里,穿插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6.单元复习,提升技能,完善认知结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2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
练习七1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课时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
练习八2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1课时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1课时
练习九1课时
复习2课时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书本第42~43页的内容。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小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崇尚社会公德。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小棒若干、口算卡片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口算:
2+5 9-4 4+6 3+4 10-2
( )+( )=( ) ( )-( )=( )
2.口答:30里面有( )个十;
60里面有( )个十;
4个十是( );9个十是( )。
3.像10、20、3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之间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看,智慧大巴来了,它们要带我们去“动物王国”旅行,想去吗?
2.看大巴车,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
(1)提问:看这两辆大巴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教师指出: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把两辆车的座位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K+K=K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0+30= 30+40=
学生尝试计算,你是怎样算的,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2.交流算法。
小组内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总结并板书。
方法一:十个十个地数,从40后再数3个十是70。
方法二:依据数的组成,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是70、
方法三:把十位上的数相加4+3=7,表示7个十,再在7后面添一个0,所以40+30=70。
重点指导第三种方法
谈话:我们的算法有很多,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同桌听。并把得数填在书上。
3.练习巩固。
(1)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30+40,并说说规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部分。30+20= 20+30+40= 60+40=
指名回答算法,加以肯定和指导,帮助后进生理解算法。
eq \b\lc\ \rc\}(\a\vs4\al\c1(K+K,K+K,K+K))=90,帮助理解先想K+K=9。
4.教学“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师: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方法一:依据数的组成,7个十减3个十还剩4个十,是40。
方法二:用7-3=4,在4后面添上一个0,所以70-30=40。
方法三:想加算减法,30+(40)=70,所以70-30=40。
(4)练习巩固:50-10= 90-30-20= 100-40=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图写出四道算式,你有信心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算;求一部分就是从总数中去掉已知的一部分,用减法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自出类似的题目并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动物王国的火车没有司机。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火车安全的开走?
师: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先独立完成,再接火车游戏回答。
4.“想想做做”第4题。
口算比赛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最厉害的是我们的口算了。
独立完成,共同校对,教师及时纠错并给予帮助。
5.“想想做做”第5题。
看图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小结:“同样多”也就是20个萝卜。求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就是把20和20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0+30=70 30+40=70
70-30=40 70-40=30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
书本第44~45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小棒若干、计数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场景出示: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校长室决定下个星期五带我们班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去参加春游。小朋友们乐意吗?那就拿出你们的表现吧。
看看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车呀?
学生观察,说出:有45座的大客车,有30座的中客车,有3座的小轿车。
提问:观察这幅场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各怎样列算式?学生提出问题,找人回答,分别板书
45+30、45+3、30+3、45+30+3。
再问:这四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还有一个算式我们现在还不会算,先放在这里。
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一个是45+30,一个是45+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请出我们的小棒帮帮忙吧。
学生自己摆。老师巡视,提示:想好先摆几捆几根,再摆几捆。怎样摆让老师一眼看出你的答案。
引导学生拨算珠。
(2)全班交流算法。
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把30与40相加)老师小结。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如下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并协助学生演示整理。(5+3=8,40+8=4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黑板上演示比较,突出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同桌一起用学具算珠拨一拨,写出结果。
(2)指定两名学生全班演示,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1)全班学生口算。四人小组检查,有错的在组内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2)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不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将整十数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加一位数时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
3.“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给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各自填写算式,集体订正并说算理。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想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
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第3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的练习
书本第46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小棒若干、计数器
一、复习
出示算式:
25+4= 2+67= 5+34=
25+40= 20+67= 50+34=
比较一组的两个算式,回忆算法。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二、完成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仔细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那么得数会怎么样呢?算算看。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想想做做”第5题。
小游戏:比比谁跳得快。同桌两人,一人扮演“2加几”的小松鼠,一人扮演“20加几”的小松鼠,两人在写好加数的大题板上写得数,同桌互查,看谁先又快又准地到达目的地。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获得小奖品。
3.“想想做做”第6题
(1)先说一说,认识“几十多”。
(2)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
(3)校对得数,说说如何算得又对又快,或者通过计算,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方法很多,但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计算和估计相结合,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巧”。
三、知识应用
1.“想想做做”的第8、9两题。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说一说身边的事。
四、鼓励评价
谈话: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努力开动脑筋,相信这节课你的收获一定很大。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加数+加数=和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第4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书本第47~48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小棒若干、计数器
一、创设情景引入
谈话:我们身边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其中有一种小动物最聪明,你猜猜它是谁?聪明的小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学习
1.猜一猜。
谈话:猴妈妈带着小猴下山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
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示范游戏:老师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知道求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话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列式,并口答。
2.“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比较讨论。
(1)提问: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在几道题中,有“已经”“还有”和“共有”这些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圈点的方法画出关键词,如:“已经”“还有”和“共有”等。
(3)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已经知道的和还剩的这两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想想做做”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5.延伸。
(1)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2)学生试编。
(3)同桌交流,互相解答。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23+5=28(个)
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第5课时 练习七
书本第49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被减数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会估算并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小棒若干、计数器
一、问题梳理
1.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3.为什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二、练习交流
1.第1题
(1)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2)同桌校对结果,并谈谈在互相交流中发现了什么。
(3)个别学生选题回答。
2.第2题
(1)教师可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2)学生尝试估算前两道题:59+20 6+33
(3)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在估算的时候,看两位数加整十数还是一位数,加整十数只要看十位,十位加后是几就是几十多;加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4)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5)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6)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3.第3题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第4题
(1)出示第4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指导口答。(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5.第5题
(1)同桌说一说这道题已知道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的?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练习七
教学后记: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加法的算法;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学习。
第6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书本第50~51页的内容。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70-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2.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么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同学们能正确计算吗?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情境(小朋友依次排队上车)。
谈话:校问口停了一辆辆的大客车,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同学们可高兴了。现在大家正排着整齐的队伍上车,班长小明在帮着老师指挥。(出示小明说的话)
(2)提问。
①看到这儿,你知道了什么?
②老师会问小明什么问题?
③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指名列出算式。
(4)揭题并板书:45-30=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板书:减法)
你们会计算45-30吗?
(5)引导独立探究。
现在请已经会算的小朋友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轻声说一说,还不会算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你算一算,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算器拨一拨。
(6)组织同桌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和同桌交流一下。
(7)组织集体交流。
①请摆小棒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摆一摆,说一说。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②同意他的摆法、说法吗?他从4个整捆里面拿掉3捆,为什么要这样拿呢?
③是啊,45减30,可以先从4个十里去掉3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④请用算珠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为什么要从十位上拨去3粒珠子?
⑤除了借助学具,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用数的组成来思考)
(8)不管用小棒,还是用计数器帮助计算,你有没有发现它们计算时相同的地方?
(9)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减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个位不变。
(10)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能完整地说说怎样算吗?(先算40-30=10,再算10+5=15)板书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说,指名说。
2.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谈话:到了恐龙馆门口,小明又和老师一起指挥同学们下车。(出示学生下车图)
(2)提问:先下车3人,车上还剩下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板书:45-3=
(3)提要求:45-3等于几,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同学把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如果还需要学具的帮助,那也可以用学具帮助算一算,再说一说。
(4)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5)集体交流:
①摆小棒计算的小朋友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可以随时问他为什么这样摆。
②用计算器计算的小朋友也来说一说。
(6)讨论:摆小棒和拨算珠计算,有没有共同点?
(7)不摆学具怎样算45-3呢?
(8)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一位数,个位变了,十位不变。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谈话: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3)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时,用两位数的几个十减整十数;减一位数时,用两位数的几个一减去一位数。做减法算式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减。
(4)今天学习的减法与前面学习的加法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教师讲述要求:同桌合作,一组两题选择分工拨珠。边拨边说一说怎么拨和为什么这么拨,最后填写结果。
(2)学生操作,交流。
2.“想想做做”第2小题。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3.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看图,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样求还剩多少箱没有运走?
(2)学生完整地说三句话。(2个条件和1个问题)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说算式和算理,并口答。
四、课堂总结
谈话:同学们,今天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45-30=15 45-3=42
本课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练习的设计也充满情趣,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有趣。算法的得出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效果较好。
第7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书本第52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
2.在计算中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熟练掌握口算的方法,培养数感。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
一、巩固练习
1.第5题:先估算,再计算。
(1)要求:不直接算出算式的得数,只估计得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可以了。
(2)学生估算后,师生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只看十位,十位相减后是几就是几十多,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3)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2.第6题:比一比。
(1)要求:不采用计算的方法,你能比较出下面每组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学生练习,在书上完成。
(3)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得。
3.第7、8题: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要用学过的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分几步完成?
(2)学生交流。
(3)小结步骤:第一步:看清图意,找条件和问题;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三步:列算式。
(4)自己读题后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在得数后面写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5)指名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纠正出现的错误。
二、总结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2.要求:自编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桌一个说三句话(2个条件和1个问题),另一个直接说算式,并口答,接着交换角色。
三、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第一步:看清图意,找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第三步:列算式。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第8课时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书本第53~54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理解用减法来解决求减数(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
一、情境导入
森林里的桃子熟了,大猴子带领一群小猴子去摘桃子。小猴子吃得真开心,不一会儿就剩下几个桃子了。大猴子说:我一共采了28个桃,现在只剩下7个。其中的一只小猴子想:吃了多少个桃?小猴子算不出来,你能帮他的忙吗?
二、探讨方法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猴子的问题是:他们已经吃了多少个桃?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完善自己的说法。
使学生明确:28个桃子被分成两个部分,“吃掉的”和“剩下的”,从28里减去“吃掉的”就可以得到“剩下的”;从28里减去“剩下的”就可以得到“吃掉的”。
3.找人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想出“从28个桃里去掉剩下的6个桃”这样的解题思路。
列式计算(板书:28-7=21个),并口答。追问:28、7、21分别表示什么?28-7=21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教师小结并板书:一共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已经吃掉的个数。
三、游戏活动
1.示范游戏:老师一共买了36朵花,借走了一部分之后剩下6朵。算一算老师借走了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原来一共有多少,剩下多少,借走了多少。
四、实际应用
谈话: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借走的是多少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图,提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谁能完整地说出数量关系?
(3)交流:怎样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提问:体育室里有多少个足球?还剩多少个?为什么?
(2)学生独立列算式,集体订正,并计算结果。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什么?
3.揭题:比较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这几道题都是计算已经去掉的一部分,在计算的时候要从总数里面减去还剩的就是已经去掉的。
五、总结拓展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3.拓展题:
(1)树上飞走了10只小鸟,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2)妈妈买回来30个苹果,________,还剩几个苹果?
六、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通过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及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9课时 练习八(一)
书本第55页的内容。
1.通过对前阶段学习内容的梳理和练习,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求已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会估算并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口算卡片
一、复习
1.口算:
83-20= 76-50= 65-30=
83-3= 76-5= 65-3=
先比一比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2.提问梳理
(1)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3)知道了一共有多少,又知道剩下多少,怎样求用去多少的实际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练习交流
1.第1题。
(1)学生先完成第1题的第1组。
(2)订正,并追问:为什么59-3和59-30的得数不一样?为什么59-30与95-30的得数不一样?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题?那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要告诉大家吗?
(4)完成后面的两组。
(5)订正。
2.第2题。
(1)谈话:两只可爱的小狗正在玩推箱子的游戏,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玩的吗?
(2)学生交流介绍游戏规则。
(3)同桌合作,选择角色完成,教师巡视。
(4)交换角色继续。
3.第3题。
(1)读题目,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教师讲解:不直接算出算式的得数,只估计得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可以了。
(2)尝试估计:94-60和47-3。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小结:在估算的时候,看两位数减整十数还是一位数,减整十数只要看十位,十位减后是几就是几十多;减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3)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4)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5)教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第4题。
(1)出示第4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说图意。
(2)思考:怎样求出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只知道“我们班有47人”这个条件行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从哪里找?
(3)学生交流补充。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人”。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在估算的时候,看两位数减整十数还是一位数,减整十数只要看十位,十位减后是几就是几十多;减一位数,十位不变还是几十多。
在理解两位数与一位数退位相减的基础上,通过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对比,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第10课时 练习八(二)
书本第55~56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学生能独立分析并解决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独立分析并解决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难点:独立分析并解决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
小黑板、口算卡片。
一、常规训练
1.抽卡片开火车口算。
2.1分钟口算比赛。
二、梳理归纳
1.出示两组题,学生计算并比较。
56+20 56+2 56-20 56-2
2.学生计算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并提问: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4)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算式的每个部分都有名称,名称是什么?
(5)怎样求和与差,怎样求加数、减数与被减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八第6题。
(1)谈话:豆荚先生想带小朋友到智慧楼里参观,但通往智慧楼的四个大门上各有一把锁,每把锁上各有一个算式,每把锁下都有两把钥匙,每把钥匙上各有一个数字。要根据算式上的得数,来选择哪把钥匙可以开这把锁。豆荚先生犯愁了,你能帮帮豆荚先生,告诉他各用哪把钥匙打开吗?
(2)学生讲述游戏规则。
(3)学生弄清规则后独立计算每把锁上的算式,然后选择相应的钥匙。
(4)指名学生订正。
2.连一连:练习八第7题。
(1)学生分析题意,独立连线。
(2)交流并估算,再作判断,然后连一连。
(3)小结:加减整十数十位变,加减一位数个位变。
3.算一算:练习八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交流并订正。
(3)提问:做这类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4)小结:计算时,不仅要仔细看准数,而且要仔细看清运算符号,然后认真计算。
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八第9题。
(1)提问:这样的表格式的解决问题是什么意思?怎么才能正确地完成?
(2)学生先自己轻声讲述题意,再独立完成。
(3)指名交流后,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
(4)小结:求原来有多少用加法,求卖出的和还剩的都用减法。
5.解决实际问题:思考题。
(1)学生独立读题,说数量关系并解答。
(2)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在理解两位数与一位数退位相减的基础上,通过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对比,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第11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不进位、不退位)
书本第57~58页的内容。
1.在学习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认识,初步掌握“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棒、计数器
一、复习
出示小黑板:
43+40 31+7 65-40 79-4 43-3
20+36 4+41 29-10 39-8 35+40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导入(出示挂图)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爱护。你们看,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去春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索
1.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2.在教学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学生先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43+31=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板书:40+30=70 3+1=4 70+4=74
谈话:刚才同学们在计算时大部分人都是先算40+30=70,再算3+1=4,最后70+4=74,想想看,这种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教师讲述:在计算加法时,必须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43+31
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竖式中看出什么?(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谈话:在竖式中,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算出得数。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呢?根据已掌握的计算加法的经验,你能在横线下面写出计算结果吗?
(全体试算,指名板演)然后针对学生试算情况,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3.补充两题:51+27= 32+40=
观察学生做题的情况,举出一些错误,大家共同指正。
4.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67-34=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道减法题吗?
教师巡视指导,并将出现的问题指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共同指正。
补充两题:85-33= 76-50=
指出错误处,大家共同指正。
5.归纳笔算方法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必须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把对齐的数相加或相减,算出得数。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观察题目,作出判断。(补充两题)
(2)提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3.“想想做做”第4题。
讨论:怎么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个键?
(1)学生读题。
(2)交流:白键和黑键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的键数了。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算式,并口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共同订正。
(3)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一对应)
四、总结评价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合作,现在同学们再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哪些?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竖式计算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有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了笔算,所以教学过程比较理想,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第12课时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书本第59~60页的内容。
1.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能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棒、计数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抓得多一些吗?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
1.操作。
(1)同学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个?
(2)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
用减法算。13-8=5,所以红花多,多5个。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3)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每次都要说出怎样计算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题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队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的。
板书:24-20=4集体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解答?
3.老师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可以用减法计算,从较大数中去掉同样多的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第1道用加法,第2道用减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想想这类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13-8=5(个)
红花花片多,多5个
对本课的一点疑惑:前一阶段的应用题不强调仅用一种方法,也就是只要合理,加减法都可以,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只能用减法计算?
第13课时 练习九
书本第61~62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笔算的计算过程和列竖式。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棒、计数器
一、基本练习
1.1分钟口算练习。
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正确率。
提问: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右边算起,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2.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要及时提醒学生把得数及时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学生忘记在等号后面写得数,要及时提醒。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九第3题。
(1)学生仔细读题,在知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后,独立解答。
(2)怎样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
(3)如果要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小结:甲数比乙数多几,乙数就比甲数少几。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要用减法计算。
3.练习九第5题。
(1)学生仔细读第5题后教师提问:上衣做了多少件,裤子做了多少条?
(2)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吗?
(3)学生质疑,并由学生来回答。
(4)教师再提问:“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上衣比裤子做得多,还是裤子比上衣做得多?
(5)怎样才能知道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4.练习九第6、7两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5.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第(1)(2)两个问题。
(2)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3)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答,只要问题提得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三、拓展延伸(第9题)
1.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请同桌的小朋友轻轻地讨论。
2.你能再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
四、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竖式计算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右边算起,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学生通过这一节课巩固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进一步发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第14课时 复习(一)
书本第63~64页“复习”1~6题。
1.通过复习笔算和口算,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的方法正确地计算,进一步提高笔算的速度。
2.通过讲评交流,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能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小黑板、小棒、计数器。
一、整理口算
1.谈话:小朋友,在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口算?你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从中选择典型例子进行板书。若没有说完整,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所有类型。)
板书:34+2 34-2 65+30 65-30
你能说说这几道题是怎样口算的吗?
2.第1题:这里有6道口算题,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吗?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口算的方法和过程。
(3)讨论:在口算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二、练习口算
1.游戏:第2题。
小蜜蜂也想和小朋友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呢!你们愿意接受小蜜蜂的挑战吗?
(同桌两人一人说和,一人说差)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3题。
小朋友们真棒!勤劳的小蜜蜂也比不过你们,现在我们要全班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分钟内在书上完成。
(2)集体校对。
(3)说说错误的原因。
3.第4题。
现在我们还要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谁最会动脑筋。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3)请不用计算结果就能直接填出符号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小结:这些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他们不需要计算,而是通过对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或进行估算,就能作出判断,这样的办法真好。其他小朋友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多动脑筋,会动脑筋。
三、整理笔算
1.刚才小朋友把口算整理得很好,算得也不错,现在你能用刚才复习口算的方法来复习笔算吗?
谁来说说我们学过了哪几种笔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板书:67-5 89-23
你能说说这几道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并进行计算。
2.第5题。
小朋友们学得不错,说得也很好。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1)先说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校对。
(3)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比一比,找出联系和区别。
(5)今后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第6题:课后练习。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口算、笔算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右边算起,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熟练运用减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第15课时 复习(二)
书本第64~65页“复习”7~12题,思考题。
1.通过复习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正确地计算。
2.能够提出可以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理解题意的能力。
4.结合教学情境,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同时渗透德育,让学生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掌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够进行正确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小黑板、小棒、计数器
一、基本训练
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哪些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有哪些吗?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2.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不完整,看看谁能把这些题补充完整。
教师分别出示下列各题,指名学生回答:
(1)班级图书角里有27本故事书,小朋友借走了7本,________?
(2)班级图书角里有一些故事书,小朋友借走7本后还剩下20本,________?
(3)班级图书角里有27本故事书,小朋友借走一些后还剩下20本,________?
(4)班级图书角里有12本连环画,10本童话书。________?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28个,其中红气球有10个,________?
二、求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
1.第7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同桌讨论:怎样求原来有多少盆花?
(3)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2.第8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式计算。
3.第9题。
(1)学生读题后找出条件和问题。
(2)你发现了什么?
(3)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
(4)怎样解决第二个问题?
(5)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请你比较一下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1.第10题。
(1)学生读题后找出条件和问题。
(2)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这道题告诉我们3个条件,要求2个问题,要找准条件来解决问题。)
(3)教师小结:刚才的小朋友提醒得非常好,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当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来解答。
(4)学生独立解题。
2.第11题。
(1)学生读题。
(2)同桌讨论:“小明再写几个就和小英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4)交流算式和数量关系,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第12题。
(1)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能从中选条件提出问题吗?
(3)同桌交流,在随堂本上计算。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口算、笔算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求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
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熟练运用减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共31页。
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