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册二 认识图形(二)教案
展开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等几何体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分两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上的面,以及用几何体上的面画平面图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第二段是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还安排了练习四。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利用三维的体认识二维的面、利用已知图形认识未知图形,并在这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正确识别这些平面图形,了解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等操作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
练习四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课本第16~18页的内容。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
六、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认识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很好。
第2课时 认识三角形
课本第16~18页的内容。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知道这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直观认识三角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个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三角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钉子板、小棒、实物投影
一、复习铺垫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要来看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上课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他还带来了礼物,想送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你们看,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介绍完老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记得在上本课时,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教师提问: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两部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交流并回答,折的是三角形。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认识我们的新朋友——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再说了。学生回答。这里老师应强调是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三角形,而不是某一物体是一个三角形。适当送礼物给举例多、说话完整的小组。
③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课件出示),在这些地方你找到三角形了吗?
(1)指名学生回答,课件闪动。
(2)请你用水彩笔凃出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检查。
(3)你还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什么?
2.小朋友们,看过变魔术吗?今天我么就来当小小魔术师,来变三角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道具,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小棒)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变出的三角形多。围好后把钉子板举起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并让学生评价,(这个三角形看上去扁扁的,很可爱;这个三角形看上去高高的,很神气……)你是怎样创作的,到实物投影上演示。并奖励各种形状的书签。
3.以错为例,师出示钉子板:“刚才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围的,是三角形吗?怎样改它就是三角形?”要求不能重新围,怎样才能正确围出三角形呢?(钉子板上下的钉子数相同)请你再重新变一个三角形。
四、实践活动
瞧,我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片拼成的一幅画,是什么?漂亮吗?这个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吗?梯形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你想成为小小设计师吗?请你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片若干,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片作为明天的礼物送给你的妈妈,相信你妈妈收到你的礼物一定会感到很幸福的。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把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请一部分同学上讲台前,举起自己小组拼成的图画,说说你们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图形?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两位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三角形
学生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个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3课时 练习四
课本第19~20页的内容。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各种图形的纸若干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上一堂练习课。
二、练习
1.第1题
(1)出示第1题,要求观察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棒拼成的?
(2)分别拼一拼,并完成。
(3)交流并说说怎样才能拼得既对又快。
2.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是对折两次?”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说一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第3题
(1)学生画一画。
(2)交流并说说怎样才能画得又对又快。
4.第4题
(1)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你能把它折成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2)再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思考怎样折才能折出两个三角形?
(3)学生操作。
(4)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5.第5题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把这张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拼出一个正边形吗?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方法。
6.第6题
(1)学生交流,老师引导,找规律。
(2)学生交流怎样快速地数图形个数,教师总结。
(3)“动手做”独立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拼出的图画,给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创意的组合图形展示。
三、课后作业
本课时同步练习。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六 认识图形(一)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六 认识图形(一) 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2 认识图形(一)练习课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2 认识图形(一)练习课 教案,共4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_苏教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图形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