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整理和复习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整理和复习(1)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整理和复习(2)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整理和复习(2)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科书P52“整理和复习”第1题,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从中梳理计算(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回顾、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系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教学笔记
▶教学难点
弄清楚笔算时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脉络
【教学提示】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自行获取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吗?这节课我们来对第4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清晰。[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1)]
(1)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口算乘法里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不进位)。
预设2:还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笔算。
预设3:运用笔算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连乘问题和连除问题。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无形之中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整理好了。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课件出示知识网络图。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交流、汇报,让同学们清楚地知道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二、系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52“整理和复习”第1题。
1.观察表格,找到乘法算式。
师:观察表格,横行表示一个数,竖列表示另一个数,从表格中你能找到哪些乘法算式?◎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容易说出一些乘法算式, 如22×20,23×20,22×35,…
师:你们能将这些算式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分为一类,将两个乘数末尾都没有0的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第一类可以口算, 第二类需要笔算。
2.口算和笔算练习。
师:这些题大家都会计算吧!在教科书上快速地算一算这些题,把结果填在表格中。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然后全班汇总整理。
【学情预设】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每道题都列竖式计算,有的学生计算速度很快,大部分算式用口算就得出结果,只有少部分算式需要列竖式计算。
3.回顾口算和笔算方法。
(1)师: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样口算的?
【教学提示】
通过习题总结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学情预设】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口算,如22×20,23×20,22×30,23×30,…先把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师: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是怎样笔算的?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两个乘数末尾都没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是笔算得到的,如22×25,23×25,24×35,…学生能厘清笔算的方法,知道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计算练习题,全面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口算和笔算知识,并且突出了难点。 以此为例,一方面引导学生复习口算和笔算方法,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计算的速度。
三、巩固练习,查找疏漏
1.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1题。
可直接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2.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2题。◎教学笔记
选择部分题目指定学生板演,集体评议。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都会计算,有的地方还是会出错。教师要重点讲解容易出错的环节,再次强调笔算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一”第3题。
(1)分组练习:男生计算第(1)组的4道题,女生计算第(2)组的4道题。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规律。
师:比较每组中4道算式的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每组中算式的两个乘数的和都相等,第一个乘数依次加1 ,第二个乘数依次减1,两个乘数的差在变大,所得的积相对于前一道算式依次减小1、3、5…。即当两个乘数的和相等时,两个乘数的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
【设计意图】开展男女生竞赛活动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加强运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回顾、整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加深了印象,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教学笔记
能力,达到了对所学知识合理、完整的体识体系的建构。在大量计算的训练中,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哪些算式可以口算出结果,哪些算式需要进行笔算,巩固了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
直接写出得数。
32×2= 18×5= 240×4= 13×50=
85×10= 40×120= 50×90= 170×4=
列竖式计算。
32×23= 28×35= 46×25= 63×72=
元元带了一些钱去买文具,买中性笔用了总钱数的一半,买笔记本用了剩下钱数的一半,最后还剩12元。元元带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64 90 960 650 850 4800 4500 680
二、736 980 1150 4536
三、12×2×2=48(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年、月、日年、月、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5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年、月、日年、月、日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揭示课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5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年、月、日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揭示课题,知识整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5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年、月、日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知识脉络,巩固练习,查找疏漏,自主练习,训练技能,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