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年、月、日精品学案
展开1.本课时教学的是教材90页的内容。
2.“制作活动日历”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教材首先开门见山提出活动任务,接着呈现学生小组讨论制作方案的情境。通过两幅连续的情境图,呈现了学生通过讨论“关键问题”,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师组织活动提供时机。最后呈现学生交流作品的情境,教师应关注学生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经历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备已学知识
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备重点难点
重点:活动日历的制作方案。
难点:确定制作日历的步骤。
备过程讲解
活动内容
你能用像下面这样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吗?
活动准备
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一个底座、彩笔等。
活动过程
1.了解日历,欣赏不同的日历
(1)日历的来历。
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真正的日历,大约产生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当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如今通行的日历,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手机应用、电子台历,通常都会载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这三种历法。
(2)日历的种类。
日历的分类从古到今有三种说法:(1)历书之类。(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
表现形式也有多种,有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等。
(3)欣赏不同的日历。
2.讨论制作方案,确定制作方法
(1)讨论问题。
①如何分配4个木块?
②如何用每个木块上有限的6个面把年、月、日、星期的信息全部呈现出来?
(2)讨论过程。
(3)制作方法。
①用一个木块表示月,每个面表示两个月,就可以表示出12个月。
②用一个木块表示星期,一个星期有7天,可以将星期日和星期六合写在一个面上。
③用两个木块表示日期。
3.具体制作过程
(1)用一个木块表示星期一到星期日。
①制作过程: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木块有6个面,先把周一到周五分别写在小正方体的5个面上,周六、周日通常休息,所以把周六和周日方向相反地合写在一个面上。如下图: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按一定的顺序翻转木块,分别表示周一、周二……周五。由于周六和周日在同一个面上,表示周六时,写着“周六”的字在上方;表示周日时,就调转木块的方向,使“周日”的字在上方。如下图:
eq \(――→,\s\up7(调转),\s\d5( ))
(2)用一个木块表示12个月。
①制作过程: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木块有6个面,每个面上表示两个月,一个正着写,另一个倒着写,就可以表示出12个月。如下图: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表示几月,写着几月的字就在上方。如下图:
(3)用两个木块表示1~31日。
①制作过程:一个月最多有31天,最少有28天,而且11日和22日出现了两个相同数字,这就需要用到两个1和两个2,而且两个1和两个2不能放在同一个木块上。另外,加上0、3、4、5、6、7、8、9八个数字,一共需要12个数字,正好写在12个面上。如图:
②使用方法:当要表示1~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10~1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20~2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30~31日时,第一个木块上的数字是3,第二个木块上的数字是0、1,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
(4)用活动日历表示时间。
4.展示与交流
(1)展示作品:在小组或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日历。
(2)讨论交流。
①优点: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做的日历可以表示1~12月各个月的日期和星期,灵活方便,外形美观。
②缺点:它不能像单张年历那样一目了然,全年所有日期尽收眼底,也不能像由日历组成的年历那样有很多生活常识,重要的日子也不能作标注。
活动总结
在制作活动日历的过程中体会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还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日历也可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备教学资料
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数据排列得很整齐,你知道其中隐含的规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如图,我们在其中选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观察这9个数的和与正中心的数的关系。2+3+4+9+10+11+16+17+18=90。正中心的数是10,所以这9个数的和是它的9倍。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日历中的,即日历中任何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中的9个数的和都是正中心的数的9倍。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践活动,交流展示,巩固实践,操作提高,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践活动,展示交流,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精品导学案,文件包含第8单元《我们的校园》备课解决方案docx、第8单元《我们的校园》导学案设计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