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8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8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8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9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94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9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49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171/0-170766276501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朝百姓,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年赵匡胤建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速读课本P33-34页内容,完成表格。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农耕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自主学习P33-36页,思考下列问题
1、阿保机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取得了什么成果?
2、元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阿保机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取得了什么成果?
元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对比总结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原因。
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9世纪后期,有了农耕、纺织、冶炼,房屋、城邑。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法律,创制西夏文字┅┅
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澶(chán)州之战澶渊之盟
打退辽军,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于边境设置“榷[què] 场”,开展互市贸易。
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天命陛下为四海神民主,当使四夷即叙。今乃称契丹母为叔祖母,称契丹为叔父。更岁与数十万钱帛,此乃臣之所耻
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战后几十年内)生有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干戈。
结合材料分析北宋与辽签订和议的影响。
既可以体面的撤退,又达到了掠夺中原财富的目的,增强了辽国的经济实力。
再也不用打仗了,可以安心放牧种地了,还可以和汉人做生意。
唉,虽然屈辱了一些,可是我换来了和平。
朝廷赔了那么多,我们的负担更加重了!不过,总算不用打仗了!
结合以上讨论结果,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消极: ①对宋而言,带有一定的屈辱性质; ②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 ①带来了和平局面; ②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
西夏军队多次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也遭受很大损耗。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比一比:“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
北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北宋(汉族)960年赵匡胤 东京
西夏(党项族)元昊兴庆
辽(契丹族)阿保机 上京
辽、西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频繁的民族战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辽、西夏方面是进攻、掠夺,宋是守土自卫。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如何看待北宋与少数民族的战与和?
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规划;西气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谁能说一说我们今天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你知道我们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吗?
本课主要学习了辽、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之间的战和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政权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给彼此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民族友好与交流始终是主流,它们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使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4.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寇准 B. 宋高宗 C. 宋真宗 D. 宋太宗5.下列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宋王朝每年要交纳大量岁币 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
3.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4.苏澈在《栾城集》中写道:澶渊之盟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契丹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生产技术落后D.北宋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5.观察下面的绘画,画中左右双方人物分别代表着( )
A.北宋 辽 B.北宋 西夏 C.南宋 辽 D.南宋 金
6.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7.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拔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汉族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经史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根据汉字创制西夏文字,曾定制官制、法制、军制。
材料一、材料二的“他”分别是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上述材料说明辽、西夏与北宋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什么?
建立政权、创制文字、学习汉族文化等
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契丹族与辽的建立,辽与北宋的和战,课堂活动,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知识结构,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契丹的兴起,辽的建立,治国措施,西夏的兴起,西夏政权的建立,党项族,建立者,兴庆府银川,元昊治国措施,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思结合,整体感悟,第一篇,契丹族与党项族,D铁木真辽,第二篇,辽与北宋的和战,第三篇,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