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4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5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5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58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61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65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72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46251/0-17076943797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契丹族与辽的建立,辽与北宋的和战,课堂活动,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知识结构,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比唐朝与北宋的版图,二者有何主要区别?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先进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契丹/辽政权信息: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民族:契丹族国号:辽(有时称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治国措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思考:契丹的文字货币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增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二、党项族与西夏的建立
西夏政权信息:时间:11世纪前期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民族:党项族国号: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整理辽、北宋与西夏政权的相关信息,试着分析他们间的关系。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后晋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此后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思考:阅读史料与地图,思考燕云十六州被辽占据后对中原王朝有何危害?
活动任务:请将左边图片拖到右边对应事件位置
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宋太宗时多次进攻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战果对后期的谈判有何影响?
1005年,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思考: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思考:澶渊之盟的利弊如何?
宋在有利的形势下屈辱求和,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
每年得到岁币,财政状况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合约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辽、宋、西夏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榷场,作为相互间的互市市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阅读汤因比的观点,对于辽、北宋与西夏鼎立局面的形成,说说你的看法。
战争与交往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2.宋与辽、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A. 辽、夏向宋称臣B. 北宋割地求和 C.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3.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A.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4.下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契丹和西夏( )A. 都在同一区域建立政权B. 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 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D. 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5.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进攻北宋,双方损失很大。随后出现的情景是( )A.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 B. 西夏每年送给北宋“岁币”C. 夏宋实现了统一,建立起统一的国家 D. 夏宋互不交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契丹的兴起,辽的建立,治国措施,西夏的兴起,西夏政权的建立,党项族,建立者,兴庆府银川,元昊治国措施,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思结合,整体感悟,第一篇,契丹族与党项族,D铁木真辽,第二篇,辽与北宋的和战,第三篇,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朝百姓,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年赵匡胤建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