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4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并集与交集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补集及综合运算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数学1.1 集合的概念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自 学 导 引 |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元素:一般地,把___________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拉丁字母_________________表示.2.集合:一些________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______,常用大写拉丁字母________________表示.3.集合相等:指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________的.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序性.
【预习自测】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漂亮的花可以组成集合.( )(2)由方程x2-4=0和x-2=0的根组成的集合中有3个元素.( )(3)元素1,2,3和元素3,2,1组成的集合是不相等的.( )【答案】(1)× (2)× (3)×
【解析】(1)“漂亮的花”具有不确定性,故不能组成集合.(2)由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故由两方程的根组成的集合中只有两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元素1,2,3和元素3,2,1组成的集合是同一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b,则a,b满足什么关系?【提示】a≠b.
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N,N*,N+有什么区别?【提示】N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而N*或N+表示正整数集,不同之处就是N包括0,而N*(N+)不包括0.
| 课 堂 互 动 |
题型1 集合的概念 (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充分接近的所有实数B.所有的正方形C.著名的数学家D.1,2,3,3,4,4,4,4(2)(多选)以下元素的全体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地球上的小河流C.方程x2-1=0的实数解D.周长为10 cm的三角形【答案】(1)B (2)ACD
【解析】(1)选项A,C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选项B,正方形是确定的,故能构成集合;选项D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故选B.(2)首先互异性是保证的,其次考虑确定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地球上的小河流的标准不确定,即一条河流没有标准判断它是不是小河流,不能构成集合;方程x2-1=0的实数解只有两个1和-1,能构成集合;周长为10 cm的三角形是确定的,三角形的周长要么等于10 cm,要么不等于10 cm,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方法(1)依据:元素的确定性是判断的依据.如果考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能构成集合,否则不能构成集合.(2)切入点:解答此类问题的切入点是集合元素的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中所有的难题B.小于8的所有素数C.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一些点D.所有小的正数【答案】B
【解析】A中“难题”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B能构成集合;C中“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D中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不能构成集合.故选C.
【答案】(1)C (2)2,1,0
判断一个元素是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判断这个元素是否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特征.像此类题,主要看能否将所给对象的形式转化为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形式.
题型3 元素特性及其应用 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a-3和2a-1,若-3是集合A中的元素,试求实数a的值.解:因为-3是集合A中的元素,所以-3=a-3或-3=2a-1.若-3=a-3,则a=0,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要求;若-3=2a-1,则a=-1,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a的值为0或-1.
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参数的策略及注意点(1)策略: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以解出字母的所有可能值,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检验.(2)注意点: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解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3.由a2,3-2a,1可组成含3个元素的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 )A.1B.-1C.0D.-3【答案】C
易错警示 忽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方程x2-(a+1)x+a=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错解:{1,a}易错防范:本题易错的地方是忽略元素的互异性,且没有考虑参数a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到错误的答案.防范措施是当集合中元素含有参数时,求出参数的值后一定要代回式中检验,确保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正解:x2-(a+1)x+a=(x-a)(x-1)=0,所以方程的解为x=1或x=a.若a=1,则方程的解集为{1};若a≠1,则方程的解集为{1,a}.故答案为{1}或{1,a}(a≠1).
| 素 养 达 成 |
1.理解集合的概念,关键是抓住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特别是处理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在求出参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后,一定要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关于特定集合N,N*(N+),Z,Q,R等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解题时作为已知使用,不必重述它们的意义.3.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结果,“∈”与“”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
1.(题型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D.香港的高楼【答案】C 【解析】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3.(题型2)已知集合A中只含有一个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B.aAC.a∈AD.a=A【答案】C 【解析】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知a∈A.
4.(题型3)已知集合A是由0,m,m2-3m+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3 【解析】若m=2,则m2-3m+2=0,与m2-3m+2≠0矛盾;若m2-3m+2=2,则m=0或m=3,当m=0时,与m≠0矛盾,当m=3时,此时集合A的元素为0,3,2,符合题意.
数学1.1 集合的概念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1.1 集合的概念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学案,共学案,一一列举,答案A,共同特征,一般符号,取值或变化范围,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A版 (2019)1.1 集合的概念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1.1 集合的概念教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学案,共学案,研究对象,答案C,a∈A,不属于,a∉A,N或N+,微点拨❸,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说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探新知,1元素2集合,研究对象,ABC,确定性,互异性,不属于,N或N+,关键能力•攻重难,B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