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评课课件ppt
展开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君子¹曰:学不可以已(yǐ)²。
¹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²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¹,而青于蓝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³,輮(róu)以为轮⁴,其曲中规⁵。虽有槁暴(pù)⁶,不复挺⁷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⁸则直,金⁹就砺(lì)¹⁰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¹¹。
¹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²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³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⁴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⁵规:圆规,测圆的工具。⁶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⁷挺:直。⁸受绳:用墨线量过。⁹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¹⁰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¹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¹之所学也;吾尝跂(qǐ)²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³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⁴也,而闻者彰⁵。假⁶舆(yú)⁷马者,非利足⁸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⁹也,而绝¹⁰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¹¹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¹须臾:片刻,一会儿。²跂:踮起脚后跟。³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⁴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⁵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⁶假:凭借,利用。⁷舆:车厢,这里指车。⁸利足:脚走得快。⁹水:游泳。¹⁰绝:横渡。¹¹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¹;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²,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qí)骥(jì)³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⁴,功在不舍⁵。锲(qiè)⁶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xiè)六跪而二螯(á)⁸,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¹焉:兼词,于此,在这里。²跬步: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³骐骥:骏马,千里马。⁴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⁵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⁶锲:用刀雕刻。⁷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⁸蟹六跪而二螯: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蟹的六条腿,六,应是“八”字之误。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的经典。
1.“劝学”的意思是什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首先,《劝学》全文的许多段落都以“君子”作结。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作者意在强调学习可以成为君子。其次,作为间接引用,这是重申《论语》的观点。
1.“君子曰”的用意何在?
2.“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在当今演化为怎样的说法?
明确:俗语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
3.“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4.“輮”与学习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说“不直”的“木” 经过墨绳的取直然后经过加工就会像墨绳画的那样直了(即成材了),金属制成(没有开刃)的刀剑在砺石上磨砺就会变得比没开刃时锋利;同样的道理,人只有经过“博学而日参省”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加一起是比喻的喻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是这个比喻的本体,两层之间构成一个结构复杂的比喻。
5.“木受绳则直”一句比喻论证的重点是什么?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是反对“思”吗?这一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思不如学”是这一段的观点,但并非否定“思”的作用,只是强调在“学”与“思”两者中,“学”更重要,这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一致。这个观点是比较抽象的,所以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生活常识加以解释,“登高”才能“博见”,而且这也是这个比喻的喻体。这里已经隐含了“假于物”的论断;接着再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情况进一步解释隐含的“假于物”。“登高而招”是对“跂而望”的直接解释,“顺风而呼”与“登高而招”同理,都是说在自身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利用外界条件比不利用外界条件收到的效果好,这是把不好变成好;“假舆马”“假舟楫”比“不假”的结果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这两个事例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效果更是引人瞩目的,这是把不能变成能。在此基础上因事推理: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即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改造、提升自己。君子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这样,本段就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
第 4 自然段可分几个层次,各层次之问有怎样的关联?
部编高教版(2023)二 劝学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二 劝学公开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劝学“劝”为何意,听课文朗读录音,赏析文本,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古今,把做成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二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二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知识点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评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性恶论”,认识论,人性论,荀子思想概说,第二段,喂你好吗,本文比喻论证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