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统编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六单元《劝学》
学时
讲授
2
练习
1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熟练背诵课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熟读课文,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学习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和对比论证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荀子所论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对于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了解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对于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了解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其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熟读课文,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学习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和对比论证方法。
导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句话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吗?(学习)
青少年好学,像太阳初升,光芒四射;壮年好学,像中午的阳光,明媚而艳丽;老年好学,像燃着了蜡烛,也会放出一缕光明。类似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
——黄宗羲
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师:齐读了这些劝学的语句,相信同学们备受启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的《劝学》,充分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找到学习的方法!
相关知识
作者介绍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出任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后天环境可改善人恶的本性,凡是失去本性,接受后天教化的人,反倒成为了君子。 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题:
劝:勉励、劝勉。作者在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诵读经典,理清思路
1.播放视频朗读,读准字音
2.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观点,并概括每段内容要点。
精读文章,感悟学习之道
研读第一段:
中心论点“学习不能停止”。
作用: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研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找出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表明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
“木为轮”:表明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表明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
荀子通过形象化的比喻论证,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从而论证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研读第三段
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作者通过四个形象化的比喻:凭借高处能看得更远、顺着大风能听得更清、借助马儿能跑至千里、借助船只能横渡江河,论证了借助外物可以提升自己。即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得到拓展。因此君子能超越别人,并非先天素质高,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论证了观点:学习的意义在于弥补不足。
研读课文第四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荀子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的方法?
积累:人通过积累变得见识广博!
生活中的实例:日行一善、摘抄、纠错、读书笔记、古诗文诵读。
坚持:人通过坚持最终学有所成!
龟兔赛跑、滴水穿石、铁杵成针
专一:人通过专一的态度,最终学有所获!
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如此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者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
教师小结: “劝学”今说
“劝学”是荀子对人们的谆谆教导。当你懈怠时,他告诉你要“锲而不舍”;当你满足时,他提醒你“学不可以已”;当你无助时,他告诉你“登高而招” 当你急躁时,他叮嘱你“用心专一”。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几千年来,他是学子们的路标和指针,激励一代代学子不断努力进取,从成功走向辉煌。
绘思路导图,明写作特色
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并绘制思维导图。
写作特色:
1.多用比喻论证。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理解。
2.善用对比论证。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文字说服力。
3.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文中排比句和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反面设喻。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从反面阐明不积累的危害,从而证明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③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④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
“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运用比喻论证阐述“学,然后知不足”的观点。要求:写一个完整的议论文语段(要有中心观点,有论据有论证过程,有结语),字数300字左右。
示例:学,然后知不足。知识就像一片海洋,广阔无际,而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宛如一艘小船,若放眼望去,见到的只是一片蔚蓝罢了。因此,只有当主动去探索,奋力去航行,才会知道自己会在哪个位置偏航,自己在哪种状态下会迷路,自己在何处会搁浅。在正式考验来临之前,这一切都是演练,在航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不论是顺利的或是坎坷的,这些都会是在你成为金牌水手前的资本,都会成为你的勋章。学习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过程,宛如一片荆棘丛林。但是,只要去学了,漏洞暴露了,问题出现了,这时候,从来开始,脚踏实地,碰到一个坎解决一个坎,即便是高山峻岭,也可以如履平地,此为“学,然后知不足”。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初读感知,品读感悟,重点句解读,研读象征手法,本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劝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劝学教案设计</a>,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荀子是怎么劝学的,艺术特色,文言知识归纳,江郎才尽,苏秦刺股,孙康映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无衣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